“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2019-11-14 12:34张丽娜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国际化背景一带

■张丽娜/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带一路”这个倡议既是我国不断扩大与深化对外开放的伟大构想,也为沿线国家提供了优势互补和促进合作的崭新平台。“一带一路”背景下不仅让沿线国家地区的经济、文化与科技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同时也让我们国家高等教育能够尽快实现国际化建设,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现在地方高校成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与其他国家交流合作的连接桥梁,承担着大力发展教育的重要职责,为此高校应该抓住这个宝贵机遇,积极调整自己的教育国家化战略方向,充满自信的发挥自己的办学特色优势,建立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教育观念,更好的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给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家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国高校与其他国家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增多,共同探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共享优秀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提供了很多机会,学生可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获取更多便利资源。经过总结,“一带一路”背景下为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国家化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培养国际化的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不断推进,人才资源成为了国家实力竞争的主要资源。“一带一路”的倡议持续深入发展,让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越来越重要。现在沿线各个国家的合作不断加深,具备良好外语沟通能力且熟悉国际规则的人才就成了紧缺型人才。尤其是对于沿线的中亚、西亚等发展中国家来说,无论是高级人才还是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十分短缺的,这正好为我国的国际化人才输出提供了机会。

(二)创造合作办学的平台

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众多国家中,有不少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不健全,缺少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十分着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不仅可以走出国门,在教育方面有需求的国家中建立一些分校,进而可以完成人才输出,创立优质教育品牌,还可以为沿线国家提供来华留学接受教育的机会,帮助他们培养高级综合型国际人才。

(三)为高校学生就业创造机会

通过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我们国家可以积极展开和沿线国家在多个领域方面的交流合作,而我国高校的毕业生也可以借此机会到国外进行就业。一方面可以为我国高校毕业生提供很多就业机会,让他们到外国锻炼自己的技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国际化人才,进而可以在我国众多发展领域中有更多突破。

(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我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化发展,既是满足沿线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也是高校自己的发展目标。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我们国家的高校就可以站立在科学的前沿、展望国际视野,促进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以更加开放的思想来办学。在人文与学术方面加强国际间的交流,有助于建立国际一流高校,逐渐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

国家的进步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支撑,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所以,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教育工作就是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基础。首先要创新教育理念,高校应该改变传统盲目性的人才培养方式,把市场作为导向,依据国际化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其次要改善人才培养的模式,国际化人才培养不能只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人才的外语应用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等。最后应该重视培养现在沿线国家急需的技术型人才,在校期间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进而可以缩短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适应时间。

(二)创新建设科学技术平台

当前在“一带一路”沿线上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产业开发都位于初级阶段,沿线各国要想实现快速发展还需要学习更多发展经验,共同分享发展成果,而这些都需要靠科学技术创新来实现。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来说,首先应该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机会,在科学技术方面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为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其次可以和沿线国家合作建立研究机构,深入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民俗特点、文化特点等,找到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难题并采取措施解决。最后,应该突破当前合作方式的局限性,探索与沿线国家在其他领域的合作机会,促进完成技术创新,运用现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造一个研发信息共享平台,并且持续增强我国高校和其他沿线各个国家高校的深层次合作。

(三)增强与沿线各国教育的合作力度

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离不开与“一带一路”沿线上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应该采取措施吸引沿线国家前来与我们一起打造全面性的教育合作项目。一方面,需要加强特殊性学科的建设,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把学科建设工作放在交流合作的环节中,在特色学科建设方面多做资源投入,争取让高校和特色学科都处于经济发展的前线,为解决沿线国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多元化的国际教育和交流项目活动,通过举办国家教育论坛、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等方式,能够让沿线国家对中国有更多了解,无论的中国的国情,还是文化、历史等都有更多认识,这样增强我国高等教育自信的同时,也能够让沿线各国之间多一些信任和理解,让我国高等教育国家化发展成为现实。另外,还应该努力打破教育合作主体的限制,促进合作主体实现多元化发展,不仅是普通高等教育要实现国际化发展,高职教育与成人教育同样可以获得与其他国家交流合作的机会,进一步拓展教育合作的范围。

(四)培养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教师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教学综合实力水平会对人才培养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高校要想完成国际化发展的目标,首先就要建立一支国际化的高素质教师团队。高校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国际意识,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科学制定一个师资队伍国际化培养的体系。一方面,可以引进其他国家的专家和学者,进而让教师队伍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要给教师提供到国外进行访学交流的机会,让教师切身实际的去接触和学习西方国家更加健全的教学模式,通过这样与国际先进教育思想对接的方式,有利于整体提升科研与学术水平。此外,还可以与沿线国家展开多元化的学术交流活动,或者进行合作办学等,促进我国高校教师的国际竞争力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我国高校获得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其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重要的积极影响。既可以促进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又能够创造合作办学的平台,还可以为高校学生就业创造机会并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了更快的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目标,高校应该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建设科学技术平台、增强与沿线各国教育的合作力度、培养国际化的师资队伍,通过这些举措能够帮助高校逐渐提升在国际教育中的竞争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级综合型人才,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国际化背景一带
聚焦港口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中国企业如何走进“一带一路”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活动预告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