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探析

2019-11-14 12:34孟祥钰中共通化市委党校
长江丛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道德党员时代

■孟祥钰/中共通化市委党校

一、新时代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意义

在新时代,部分党员面临精神懈怠的影响、能力较弱的困扰甚至是消极腐败的缠绕,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究其根本还是党员的思想出了问题,加强思想建设、纠正不良思想显得至关重要。随着新时代里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改变,党中央坚持将思想建设摆在党建首位,持续增大建设力度,凸显其重要意义[1]。从理论意义上看,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强化党的思想建设,在新时代抓好党员教育,提升其政治本领;落实党员道德教育,提升其道德境界;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并行,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从实践意义上看,按照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习总书记多次针对思想建党提出明确的要求,告诫全党在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因此,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能够补足党员精神上的“钙”,使其打消侥幸的、得过且过的幻想,解决党员存在的信念迷失、理想迷茫等问题,持续提升党性修养,巩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统一思想、凝心聚力。

二、新时代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途径建议

(一)强化意识形态,筑牢党内思想基础

意识形态关乎党和国家的核心利益、重大战略实施和国家安全,并对国家确认核心价值观有重要影响。自成立党以来,争夺意识形态的战争就从未停止,最近几年各种错误思潮也沉渣泛起,对主流意识形态提出巨大挑战,尤其是历史虚无主义不得不引起高度关注。就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建设引领力和凝聚力强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促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以及道德观念上团结,让党内思想基础更牢固。因此,全党务必要牢固占据意识形态的制高点、主阵地,握紧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主导权。意识形态的传统宣传方式比较单一,面对新时代显得应接不暇、力不从心,造成反应缓慢,无法紧跟时代发展。如果在一些有关主流意识形态的问题上不及时发声、不充分表态,就容易造成被动局面[2]。正因为无法完全占领、掌控新涌现的阵地,传统阵地又面临严峻挑战甚至是丢失的风险,导致各种非主流思想呈现出泛滥的迹象。

鉴于此,意识形态必须与新时代传播思想的规律相适应,坚持多点发力,有效地、及时地推进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做到润物细无声。例如要革新并活化意识形态宣传方式,实现形式多样、全程无缝、入脑入心;持续强化阵地建设,发挥其主导作用,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到反映及时、跟进快速、应对有效,不会失责、失察、失向、失声和失守;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用特色话语体系把中国故事讲好、中国精神弘扬好、中国声音传播好,适应国际化发展。

(二)抓好道德建设,指明思想建设方向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把道德建设与理想信念联系在一起,提出抓好道德建设的基础,教育并引导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示范者、诚信引领者、正义维护者,用实际行动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但新时代的党员道德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以十九大的精神和要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思想建设方向,从各方面齐抓共管[3]。

一是结合学以立德、省以守德和践以行德,以扎实的理论为支撑促使党员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与精神气度,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用一言一行为广大群众提供榜样示范,树立社会道德的崇高标杆;二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在社会道德实践中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例如从全党做起,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就先做到,要求他人不做的自己就坚决不做,同时把党员干部队伍中的道德模范作为榜样,在身教优于言传的良好启迪中发挥以上率下的作用,带动群众自觉遵守社会道德标准;三是在党的道德建设中实现外律,因为党员道德建设既复杂有又需要长期坚持,必须自律与外律两手抓,在全过程贯穿制度建设,建立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规范制度、监督制度、约束制度和激励制度,达到鞭策及确保党员道德建设的目的,用客观和强制的手段消除可能发生的党员道德人格偏差现象,提升思想认识。

(三)结合传统文化,厚植思想建设底蕴

除了意识形态与道德,文化是党的思想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要在新时代实现文化的自信、自强和自觉,党不但要借鉴各国经验与当代文化,也要寻根正源,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潜力。用自信的姿态展示优秀文化,用包容的心态接纳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并主动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结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利用,凭借自强不息的精神持续壮大中国文化系统。

与此同时,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历史悠久,应具备文化自觉,在纷繁复杂的、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面前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基本原则,在优秀传统文化里寻找需要改造以满足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的部分,通过社会主义的理论与方法改造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现其现实作用,进一步厚植党的思想建设的文化底蕴。例如结合传统文化改进新时代的监察制度文化,因为监察制度始终是党和国家的重中之重,封建社会中的很多监察制度在今天看来只需稍加改动就能继续使用。就拿巡视制度来说,古代通常由天子近臣或刺史替代君主到各地区巡视,监督并发现对统治不利的人、事,该制度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警示各级官员;那么在新时代也有巡视制度,中央与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党委专门建立巡视机构,根据相关规定监督下级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和成员,执行党内监督,完善监察制度,助力全党作风建设,有效预防腐败扩散,巩固党的领导、提升党的权威。

(四)应用新兴媒体,提高思想建设实效

在新时代,网络、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快速发展、广泛应用,媒介传播的内容与方式等出现重大变革,这毫无疑问为党的思想建设提供全新平台,大大拓宽思想建设领域,成为党塑造及维护新形象的关键性途径之一。所以党的思想建设要发挥新兴媒体的优势,在该平台上构建新的舆论格局,提高思想建设工作的实效性[4]。一方面,全党应加快建设新兴媒体运行机制,例如建立联席机制,统筹辖区内的各种新兴媒体资源,使其更好地为党的思想建设服务;加强党组织对辖区内的新兴媒体的引导,通过热点话题使其传播正能量;完善新兴媒体内容管理机制,把党章和党规党纪、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作为党政思想传播工作的常规内容,配合宣传历史人文、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社会美德等内容。另一方面,应用新兴媒体打造党政宣传教育的主流平台。全党应努力打造党政思想宣传教育平台,例如建设党组织网站、注册官方微博账号、QQ、微信公众号或工作群等,通过这些方式搭建便捷高效宣传党政思想的信息平台,通过新兴媒体将实体党组织宣传教育拓展到虚拟党组织,针对党员干部直接进行思想教育。与此同时,打造党政思想宣传服务平台,例如建立专题网站,在其中开辟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志愿服务、关爱社会群体等服务专栏,提供分类别、有层次的综合性服务。还要打造党政思想传播平台,利用新兴媒体建立密切联系党员干部的宣传平台、信息平台、舆情分析平台,传播党的最新信息、工作动态,为党和政府增进与群众的沟通提供良好平台,推动党的思想建设实现科学化、深入化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思想建设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与纯洁性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强化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随着中国持续提升国际地位、增强国际影响力以及在改革发展中遇到新形势、新情况,使得党在思想建设中面临新课题和新任务,务必要持续强化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切实抓好党员道德建设,同时有机整合传统文化与新兴媒体,加快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步伐,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时代不断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道德党员时代
我是党员向我看
“道德即自然”新证——儒家生生伦理学对道德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党员之家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党员标准是什么?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