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019-11-14 13:52杨义华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调动学习积极性

杨义华

【摘   要】  数学课堂是否高效,教学模式是否适合学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和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优化课堂形式,改变数学课堂氛围,调动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初中;数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数学作为理科中的基础性学科,一直是各位教师们最重视的学科,尤其是初中数学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在现如今各个方面都高速发展的社会状态下,教育教学方面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而数学课堂是否高效,教学模式是否适合学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和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当下较为普遍的教学模式下,一般初中数学都以教材解析为主要形式。对于刚刚脱离小学基础性算法与公式的初中生来说,面对教材中与课堂上枯燥难懂的知识时,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导致学生放弃学习数学。因此,教师要优化课堂形式,改变数学课堂氛围,调动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趣味性引导,锻炼学生思维灵活性

对于刚刚脱离小学基础性教学的初中生,初中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理解起来还是略微有些难度。如果此时教师没能及时注意到学生的情绪,就将课本中的知识稍加解析就强硬地让学生记住,得到的结果便是不仅没有达到教学目的,甚至还使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动力,这对于学生将来学习更多关于理科的知识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教师需要循序渐进,在课堂上仔细观察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接受情况,总结出经验与教训,打造出最适合教授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教材解析形式,帮助学生能够更轻松的去学习数学,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得到锻炼,达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自主性的教学目的。

教师可以在观察学生并制定出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计划后,将新的教材解析模式运用到课堂中。例如,教师可以在教授《有理数——数轴》一课时,给出多个数字,让学生区分它们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并进行抢答。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课堂反应能力与思维敏捷度,同时帮助教师活跃了课堂氛围,更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回答对学生之前的学习情况有一个了解,并通过问答来巩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对之后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地考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提出关于“数轴”的问题,让学生随机画出一个有理数的数轴,然后由教师对结果进行对错的判定。这样便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锻炼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二、加强课前预习,减轻学生课上压力

初中数学难度偏高,如果只靠教师课上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很困难,这就会造成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下降,从而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难度,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教师就需要慢慢引导学生去主动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帮助自己和教师减轻课上负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学生通过预习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不相吻时,就会产生疑问,从而提高自己的注意力。”由此便可以看出预习对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多么的重要。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授《平面图形的认识——余角、补角、对顶角》一课前,向学生提出关于“角”的趣味性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如“一个三角形可以有几种角呢?”“如果将两个三角形的角分别拆开并重组,那么我们该称它们为什么角呢?”等等与之类似的问题,与之前所学课程内容相关的同时也涉及了新课中的知识,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大脑运转,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就可以将课下需要预习的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书里找到答案。这样不仅无形中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的,调动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激发出了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锻炼思维能力的同时对数学进行自主积极地探究,降低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教学与学习压力。

三、三方合作,一个学生“两种教学模式”

想要打造出高效且轻松的课堂模式,除了教師优化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兴趣性的学习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课下主动去预习之外,也少不了“第三方”的帮助。而这个“第三方”就是学生家长。学生在学校的期间,有教师以及所有同学的带动和帮助,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学习的一种固定模式。可当学生回到家后,没有了环境和周围人的引导,学生很难自己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样一来,教师在学校的谆谆教诲在学生回到家后便又被抛之脑后了。所以,教师需要建立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在家长的配合下,共同打造“两种学习模式”,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在完成《一元一次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课程教授后,就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内容与知识掌握情况与各个学生家长沟通,与家长共同讨论怎样结合所学课程的内容在家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适合学习数学的环境,从而培养出学生在家的另一种学习模式。首先,教师可以创建微信群,方便各个学生家长与教师进行沟通。然后,教师可以将教材解析与授课模式在群聊里分享给各个家长,让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授课形式有一个了解,方便双方进行学习模式构建的探讨。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学生逐渐进入状态,相信很快便会培养出适合学生的“两种学习模式”,全方面地激发学习数学的自主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碧芳.积极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9(46).

[2]蒋瑞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培养[J].家庭生活指南,2018(11).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促进师生有效互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5).

[4]朱亮靓.巧设妙问 引人入胜[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

[5]李俊岗.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J].内蒙古教育,2015(02).

猜你喜欢
调动学习积极性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数独驾到
响鼓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