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传播

2019-11-15 08:20
剧影月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牡丹亭昆曲舞台

由苏州昆剧院排演的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首演至2016年9月重返北大演出,已在海内外上演290场,直接进场观众超过50万人(其中青年观众超过了58%)[1]。无论是演出场次或是观演人次,都创造了经典长篇戏曲剧目演出的上限。自首演以来,社会上掀起了欣赏昆曲的热潮,学界也迅速将目光聚焦到昆曲上来。笔者认为,在当下传承和发展戏曲的大背景中,回望青春版《牡丹亭》的传播并分析其成功经验,非常切实也很有意义。

一、名剧、名人、名师的汇聚

昆剧艺术最有光辉且成就最显著的时段约二百三十年,即从明代隆庆、万历之交到清代嘉庆初年。明万历以后,文人创作昆曲传奇形成风气,“量中求质”[2]使得昆曲创作一度繁盛,尤其汤显祖和他的“四梦”传奇,达到了昆曲传奇创作水平的巅峰。汤显祖的作品又以《牡丹亭》最具代表和影响力,“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3]“杜丽娘事,甚奇。而著意发挥,怀春暮色之情,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4]时至今日,汤显祖的《牡丹亭》仍旧是昆曲界最炙手可热的经典排演剧目,若能上演全本就足见其院团实力。

苏州昆剧院排演的青春版《牡丹亭》,其总策划、制作人是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他是前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美国加州大学教授。由于身份的特殊性,白先勇在制作前就已经募集到可观的赞助资金,并且召集到台湾文化艺术界的精英组成强大的创作团队,比如美术总监、服装设计王童、曾咏霓,舞台设计任永新,舞台及灯光设计林克华等。台湾学者许倬云、香港学者、昆剧专家古兆申、郑培凯等为演出做的配套讲座,不仅为学生欣赏青春版《牡丹亭》解惑,为该剧在高校的演出增添了学术光环。

在演员阵容方面,众所周知,张继青和汪世瑜两位昆曲大师是《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两位主角最受认可的扮演者。在青春版中,二人担任艺术总监和导演,并且直接担任杜丽娘扮演者沈丰英和柳梦梅扮演者俞玖林的师傅,在花甲之年,两位昆曲前辈将昆曲的精髓和毕生的绝活,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演员。且不论年轻演员的艺术造诣,单从传承关系上看至少是正统的。这一点对于完全靠口传心授得以传承的昆曲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名剧、名人、名师汇聚,隆重地推出一部传统戏曲,在近代戏曲史上尚属首次吧!

二、校园、青春与情感的合力

传统戏曲的剧场内,台下端坐的银发者居多。中国戏曲不被大多数青年人欣赏、喜爱的原因之一是青年人对戏曲表演的陌生。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似乎成了扭转剧场观众构成的起点。

追溯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最早两年的演出情况,可以这样表述:2004年在香港连演三天,爆满;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期间在北京世纪剧院演出,好评如潮;上海第六届国际艺术节上的演出,天价票;2005年开始在全国十大高校的巡演:一票难求!截至2007年5月,短短三年时间,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展览馆剧场演完第一百场。时至今日,就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校园演出情况看,在大陆和港台地区及国外28所大学共演出85场,校园演出最高单场观众达7000人。是什么让在现当代素以“曲高和寡”而“高处不胜寒”存在的昆曲,可以自台北出发,巡演遍及两岸四地、大江南北、远渡重洋至美国西岸,并造就了如此让人热血澎湃的“票房”?笔者认为,校园、青春和情感的合力是其因素之一。

昆曲《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5]的爱情,今日看来和现代爱情故事没有什么异样。《牡丹亭》剧本中的“美”与“情”原本就很打动人,青春版《牡丹亭》中以沈丰英、俞玖林为代表的演员们正值花样年华,青春动人,不仅非常符合剧本中人物年龄形象,更能以美传情,使得情真意切。舞台下是大学校园里的青春学子,他们正经历着或即将经历着人生最美好的爱情。爱情的模样,古今如一,他们欣赏起来,毫无历史距离。舞台上散发的古典美学与汤氏情感极易征服年轻观众。

白先勇策划推广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目标”即是将昆曲引进校园,定名为“青春版”一是因为昆曲演员面临断层危机,所以要训练一批年轻演员;二是昆曲观众流失严重,必须培养观众。所以先从大学培养年轻观众开始,再往外扩展开去。(引自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碟片花絮)。事实证明,“2004年台北的两场演出观众百分之六十以上是年轻人;高校首演选择了昆曲发源地苏州的苏州大学,70%是年轻观众,2000个座位的礼堂涌进2500人,上海、南京、杭州的大学生也赶来观看。在浙江大学,学生在烈日下排起长队索票。在北京、上海等地都座无虚席”,[6]优雅清丽的唱词、流丽悠远的唱腔、青春婀娜的身段,无一不契合着大学校园和青春学子的文化气息,一下就能激活或唤醒深藏在他们心中又不曾远去的传统根脉,台下青年屏息静气、全神贯注的样子可想而知。校园、青春与情感的合力,实现了白先勇最初的目标。

三、诚意、匠心与创新的舞台呈现

中国戏曲因为虚拟的表演而摆脱了“物”的累赘,不仅在时空表现、场景转换方面显得十分自由,而且使舞台呈现出空灵的面貌,演员在这种虚拟化的空灵舞台上,能够更加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7]昆曲表演基于空灵的舞台有着高度凝练和程式化规制,遵循着“一桌二椅”的总体原则。青春版《牡丹亭》的舞台表演,核心仍是演员口传心授传承而来最传统的手眼身法、最经典的唱念做打,这是确保昆曲“正宗”的根本。所以说其舞台呈现是“出于蓝”的,即是传统的。但是尊重传统但并不意味着步步因循传统而不可突破,青春版《牡丹亭》在舞美和服装上下足了功夫,融入了创新元素和最有诚意的匠心。

首先,演出服装紧扣苏州水乡柔美的特点,全部采用纯手工苏绣,简约素雅却精致奢华,和昆曲高雅极致的品格非常匹配。演出服装无论从颜色还是舞台视觉效果都达到了对美的极致追求,可以使观众看完一场三小时的戏而不累。

其次,现代剧场的灯光舞美被运用到舞台制作中,这是一种被设计的运用,即在不妨碍舞台表演的情况下,将现代灯光舞美技术不露痕迹地融入昆曲舞台“抽象写意、以简驭繁”的美学传统中,使整个戏曲舞台既有古典美又有现代感,体现了“尊重古典又巧用现代”的原则。此外,台湾书法家董阳孜书写了多个条幅供青春版《牡丹亭》无偿使用,台湾著名画家奚淞为“拾画”“叫画”创作了仕女图,这些书画大师的原作被用作舞美道具,在大部分戏曲舞台上也不多见吧!

所以青春版《牡丹亭》的舞台呈现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即出于传统、又巧妙叠加现代手段的舞台,是货真价实、奢华而有诚意的舞台。

四、系统、精准与多维的整合传播

青春版《牡丹亭》在现代营销手段的运用方面,可圈可点。由于创作之初就将目标群体定位为年轻观众,所以在高校通过讲座、公益巡演、低价学生票、选修课、校园昆曲传习所、昆曲网站等传播策略,吸引并培养了大批学生观众和昆曲爱好者。

2005年十大高校巡演之际,青春版《牡丹亭》每到一所高校演出之前必定先做各种宣传:在校园内营造与该剧相应的气氛(比如张贴大量、大幅演员剧照;销售与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相关的书籍、碟片、纪念品等);白先生在央视《艺术人生》栏目做专访;在网站与网友交流等。以2005年4月“北大之行”为例:3月31日下午,白先生举行了小范围的见面会,晚间在百年讲堂多功能厅进行了题为“古典美学与现代意识: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方向”的演讲(2005年04月01日北京青年报);4月7日下午白先勇做客人民网文化论坛,并与网友就“昆曲的保护与发展——兼谈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话题进行在线交流(人民网)。

其次,在即将演出的大学做一场演讲,主要介绍昆曲和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不仅白先生讲,他有时还请文化名人一起讲,最大范围扩大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高校学子中的影响力。这样一来,原本不懂昆曲的学生在听了讲座之后,对传统戏曲的陌生变成了稍许了解,对经典名著《牡丹亭》的舞台演出自然会有更多的期盼。

白先勇讲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播放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制作花絮。制作花絮的播放,使得观众对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了解,从策划人对演员的挑选、艺术总监对表演的排练、服装设计师对服装样式的构思和面料的选取到舞台美术的创新,从策划人、艺术总监到演员的内心独白,从开始排练到台北首演成功,组构成每个观众心中预想的《牡丹亭》。如果从营销策略角度讲,“制作花絮的播放”可以看作是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试用装”。“制作花絮”中青春靓丽的演员、精致典雅的苏绣服装、传统而又现代的舞台美术经过精心剪辑,无一不震撼人、打动人。笔者最初看过“制作花絮”后,“相见恨晚”是对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最自然的流露。

2016年9月江苏省的昆剧演员给英国剑桥大学带去《牡丹亭》(青春版)和《十五贯》两出折子戏,以表演加互动座谈的形式再次点燃世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昆曲的浓厚兴趣。由一部作品持久成功地演出而引发业界、学界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深入且持续的思考,不得不说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传播既有当下的现实意义,又有长远的文化价值。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内在文化基因,唤醒了我们根植于内心深处的价值回归;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策略性的传播方式,更多纬度的连接了经典与未来的无限可能;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也给中国文化的传承、优化、演进带来更多的启示。

注释:

[1]张成.青春版〈牡丹亭〉——从一出戏到流动的文化博物馆[N].中国艺术报,2016.10.28

[2]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P510)

[3]沈德符.顾曲杂言[A].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P206.

[4]吕天成.曲品[A].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P230

[5]汤显祖.牡丹亭题词[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P1

[6]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7]周飞.试论中国戏曲虚拟性的成因[J].艺术百家.2004,(6).

猜你喜欢
牡丹亭昆曲舞台
昆曲史中流脉问题的学术检讨——以北方昆曲的名实为例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白先勇:不强人所难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叙事策略:对照莎剧,看《牡丹亭》
待从头,盛情说不周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