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视角下西藏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探究

2019-11-16 11:12黄蕾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成熟度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黄蕾

[摘           要]  从区域文化视角出发,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以及在对西藏高职院校319名学生的调查基础上,构建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在不同区域文化价值观影响下个体职业成熟度的研究模型,以此探究西藏地区高职学生的就业观念。研究发现,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与区域文化存在显著影响关系;区域文化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与职业成熟度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说明区域间所持有的不同文化价值观对职业决策起重要作用。

[关    键   词]  区域文化;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C);就业观;职业成熟度;高职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282-03

就业是大学毕业生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2011年9月,西藏自治区出台力争西藏籍大学生“全就业”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西藏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和就业观念。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存在就业岗位期望单一、自主创业意识淡薄以及就业地域观念局限等方面问题(孙淑文等,2016)。如今,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下,持上述观念的大学生择业较为被动,社会也出现了结构性就业失衡现象,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而全民公务员招考持续“拥挤”现状。上述问题除了来自客观环境原因外,从更深层次来看是人的意识问题,是本地毕业生所持有的价值观和就业意识决定了毕业时的职业决策和职业选择行为。为改变该状况,转变就业观念是当下第一要务。个体就业持有的不同观念具有一定导向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就业行为,在众多影响就业观念的因素中,文化价值观(有意无意表现出的共性)是一种根植于精神层面内在的影响因素。本文拟从区域文化视角探讨其文化价值观对西藏地区高职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

一、理论与研究假设

(一)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

关于“文化”的研究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概念,社会学家通过量化的形式,从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归纳的同时使“文化”具有可测量性。在跨文化研究中,Hofstede(1991)从全球范围内对文化价值观进行测量比较,其中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C)文化维度被普遍认可与应用,是用来描述群体行为特征的重要指标,同时是影响人们跨期决策行为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之一,且是所有维度中与中国文化价值观交叉的一项(饶育蕾等,2012)。在Hofstede对其的定义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对立的两端,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立性以及自由选择;集体主义文化则强调社会嵌入性和对内群体的义务和忠诚(例如家族),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症候,涉及社会主流价值规范(Grossmann & Na, 2014;Oyserman等, 2002;黄梓航等,2018)。从全球层面上看,中国社会是典型的集体主义社会。

职业成熟度是一个关乎个人职业发展的连续的过程,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表现为个体有效掌握自身和职业信息,并能合理判断,作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决策。职业成熟度强调个体对职业和自我的“认知”能力。Super(1957)最早提出职业成熟度相关理论,认为个体职业发展存在于个体毕生发展的各个时期,存在阶段性特点,且个体在职业规划、职业探索、职业决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越高,职业成熟度水平越高。

在高个人主义(低集体主义)强调个性及个人权利在社会中是首要考虑的因素,高集体主义文化则强调个体之间紧密的联系,强调家庭式的观念和情感上的依赖以及责任感(饶育蕾等,2012)。相对个人主义而言,高集体主义过于强调群体义务和忠诚,所做出的行为更多的是符合群体的利益而非个人,而职业成熟度是体现个体职业发展的认知判断水平,做出符合自身职业利益发展的行为,而群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不一定总是一致,在两者发生冲突时,高集体主义的个体往往会首先满足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利益和需求,这种行为并不是依据内心自由选择,从个体长期发展来看并不是一种合理判断决策的表现。据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H1:高集体主义(低个人主义)与职业成熟度呈负相关,即集体主义水平越高,个体职业成熟度水平越低;个人主义水平越高,个体职业成熟度水平越高。

(二)区域文化的中介作用

区域文化又称地域文化,区域文化的形成是复杂的,是地理人文、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因素长期沉淀而成(虞和平,2018),在某个区域范围内的成员往往具有相似的价值取向和风俗信仰。区域文化是在主流文化中具有鲜明特征的独特文化,表现在具有地域性、典型性、特殊性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杨如安,2013),其中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西藏在中華大家庭中具有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语言特点以及藏传佛教的影响,在风俗习惯、传统观念、道德观念等社会文化方面与内陆其他省市地区相比存在显著的文化独特性,对长期生活在此的个体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方式被这些独特文化所影响。高校毕业生在做职业选择决策前需对各项掌握的信息进行权衡,而在权衡利弊的过程中,除了受自身教育和性格的影响之外,同样受到来自所处区域的社会价值导向影响。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外部环境的价值观念取向、行为习惯直接影响所处环境个体的行为决策,作出符合人们期望的行为或符合主流价值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不一定是适合个体自身发展条件和利益,因此会影响个体作出正确判断,特别是在高集体主义环境中,更能体现类似从众的行为,缺乏个人独立判断的行为。据此,本研究假设:

H2:区域文化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与职业成熟度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样本数据

研究数据来自对西藏319名在校高职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统计,有效问卷302份,回收率为95%。被测样本中女性为62.58%,男性占37.42%。年级方面,大一学生占49.34%,大二占39.4%,大三占11.26%。其中社会科学学科占67.22%,自然科学学科32.78%;西藏生源占95.7%,藏族占95.7%,农村户口占90.73%,非独生子女占87.09%,父母亲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有宗教信仰的占51.66%,家庭年收入不足5万的占78.6%。

(二)测量工具

本研究问卷共涉及4个部分,采用李克特6点计分法进行测量。控制变量采集了性别、年龄、年纪、民族、学校、专业类别、父母亲学历、家庭收入、宗教信仰,以防对主要变量造成影响。涉及主要变量的测量,使用国内外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成熟量表,各量表具体情况如下:(1)个人主义/集体主义。Hofstede(1991)的社会文化量表参照廖俊峰(2010)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修订,共4个条目,如“我认为,团队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该量表在中国情景下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0.773。(2)价值观测量参照赵向阳、李海(2015)使用的Schwartz价值观量表,共40个条目组成。(3)职业成熟度。参照张智勇(2006)使用的职业成熟度量表,包括34个测量题项。

(三)信效度检验

本研究使用SPSS22.0版本检验对各变量量表测量结果内部一致性系数,得到各变量α系数均超过0.75,说明本研究各变量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在西藏文化背景下其统计结果可信。各量表KMO检验值均大于0.7,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著,累计解释方差均大于50%,说明量表均具有较好建构效度。Harman同源误差检验显示28.74%,说明同源误差问题不明显,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利用Pearson系数反映变量间相关性,如表1所示:控制变量中生源地、宗教信仰与主要变量有正相关关系。从表2可知,宗教信仰与区域文化呈弱相关关系(0.124,P<0.05);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与职业成熟度呈显著中等相关关系(0.396,P<0.01),与区域文化呈显著中等相关关系(0.463,P<0.01);区域文化与职业成熟度呈显著强相关关系(0.681,P<0.01),表明模型设计合理,为后续检验奠定基础。

(二)回归分析

文章主要使用SPSS 22.0软件对302个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区域文化的中介效应检验分别利用SPSS实施分层回归分析(表3)和Bootstrapping方法进行二次验证,形成与假设相匹配的解释模型。

由表3模型4可知,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对职业成熟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398,P<0.001),即高集体主义与职业成熟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假设1得到验证。由模型5可知,区域文化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与职业成熟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β=0.087,P>0.05,不显著;β=0.666,P<0.001),表明区域文化的差异性完全解释了由于地域差异所持有的不同文化价值观在职业决策上表现出的职业成熟度起着决定性作用。由此可知,假设2成立。研究同时采用BootstraPPing方法对数据进行二次检验,研究数据表明自变量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与因变量职业成熟度关系不显著(β=0.0522,P>0.05,[-.0037 .1082]),與中介变量区域文化关系显著(β=0.576,P<0.001,[.4966 .6552]);间接效应(β=0.188,P<0.001,[.1313 .2542]),说明区域文化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与职业成熟度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再次了验证假设2。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方式对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究,通过对302个有效研究样本进行实证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在西藏文化背景下,高集体主义与职业成熟度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区域文化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与职业成熟度关系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并且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二)管理启示

文章通过对西藏大专院校学生进行职业成熟度的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区域存在的文化价值差异在强调集体意识的社会中更能影响个体的决策行为。因此,正确的社会价值意识形态的塑造和价值取向对当地个体的行为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职业成熟度影响因素的探究,有助于为西藏高职毕业生提供更有实际效用的职业选择和决策,同时为高职人才培养设计提供依据和思路。

就业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径且关乎社会和谐稳定。个体所持有的就业观念不仅受到个体特征因素的影响,同时会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社会价值取向、家庭因素等对个人认知和行为决策的影响。西藏地区的文化观念极为重视家庭因素,相对个体主观意识,个体所作出的行为决策更多是首先符合家庭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寻求个人需求的满足。所以,针对西藏大专院校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更应从改变学生就业观念入手,强调个人意识的培养以及个人竞争与风险意识的培养,提高个人职业成熟度,作出更符合自身条件和发展要求的决策行为,实现就业目标,提高就业质量。

(三)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文章虽验证了研究假设,但仍存在两方面的不足。首先,本研究设计简单,数据样本来源有限,在分析方法上并未做更深入的分析;其次,在文化价值观分析上,研究采用了单维度量表进行测量,未来研究中可基于区域文化的差异性,从多个维度进行测量,并深入探讨不同区域如何影响个体决策行为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孙淑文,孙莉莎.西藏籍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基于实证调查研究的探讨[J].西藏教育,2016(8):49-53.

[2]赵向阳,李海,孙川.中国区域文化地图:“大一统”抑或“多元化”[J].管理世界,2015(2):101-119.

[3]廖俊峰.东西方文化价值差异下的冲动性购买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4]饶育蕾,张媛,刘晨.区域文化差异对个人决策偏好影响的调查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22):93-98.

[5].黄梓航,敬一鸣,喻丰,等.个人主义上升,集体主义式微:全球文化变迁与民众心理变化[J].心理科学进展,2018,26(11):172-184.

[6]张智勇,荣煜,管延军.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5):1-6.

[7].虞和平.关于区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湖南社会科学,2018,187(3):171-175.

[8].杨如安.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区域文化与特色大学建设[J].教育研究,2013(3):74-78.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成熟度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的原则是大学生ぴ谥耙倒婊中的重要原则
集体主义教育:从个体出发建构共同体
刚好够吃6天的香蕉
直觉:爱默生超验主义改革的灵魂
留叶数和成熟度影响雪茄烟叶品质
身为集体主义喝彩歌唱
激光可精确检测水果成熟度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研究
概念起源时间错了
个人主义能不能一分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