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探索及创新

2019-11-18 01:58王乐平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工作创新新时代

王乐平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对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构建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体系,建立了科学精准选拔任用干部的新机制,实现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已经确立,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制度法规已经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各项工作已经规范,各级党组织要以新的气象新的气魄,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探索全面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举措。一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二要把“突出政治标准”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始终;三要以踏石留印的精神抓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的落实;四要切实改进和加强对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领导;五要不懈探索和化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新矛盾新问题。

[关键词]干部选拔任用;新时代;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9)05-0111-09

新时代催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新变革。新时代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依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国际国内形势,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战略部署,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扬长避短,推陈出新,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实现了体制机制创新突破、政策法规完善配套、方式方法新颖多样、工作措施务实管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继往开来、开创特色的前进历程。

一、以问题为导向,革故鼎新,科学地提出了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勇于实践,总结完善,建立了富有中国特色、务实管用的选人用人制度新体系,实现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提出了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理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到底在于选拔任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的接班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顺应时代呼声,集中全党智慧,适时提出了一系列选人用人工作的新理念,为各级各部门各个团体各条战线的选人用人工作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标杆。如在好干部的识别、培养和使用工作方面,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三个重大课题。在关于干部培养锻炼工作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践锻炼不是去‘镀金,更不是去走过场等着提拔,如果那样,必然会身子去了心没去,还是与群众格格不入,那就是弄虚作假了”[1]P95。在关于科学评判干部、公正对待干部和科学使用干部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用人得当,就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对那些勇担当、有本事、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个性鲜明的干部,往往会出现认识不尽一致的情况,组织上一定要为他们说公道话”[1]P96。并进一步指出:“现在,有的地方用干部,涉及具体人时,往往只看资历、看轮到谁了,论资排辈、平衡照顾,而不是看谁更优秀、更合适,用非所长,结果干部干得很吃力,问题堆了一大堆,工作也难以打开局面。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一定要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不能简单把职位作为奖励干部的手段。”[1]P97在关于干部考核工作方面,2018年7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考核干部要经常化、制度化、全覆盖,既把功夫下在平时,全方位、多渠道了解干部,又注重了解干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应对重大考验中的表现,既在小事上察德辨才,更在大事上看德识才。”[2]

(二)构建了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机制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机制。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客观需要,要求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创新,并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系列新的机制和制度。习近平总书记从干部队伍的现状出发,就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建立和健全新的机制和制度提出一系列的要求。关于干部考察工作和责任追究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干部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必须健全机制和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1]P96。同时,他强调,“一些干部惯于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然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屁股烂帐,最后官照当照升,不负任何责任。这是不行的。我说过了,对这种问题要实行责任制,而且要终身追究。请中央组织部抓紧研究落实”[1]P96-97。关于选人用人的考察方式和把关定向方面,習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改进干部推荐考察方式,坚持‘凡提四必,坚决纠正选人用人上的‘四唯问题,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坚决匡正选人用人风气”[2]。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指示,对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修订,对抓好《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规定》《干部人事档案条例》《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规定》《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等法规制度的制定,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确立了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标准

干部标准是评价和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干部工作的首要问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好干部标准。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好干部标准与时俱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时代的深刻变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适时地提出了新时代的好干部标准。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概括起来说,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信念坚定,党的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为民服务,党的干部必须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政务实,党的干部必须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益求精,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敢于担当,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清正廉洁,党的干部必须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1]P89-90总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二十字”好干部标准,是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干部标准的深化,凸现了干部标准的时代内涵,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不断为好干部“画像”,这与传统标准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这些要求都是我们党和国家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尺”,也是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实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根本遵循。

(四)倡导了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方法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但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理念、机制、标准上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而且在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方法上也相应地提出了许多新规范。关于干部考察的方式方法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近距离接触干部,观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看其见识见解;观察干部对群众的感情,看其品质情怀;观察干部对待名利的态度,看其境界格局;观察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看其能力水平。考察识别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时,并注意重大关头、关键时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声名在民间。要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既要在‘大事上看德,又要在‘小节中察德”[1]P96。2018年7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强调:“要带上‘望远镜‘显微镜,对干部近距离接触、多角度考察;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要把研究人和研究事结合起来,避免从抽象到抽象,凭感觉下结论。”[2]关于干部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1]P96。同时要求,“要强化分类考核,对资源禀赋、基础水平、发展阶段、主体功能区定位不同的地区在考核内容上要区别对待,对主要领导干部和班子成员、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也应有不同的考核要求,不能搞‘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2]

二、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务实管用,与时俱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新体系

以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历来是干部工作的首要问题。我国选人用人工作区别于西方国家官员选举任用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一直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政治标准这一导向更加鲜明地制度化、具体化,把政治要求贯穿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根据党的中心工作和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特点,在沿袭和完善我们党战争年代以来形成的选人用人制度的基础上,又与时俱进地制定和健全了一大批选人用人的政策规定,大致形成了中国选人用人制度体系的雏形。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干部人事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同其他国家性质迵异、颇具特色的与时俱进、规范科学、务实管用的选人用人法规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对选人用人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完善和深刻的改革,使我们党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更富有生机和活力,更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从而加快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现行的选人用人制度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色。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实行“党管干部”的原则

众所周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务官的选拔任用实行政治忠诚、事务类公务员选拔任用实行“政治中立”的选人用人制度。我们党实行的“党管干部”原则,则是我国选人用人制度的根本特色和体制优势。它既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干部和人才选拔、使用、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党和国家选人用人制度区別于其他国家的显著标志,更是我们党和国家干部人事制度的优势所在。这一原则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都发挥过重要作用。

党管干部原则是党的领导在选人用人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干部人事工作的根本要求、突出优势,是包括条例在内的各项法规制度的关键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3]2019年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作了进一步深化和规范,充实了动议要求,调整了民主推荐程序,突出了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有关内容,使党管干部原则真正落到实处。

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优良传统,但不可否认,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着弱化党的政治建设的倾向。2019年1月30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党内存在的政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甚至存在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严重问题”[4]P2。为此,我们党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管干部的新要求,即在选人用人中,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真正把党管干部原则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使党的领导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起到把关定向作用;真正达到把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的人选上来、用好来;真正发挥各级各部门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作用,有效破解一些地方和单位出现的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等问题,推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正本清源、回归本真”。

(二)以“五湖四海”为主基调,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

许多西方国家政务官的选拔任用以委任制为主,以各级政府首脑的选举为进退,带有明显的“政治分肥”色彩。许多在选举中尽力辅选、出钱出力的人会得到优先考虑。当然,在具体职位的选择上,也会考虑人选的专业结构和能力特长等。我国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贯坚持“德才兼备”“五湖四海”等原则。通过长期实践和不断完善,德才兼备成为我国选人用人的总规则,“五湖四海”成为我国选人用人的主基调。

我们党始终秉持五湖四海的事业,选用五湖四海的英才。在选人用人上,不断开阔新视野、拓宽新渠道,放眼各条战线、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各个阶层,充分盘活干部资源,广开进贤之路。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力争做到公道正派、公平公正,努力实现选拔领导干部论能力、凭水平、靠实绩。2018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公正用人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组织路线上的体现,应该成为我们选人用人的根本要求。”[5]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我们要坚决反对搞宗派主义、山头主义,坚决落实各级地方党政主要领导以及组织、纪检、公安、法检两长等主要负责人都实行异地交流、回避制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优亲厚友、借公肥私的现象发生,有效抑制那些心术不正、热衷于搞团团伙伙的领导兴风作浪,切实防范党和国家内部山头林立、拉帮结派的局面出现。为了使各级各部门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时更好地坚持五湖四海的原则,我们在制度设计上确立了公道正派和公平、公开、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这样,为推行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期以来,我们党就一直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人用人。早在抗战时期就出现过广大青年不远千里、不顾危险、跋山涉水奔赴延安的感人场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实行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原则又赋予了崭新的内容,提出了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等要求,并具体提出了德才兼备的选拔任用措施,强调突出政治素质、道德品行、专业素养、工作实绩和作风修养的考察,不仅很好地回答了新时代“选什么人”这一重大课题,也进一步指明了“如何培养人”的发力方向。坚持“德才兼备”“五湖四海”的原则,是我们党选人用人历来坚持的核心理念。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打开视野、不拘一格,坚持干部工作一盘棋,除了党政机关,还要注重从国有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各个领域各条战线选拔优秀人才”[6]。由此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以德才兼备为总原则、以五湖四海为主基调”的干部选拔任用的新形式,开辟了我国选人用人的新领域。

(三)以民主协商为保障,贯彻中国特色的民主集中制

以民主选举为主要形式选拔任用政务类主要负责人,是西方大多数国家任命政府首脑、内阁成员、部委首席长官的主要方式,也是西方国家一直标榜的先进制度,更是西方国家强行推广的普世价值。但实质上,大多数政务类官员任职与否,不是依赖于才能,而是依赖于出身以及与其所属政党竞选成败,尤其是与执政党党魁关系的亲疏而定。由此导致政府效能低下、吏治腐败。而中国各级各部门许多重要领导岗位人选的产生,都是在任用前就向同级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领导成员和无党派代表人士通报了有关情况,征求过相关意见建议,并进行广泛的民主协商,达成共识后才进行任用的。从而在选拔任用中,能够有效地减少领导干部“带病上岗”的机率,并得到各方面的认同,使选拔任用的领导干部具有深厚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民主协商是中国选人用人工作的一种特有形式和政治优势。这有利于在选人用人中整合社会资源,发现社会精英,减少社会矛盾,扩大社会共识,找到最大“公约数”,能有效避免多党竞选制度的“赢者通吃”、利益排斥、矛盾加剧的弊端。实践证明,民主协商对于推进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开性、平等性和广泛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民主监督、提升决策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们在扩大民主协商,凝聚社会各界集体智慧,保障选人用人的广泛性和公正性的同时,又强调选拔任用、研究决定干部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的人还在搞个人说了算,征求意见、集体讨论有名无实,组织程序只是走走过场,等等。对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住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做到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把政治生态搞清明。”[2]2019年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作出任免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7]P30“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項,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并保证与会成员有足够时间听取情况介绍、充分发表意见。与会成员对任免事项,应当逐一发表同意、不同意或者缓议等明确意见,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应当最后表态。”[7]P32从而确保了在干部选拔任用时,充分体现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力求避免主要领导个人专断。

(四)以群众公认为导向,秉持“依法依规”选拔任用

标榜民主选举的国家,其实只是以公选的方式来选拔任用政府首脑、国会和州议员,这些领导人的产生从形式上来看,群众的参与度比较高,看起来体现了民主的精神,但是,其他委任制的政务类官员却是普通群众难以广泛参与的,基本上没有发言权。事务类公务员主要是实行考任制和聘任制的方法进行选拔任用,强调公开透明、竞争择优,但广大的普通群众难以介入,参与度很低。而我国的选人用人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群众具有知情权、参与权,必须接受群众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正用人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组织路线上的体现,应该成为我们选人用人的根本要求。”[2]并强调:“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如果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长期被冷落、受排挤,一些投机钻营的人却屡屡得势、顺风顺水,那就肯定出了问题。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2]坚持群众公认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干部人事工作中落实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的一条重要途径。用人导向是干部工作的核心和灵魂。选什么人、用什么人,不仅关系到整个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而且影响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前途命运。旗帜鲜明地树立群众公认的选人用人导向,就是把“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干部工作的原则标准,切实把那些服务群众意识强、为民办事本领高、深入基层作风好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群众公认度不高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发布干部考察预告”“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等等。这些规定确保了提高广大群众对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有利于防止任人唯亲、拉帮结派、“带病提拔”现象的发生。

在树立群众公认为导向的选人用人原则的同时,中国建立了严格的选人用人法律法规。如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全程纪实和任前事项报告、“凡提四必”“双签字”“一报告两评议”、专项检查、离任检查、立项督查、“带病提拔”问题倒查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再如在公务员考录工作中,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先后制定了涵盖公务员录用、考核、职务任免与升降、奖励、惩戒、回避、培训、调任、辞职、辞退、申诉、聘任等30多个配套政策法规,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公务员管理制度体系,并使公务员的进入退出机制、教育培训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得到不断完善。

(五)以从严要求为遵循,强化“精准科学”选人用人

大多数西方国家选人用人的法律法规,一旦建立起来就长期沿用,虽有稳定性连续性强的一面,但制度固化现象比较严重。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职业文官常任制衍生的机制僵化、政治责任感减弱、工作效率低下、职位流动缓慢等弊端的凸现,社会各界对公务员队伍的不满日益上升。西方国家才开始逐步将高级公务员和中低级公务员分离开来录用和管理,并扩大高级文官的选拔任用范围,采用独立的薪酬福利和考核管理标准,而中低级公务员则继续沿用原有的管理模式。相比较而言,中国对选人用人工作一向要求严格,纪律严肃,政策法规配套严密,并实行逐级晋升、实践锻炼的方法培养提升干部。同时,强调破格提拔特别优秀的干部,必须在关键时刻或者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考验、表现突出、作出重大贡献。不仅如此,选人用人工作还能根据党和国家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适时调整具体标准和工作要求,做到精准科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严管就是厚爱,是对干部真正负责。对干部要加强全方位管理,把行为管理和思想管理统一起来,把工作圈管理和社交圈管理衔接起来,把八小时之内的管理和八小时之外的管理贯通起来。”[2]中国在用人上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让每一个干部都习惯在监督和约束下工作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打出一套“组合拳”,将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要求落到实处,扎紧了制度笼子,扫除了顽症积弊,净化了政治生态,纯洁了干部队伍,从源头上保证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使干部队伍成为“一池清水”。

选人用人从严要求,首先体现在管理制度上。2019年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适应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需要,充分吸收和有效衔接有关制度成果,进一步把从严要求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如强调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切实发挥把关作用”;在“讨论决定”部分专门明确了不得提交会议讨论的八种情形;明确提出不准“由主要领导成员个人决定任免干部”、不准在“主要领导成员即将达到任职年龄界限、退休年龄界限或者已经明确即将离任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等。

进入新时代后,在干部选拔任用上中国不仅坚持从严要求的高标准,而且推行精准科学的新方法。如2019年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增加了“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岗相宜”原则;提出确定考察对象应当“将民主推荐与日常了解、综合分析研判以及岗位匹配度等情况综合考虑,深入分析,比较择优,防止把推荐票等同于选举票、简单以推荐票取人”[7]P21;强调“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考察对象,实行差异化考察”[7]P24,将同考察对象面谈作为考察干部的必经程序单列出来;要求考察材料“评判应当全面、准确、客观,用具体事例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7]P28,等等。

总之,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的选人用人工作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具有生机活力和鲜明特色,越来越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伟大实践。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制定和修订过程就是不断与时俱进的产物,在1995年制定和颁布以后,党中央又先后于2004年、2014年、2019年三次进行修订。每次修订都是依据形势的发展和干部工作实际的变化,适应时代的需要而进行的,都为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建立健全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将不断总结今后实践中探索形成的新成果新经验,积极回应干部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并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战略部署,不断完善和创新干部政策及其选人用人制度,使其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

三、以新气象新气魄,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探索全面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举措

2018年7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需要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这就是: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2]这是我们党97年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宝贵经验的总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划时代、里程碑的意义,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已经确立,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制度法规已经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各项工作已经规范,今后关键的问题,就是采取得力举措,加大宣传贯彻力度,号召各级党的组织和领导干部深刻领会,并结合各自实际狠抓落实。

(一)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紧围绕“长期执政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党的建设根本问题,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干部工作的地位作用、方针原则、理念思路、目標任务、工作体系、方法途径、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要论述,以及对搞好干部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是我们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行动指南,为广大党员干部茁壮成长提供了奋斗目标。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是理论的”就是要求我们深刻领会、学懂弄通、武装头脑;是“实践的”,就是要求我们用于对照检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针对性、科学性、操作性、指导性,为新形势下做好干部工作指明了方向,定好了标准,标好了重点,划好了底线,是对干部工作重大课题进行的深入探索和深度思考,是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高度负责和创新发展,是对长期干部工作实践经验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总结,是我们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时刻对标、须臾不可偏的定盘星。

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进行总体部署,作出具体安排,做到抓实抓细。要积极开设“组工课堂”,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交流。要制定干部选拔任用专题学习的总体安排,组织组工干部开展逐字逐篇地学习,逐条逐款地领会,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使广大组工干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转化为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巨大动力。

(二)把“突出政治标准”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始终

突出政治标准是由政党的政治属性决定的,具有鲜明导向性和现实针对性。突出政治标准也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一贯方针。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干部要又红又专。邓小平同志提出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强调首先是要革命化。突出政治标准,关键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注重考察了解干部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的表现,进一步完善干部考察制度,细化干部考察办法,坚持任人唯贤,对政治素质有问题的进行一票否决,坚决防止对政治倾向有问题、道德品行不端正、廉洁操守不过关的干部进行提拔任用。

新的历史时期,对政治标准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对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选拔任用干部,首先要看干部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8]并强调:“选人用人必须把好政治关,把是否忠诚于党和人民,是否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是否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否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衡量干部的第一标准。”[8]这就要求我们把政治标准放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首位,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把紧把严政治要求这个硬杠杠,努力做到可量化、可操作、可遵循。突出政治标准,就是组织人事部门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在选人的标准条件上凸显政治要求,在考察识别上突出政治素质,在审核把关上严审政治表现,扎紧织密严把干部选拔任用政治关的制度笼子,对那些政治上不合格的人特别是“两面人”实行“一票否决”,坚决挡在门外,进一步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突出政治的鲜明导向,以此不断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增强干部队伍生机与活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廉洁高效、群众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三)以踏石留印的精神抓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的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变化,修订和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都是对长期以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成败得失的总结,并使之及时上升为普遍适用的制度规范;都是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反复进行讨论修改,并成为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遵循;都是对进一步推进精准科学选人用人、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工作质量及水平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我们党是行动党,不是口号党。注重落实,反对空谈,是我们党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优良传统和干事作风。我们决不能把制度变成“稻草人”,当成摆设,形成“破窗效应”。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一定要把责任扛在肩上,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真正做到制度执行到人到事,确保各项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落地生根。抓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落实,关键是必须对本地本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梳理检视,查缺补漏、对标增项,讨论研究亟待落实的重点任务和有效举措;抓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落实,主要是围绕“分析研判和动议、民主推荐、考察和讨论决定”等方面深入调研,提出相应的实施办法和得力措施;抓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落实,重点是结合各自实际,加快建立健全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立体式了解领导班子日常运行情况和领导干部一贯工作表现,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对于学习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的政策法规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制度、恪守制度、落实制度,发挥好率先垂范作用;领导干部要切实坚持原则、令行禁止、敢于碰硬,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进行严格追究;领导干部要秉持问题导向、深入调研、解剖麻雀,大力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

(四)切实改进和加强对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抓好中国特色干部人事工作的根本要求、鲜明底色。党的干部工作实践充分证明,什么时候加强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选人用人工作就风清气正、客观公正;什么时候削弱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选人用人工作就腐败蔓延、任人唯亲。各级党委(党组)必须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领导,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提高政治站位是改进和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领导的基本前提。选拔任用干部一定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一定要严格遵循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堅决把各项干部组织工作落到实处;一定要按照二十字好干部标准的要求选拔任用干部,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新的历史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领导机制、领导方略、领导方法和领导手段必须与时俱进,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一是改进对民主推荐工作的领导,重新定位民主推荐的功能,充分发挥民主推荐的作用,对“唯票”问题进行“釜底抽薪”;二是改进对竞争性选拔工作的领导,合理确定竞争性选拔的范围,科学制定竞争性选拔的政策,让“唯分”倾向真正“偃旗息鼓”;三是改进对班子梯次配备的领导,统筹推进老中青干部科学配置,充分调动各年龄段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唯年龄”痼疾能够“冰雪消融”;四是改进对干部考核工作的领导,创新干部考核工作机制,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内容,让“唯GDP”积弊得以“烟消云散”。

(五)不懈探索和化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新矛盾新问题

新的实践会带来新的问题,新的发展会涌现新的矛盾,新的创新会伴随新的困难。党的十八大以来,虽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已经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但是随着实践的深入、发展的加速、改革的推进,必将会带来新的问题、新的矛盾、新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更宽的眼界、更大的气魄、更好的作风来不断探索和化解它们。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要求和新时代发展的需要,结合各地各单位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困难和矛盾,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主要是抓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探索和化解对干部日常了解不够、综合分析研判不到位、动议环节不规范、干部考察存在走过场、“三支队伍”交流不畅通等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根本上确保选人用人规范操作和客观公正;探索和实施关于严管和厚爱、激励和约束并重的机制、方法和措施,制定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题考核、任期考核的具体实施方案,推行《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办法》,建立科学的知事识人体系,夯实精准科学选人用人的基础;探索和出台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办法、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工作实施,制定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和选人用人专项整治等工作措施,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的审核把关和纪律监督,优化选人用人的政治生态;探索和健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工作机制,制定加快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实施意见,建立《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多措并举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政治训练和实践锻炼,推动年轻干部队伍向素质更好、数量更足、結构更优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Z].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2]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党建研究,2018(9).

[3]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 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N].人民日报,2013-06-30.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严把标准公正用人拓宽视野激励干部 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N].人民日报,2018-11-27.

[6]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供有力制度保证[N].人民日报,2019-03-19.

[7]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

[8]习近平.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J].求是,2019(2).

Th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the Cadr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Work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WANG Le-ping

(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s,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Jinggangshan,Jinggangshan,Jiangxi 343600,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s the core,persisting in the problem orientation,has brough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cadr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work of the new era,built up a new system of cadr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work,established a new mechanism for scientifically and accurately selecting and appointing cadres,and kept the progressiveness and innovation of the cadr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work.The Partys organizational line of the new era has been established,the basic institutions and regulations on cadr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have been formulated,and the procedure of cadr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has been normalized.The party organizations of all levels should,with a new look and a new spirit,carry through the Partys organizational line of the new era,and explore in the new measures for doing well the cadr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work.Firstly,we must stick to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s on the cadre work as the guide;secondly,we must emphasize the “political standard” through out the cadr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work;thirdly,we must carry through the working system of cadr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with the spirit of stepping stones for print;fourthly,we must concretely improve and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of the cadr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work in the new era;and fifthly,we must explore in the cadr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work unremittingly and solve the new contradictions and new problems therein.

Key words:cadr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new era;Chinese characteristics

猜你喜欢
工作创新新时代
新时期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高校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对策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创新的思考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媒体融合下广播电台编辑工作创新研究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