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布饶克支系“咯格林”的音乐风格探究

2019-11-19 02:00云南艺术学院
民族音乐 2019年5期
关键词:沧源佤族格林

■鲍 艺(云南艺术学院)

“咯格林”是佤族布饶克支系传统日常生活中社会交往的重要音乐事象,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传递着布饶克人内部的自我意识记忆,充分体现了历史进程中布饶克支系社会风貌的具象变化。本文以“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为支撑,以佤族布饶克支系社会生活中的“咯格林”为论域,通过对布饶克支系社会生活中“咯格林”这一重要歌唱事象的解读与分析,将其置于布饶克人的社会文化环境下进行探究,以此呈现“咯格林”在布饶克支系传统社会中独特的音乐风格,为民族音乐学领域提供一个跨界民族音乐研究的个案。

■布饶克支系自然人文生态环境中的歌唱表达

(一)布饶克人的族称与迁徙

佤族是中国西南跨界而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区域的沧源、西盟一带。佤族隶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没有本族传统文字,但语言系统完整。佤族是古代濮人的一支,佤族的族称,因支系不同而存在区别,按方言大致可分为“布饶克”“阿佤”和“佤”三大支系。沧源、耿马、双江等地的佤族自称“巴饶”或“布饶克”;西盟、孟连等地的佤族自称“阿佤”“阿佤莱”和“勒佤”;镇康、永德等地的佤族自称“佤”“本人”。

佤族是一个频繁迁徙的民族,与其他民族即汉族、傣族等的迁徙活动有关以及佤族自身内部的社会发展有关。佤族早期处于渔猎、采集和游耕农业的社会发展阶段,频繁迁徙也是出于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佤族原先居住的区域被称为“阿佤山”,东西跨越澜沧江和萨尔温江,北至德宏地区和保山地区,南到缅甸和泰国一带。布饶克人居住地为“阿佤山”边缘地带,即沧源地区。

(二)聚集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沧源地处于云南省临沧地区西南,东边与双江县隔江相望,东南方与澜沧县连接,西和西南与缅甸相近,北边是耿马县。由于沧源地处滇西南,受西伯利亚干冷气流和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属亚热带。但从温度带划分图上看,又属于热带。全境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7.4℃,四季划分不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热带、亚热带的气候条件,使植被的生长十分繁茂。

沧源世居民族以佤族为主,而傣族、拉祜族、彝族和汉族虽为后来迁居的民族。各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和特殊的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呈现历史发展阶段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佤族信仰自然崇拜、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三者共存的原始宗教,认为万物有灵并且渗透到佤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每年播种秋收前或村寨里有重大事件如战争、械斗都要祭神,祈求神保佑村民平安、五谷丰登。一直到公元18世纪以后,佛教、基督教才陆续传入沧源。目前,有一部分布饶克支系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基督教。

由于社会发展历史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至20世纪50年代,佤族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生态并未受到外界的太多影响,故相对完整的音乐样式及种类得以很好的保留下来,广泛流传于布饶克人村寨的民歌“咯格林”便是其中的代表性歌种。

■布饶克人传统生活中的“咯格林”

(一) “咯格林”的缘起

在早期,布饶克人有自己的语言,但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并没有衍生出自己的文字。由于这样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在漫长的社会进程中,布饶克人延续了几百年的传统方式和生产方式以及布饶克音乐文化的记忆都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延续下来,大多时候布饶克人常用声音的传递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生活交流等。

无论是歌还是舞,都是布饶克人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娱乐喜庆方式总是密切地伴随着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歌唱是他们最喜爱的娱乐喜庆方式之一,无论是劳动和休息,都会唱歌。他们的恋爱、婚姻都离不开歌,丧葬、喜庆、农业生产、放牧、狩猎、宗教活动也少不了歌。布饶克人在生活中把天上的星星、月亮、太阳、白云,地上的树木、动物和日常的生活、劳动、社会风情、历史典故编成了各式各样的、各种一往情深、催人奋进的“歌”或“调”来唱颂,讲述着他们老一辈人过往的记忆。

“咯格林”为布饶克人歌唱的代表性歌种之一,从歌曲中透露出了布饶克人古老而丰富的音乐文化,反映出了布饶克人生活的轨道。通过唱“咯格林”把布饶克人的生活轨迹以一种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得这样的民族被人们所认知和赞同。在布饶克人的音乐中,最吸引人的是歌中蕴含着所想要表达的情绪。音乐风格的形成是与其民族的经历和遭遇以及本民族的性格密不可分的,他们的音乐风格和他们的民族性格一般,时而热情奔放、时而哀怨忧伤。“咯格林”贯穿于布饶克人的生活当中,在日常生活中歌唱,在节庆日的时候歌唱,有的有本可传、有的随地编唱,表现形式斑斓多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生活条件下,布饶克人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变化,“咯格林”的演唱方式和内容也变得更加的丰富。

(二) “咯格林”的音乐表达

“咯格林”(Loux glieh) 为佤语,意为玩耍。即是男女青年、妇女们玩乐时互相赞美对方演唱的调子。白天的时候在山里唱,类似山歌。晚上在村寨里唱,没有固定的场所。节庆日的时候也会唱。“咯格林”的内容大多与生活息息相关,有一些固定的调子,一般都比较活泼优美,有的则比较诙谐含蓄,并有一定的舞蹈性节奏。歌唱时载歌载舞。一般分为两排,互相手拉手,并配合踢腿,拍手跺脚等动作,气氛热烈而有趣。歌唱时有齐唱或一领众和,有二声、三声乃至四声的轮唱或合唱,其中以轮唱和合唱最有特色。

歌词是即兴发挥,格式相对固定,多为七字或五字句结构,述说白天所发生和经历的事情。内容上有叙事性质和抒情性质,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样,有即兴表达的成分。“咯格林”的特点为节奏欢快,分为合唱、对唱。旋律固定且适应性强,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随时都能唱。歌词古朴自然,风格刚强有劲,曲调悠扬婉转。反映了布饶克人的淳朴生活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憧憬。歌唱时不用乐器伴奏,使得语言情感的表达更加的纯粹和清晰。

布饶克人在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某种意愿、思想、感情时,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方式,有的明目张胆、有的微妙委婉。他们往往以某些只有自己民族或部落中的人才会明白的方式来表达。白天的时候人们在田里劳作,到了晚上大家有了空闲,便邀约着一起玩乐,于是就有了“咯格林”这一歌种。到了晚上,男女青年、妇女聚集在村寨中,大家一起唱着“咯格林”互相赞美对方,诉说着今天的所见所闻。如:《望阿哥》是岩帅地区流传的一首“咯格林”,歌词大意为:“望着阿哥在上坡,走在乡间小路上;望着阿哥在坡头,牵着马儿在赶路;阿哥来到泉水边,拄着棍子过小河;望着阿哥过了河,望着阿哥到山顶;阿哥骑的马儿壮又壮,阿哥骑的马花纹像老虎。”这是由布饶克少女演唱的一首“咯格林”,故事叙述的是阿妹白天劳作的时候看到了一位阿哥在爬山,并放下手中的事物去观察,看着阿哥从山脚一直爬到了山顶,还用了比喻的手法来形容阿哥骑的马的花纹,对阿哥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从另一方面也表达阿妹对阿哥的一丝情意,歌词较为含蓄。《更顶母》 (大耳环) 这首“咯格林”,歌词大意为:“阿妹的耳环真漂亮,戴在耳垂亮又亮,耳环坠坠配阿妹,串串腰箍配阿妹。”这是一首布饶克少女自赞的歌曲,表现出了布饶克少女对本身的强烈认同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这两首歌都反映出了“咯格林”见什么唱什么的特点。

■“咯格林”的音乐文化风格区域特征

(一)东部 (岩帅)的 “咯格林”

岩帅镇处于沧源佤族自治县的东部,北和东北方向和耿马县、双江县隔江相望,东和南方向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安康、雪林乡相近,西方与勐省镇、单甲乡相连,距离沧源县县城120千米。经济上突出培育和发展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生产、生活结构完整,主要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生产方式。岩帅镇的社会文化教育和基础设施、社会保障,都比较完善而全面。岩帅地区的布饶克人生产生活方式较为传统,其主要信奉自然崇拜,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传统社会中最早面临的根本问题。在布饶克人看来,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有灵魂,都受着一个不可解开的自然变化之谜的力量所主宰。布饶克人属于山区住民,与山、水、动物接触的最多,他们崇拜的便是山神、水神等等。他们认为,各种各样的鬼神都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以下是流传在岩帅地区“咯格林”的谱例,例1:

这是一首二声轮唱形式的“咯格林”,若按我国少数民族五声调式来分析其为E角五声调式,第一部分由612、212在引进,第二部分隔两小节进入,每个音之间的跨度不高,所以整首歌的音调很平。歌中唱到“巴豆花开在哪里,巴豆花开在树杈上”,描写了布饶克人在做农活时候所看见的景象。例2:

从谱子上看出这是一首二声轮唱形式的“咯格林”,歌词描述的是自己家的房子,因为早期佤族居住的都是茅草房,而这家主人的房屋用木板搭建,在村寨中显得格外特别,便用歌唱的方式来告诉大家,体现了布饶克人自豪的情感。例3:

这是一首轮唱形式的“咯格林”,佤语称为“遮然”,整首歌始终都是由两句歌词用轮唱的形式反复的歌唱。

这些流传于沧源岩帅地区的“咯格林”,从谱例上都反映出多声以及轮唱的形式,但在布饶克人的理念中,他们并没有西方多声的思维方式,布饶克人选择的歌唱方式是自由的,在他们的意识中,并不会考虑音高的关系,而是即兴的自由的进入,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思维。由于岩帅地区信仰的是自然宗教,它的歌词和曲调表达比较直接,旋律比较丰富,歌词都是直接描述自然和生活的。如《巴豆花开》中的歌词“巴豆花开在哪里,巴豆开花在桠杈处”,就直接描述了巴豆花这个植物。《毕玛孔》 (花果树) 中的歌词:“人们朝阿妹前摘了那花果,是哪个朝阿妹前摘了那花果,我的爱我的情,人们跟阿妹抢汉族的小伙,抢走了我心爱的阿妹。”就直接描述了因为自己看中的果子被别人摘了,就想到了自己心爱的阿哥被别人抢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不快乐,表达方式直接,不隐藏自己的情感。

(二)西部 (班老)的 “咯格林”

班老乡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西部,距县城驻地95千米,东接国家级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和班洪乡隔水相望,北边和芒卡镇南腊村相连,西方和南方与缅甸佤邦相近,国境线长达41.65千米,是沧源佤族自治县中边境线最长的一个乡镇。在自然气候条件的决定下,班老乡主要以热带经济作物和冷凉经济作物为主,支柱性产业为橡胶、茶叶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教育、旅游资源丰富。因受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影响,这里的音乐活动、音乐风格形成了特殊的样式。以下是流传于班老地区的“咯格林”谱例。例4:

这首歌名为《KIX SIB SONG》,意为月亮亮。整首歌由3个音(125) 构成。歌词大意为:“月亮亮,乐团团,围成月儿团团转;月亮亮,月亮圆,手拉手哎唱起来;月亮亮,心欢喜,月亮团团心欢喜。”从歌词中可以想象到佤族男女青年在月圆的时候,大家一起手拉着手,边唱边跳时嬉戏的场景。例5:

整首歌开头节奏较为缓慢,后面节奏加密,以描述夜晚的月亮为主,大家一起手拉手的唱跳,观察着月亮从月圆到跟着白云走的景象。例6:

这是一首由两个音(16) 构成的“咯格林”,在歌唱的时候伴有舞蹈动作,手拉手站成一排,从最边上往里跳,模仿叶子卷起来的样子。在沧源班老地区由于受到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影响,人们在对事物和情感的表达上显得有些委婉,人们会把情感和事物互相联系,用一些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是直接地表达出来。比如《月亮亮》中的歌词:“月亮升起月亮亮,月亮跟着白云走,跳啊唱啊多欢乐。”用月亮来比喻自己愉悦的情感,而旋律大多数是由二三个音组成。

我国的民歌是以五声音阶的调式为主,只有一些民族还存在着调式音阶不完整的现象,沧源布饶克人的“咯格林”就是这样的,多数旋律较为简单,音域较窄。由谱例中可以看出,布饶克人的“咯格林”有的由两三个音构成,这与佤族地处山区、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落后、缺少与外界的交流等原因有关系,这也使得该地区的社会风貌得以长期的保留下来。由此也呈现出了人类音乐的最初形态。因为在远古时期,人类还不会一开口就能唱出完整的音阶来,他们只有在生气或者高兴的时候会发出某些带有明显情感色彩的声音来与别人交流,他们觉得这种音调很神奇并表演给其他人看,大家也觉得很好听,这可能就是最初的语言,也可能是最初的调子。

■结 语

任何形式的音乐文化的产生必然有其生存的环境和土壤,而这个环境和土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改变,而音乐的传播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与媒体传播的形式有某种程度的联系。音乐想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其生存所需的环境和土壤。除此之外,还要有需求。这个需求可能是观众,也有可能是客观存在的真实需求。但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必然有一些需求被新的需求所代替,这就导致了一些音乐的存在不再有必要性,变得可有可无。需求的消失也将会导致某些音乐文化的消失。

“咯格林”是顺应着布饶克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演变而来的,当时的“咯格林”是他们在闲暇时间聚在一起唱的调子。而如今,随着时代的改变,他们的思想也都随之变化,音乐也发生了变革。正因为音乐的变革失去了原有的音乐本质,“咯格林”这一歌种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中。即使在当今社会下,人们再重拾“咯格林”,现代生活中虽然还会留有它的元素,但是它的本身却已经消亡了。音乐文化不像文物,放在这里就会一成不变。它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口传心授传承下来的,总是在发展和变化的。它总是在适应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与现代的、过去的与未来的都需要传承与需要创新。在历史的发展中,有各种各样的文明或文化悄无声息地出现继而消失,有很多的民族文化抵挡不住时代的冲击,很快的在世间消亡,只有部分音乐文化存在人类的古典书籍中。

“咯格林”在布饶克人的传统社会生活中主要用于娱乐,通过对唱来与同伴们交流、沟通。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一些原有的习俗和思想已经在外来文化的传入及影响中消存,人们对本民族音乐所持有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一些“咯格林”已经失传,甚至是当地的传承人也不会唱了。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布饶克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劳动生产、经济发展上面。像这样通过歌词来实现情感沟通、生活交流的方式,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一现状愈发明显。笔者通过田野工作调查后发现“咯格林”的传承方式有两种——村寨代代传承和局部的群体传承,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传承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咯格林”的传承,也使得“咯格林”无法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沧源佤族格林
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
麻辣老师
佤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研究
提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我喜欢小狼格林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
绿毛怪格林奇
沧源翁丁山地佤寨的空间布局及形态分析
格林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