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体育教学对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的探索

2019-11-19 01:34简贵和粟雪琼陈玫伸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技工院校

简贵和 粟雪琼 陈玫伸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积极体育教学对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品质养成的影响。项目组在实施实验教学前后采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调查结果,评价不同实验阶段被试的心理品质水平,结果发现,积极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友善、谦虚、持重、心灵触动及幽默风趣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对信念与希望品质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开展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技工院校;积极体育教学;心理品质

体育教学及其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技工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以完成的基础工程之一。2010年,技工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更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课程标准实施至今,课程教学发生了一些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有一定程度的创新,但学生体育课的学习状态还是不够理想,学生积极主动性不够,存在“学生爱体育,但不爱体育课”的尴尬局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也要重点思考,如何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利用自身专业特点,加强学科渗透,进一步提升其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实质性地推动课程标准中的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促进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面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实施,共同推动健康中国行动的开展。

笔者所在的项目组在此深刻思考的基础上结合积极心理学,对技工院校气排球项目教学进行积极体育教学改革,尝试探索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本文主要阐述了实施教学改革前后,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变化情况。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项目的研究对象是积极体育教学对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品质养成的影响。实验对象是广西南宁技师学院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共85人。其中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班是实验干预班,采用积极体育教学模式,共40人;酒店管理专业班是对照班,采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共45人。所有被试均对于实验的实施并不知情且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体育教学。本研究在实验前后共发放问卷170份,收回有效答卷154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0.6%,即最终有77名同学的有效问卷参与实验前后的讨论。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实验法和调查法。本文汇报的学生心理品质变化情况采用的是调查法。在实验前后主要采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调查结果评价不同实验阶段被试的心理品质水平。

1.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使用的量表为《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该量表由孟万金教授课题组在2009年改编而成。孟万金课题组2009年参考Seligman的“Values in Action ,VIA(价值在行动)”项目组的理论根据和理论架构,借鉴Peterson(2006)的24项积极人格问卷—儿童版(VIA—Youth)量表,依据Shane J.Lopez(2006)对美国的四大主流咨询心理学杂志上对积极心理品质相关内容的文章进行总结和归纳,结合当前的国情和传统文化的精髓,编制出了該量表。

量表共分为6大维度15项品质,分别为认知维度:知识和智慧(创造力,求知力、思维与观察力)、情感维度:勇气(真诚、执著)、人际维度:仁爱(爱、友善)、公正维度:公正(领导力、合作力)、节制维度:避免极端(宽容、谦虚,持重)、超越维度:精神信念(心灵触动、幽默风趣、信念与希望),总共61道题组成。其中求知力、真诚、思维与观察力、领导力、爱、持重、谦虚、幽默风趣、心灵触动均由3道题目组成;宽容和创造力由4道题目组成;信念与希望由5道题目组成;友善和合作力测量的题目有6道;测量执着品质的有9道题目。被试在1到5之间进行选择,也就是在完全符合与非常不符合之间进行选择,具体为:非常不符—1, 不太符合—2,一般符合—3,比较符合—4,非常符合—5。每个量表单独计分,为各维度内条目分数之和,得分越高,这一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越明显。

2.数据采集及分析

在同一位任教教师的任课班级里,以学生自然行政班级为单位,分别在实施实验教学前后进行集体施测及匿名作答。最后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录入、整理与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实施实验教学前学生心理品质的指标分析

为检查实施实验教学前学生心理品质的实际情况,对全体被试在6大维度的15项心理品质上进行差异比较,统计结果如表1。

尽管项目组在进行班级选择的时候,已经尽可能从人口统计学角度去考虑选择被试的同质性,但经过调查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心理品质水平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对照班的宽容、心灵触动及幽默风趣品质水平显著高于实验班,而信念与希望则显著低于实验班。这就提示我们,在进行研究时需要对此进行考虑。

(二)实施实验教学后学生心理品质的指标分析

1.实施实验教学前后,实验班级心理品质的差异比较

将实施实验教学前后收集到的实验班相关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

统计结果显示,实施实验教学后实验班在求知力、友善、合作力、宽容、谦虚、持重、心灵触动、幽默风趣及信念与希望这7项心理品质水平上,较实施实验教学前有显著提高。但在创造力、思维与观察力、真诚及领导力这4项心理品质水平上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2.实施实验教学前后,对照班级心理品质的差异比较

将实施实验教学前后收集到的对照班相关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统计结果显示,实施实验教学前后的对照班在15项心理品质上差异不显著。

3.实施实验教学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级学生心理品质的差异比较

将实施实验教学后收集到的实验班与对照班相关数据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实施实验教学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在真诚、友善、谦虚、持重、心灵触动、幽默风趣及信念与希望这7项心理品质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为实验班的真诚维度显著低于对照班,而实验班的友善、谦虚、持重、心灵触动、幽默风趣及信念与希望则显著高于对照班。

三、讨论与建议

(一)实验班实施实验教学前后,心理品质发生的变化

在本研究中发现,实施实验教学后,实验班在求知力、友善、合作力、宽容、谦虚、持重、心灵触动、幽默风趣及信念与希望这9项心理品质水平上,较实施实验教学前有显著提高。结合与对照班的数据对比发现,实验班在实施实验教学后友善、谦虚、持重、心灵触动、幽默风趣及信念与希望这6项心理品质上显著高于对照班,这说明本次研究中实施的积极体育教学,可能会对技工院校学生上述心理品质的养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发现,实验班在实施实验教学后创造力、思维与观察力、真诚及领导力这4项心理品质水平上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合实验教学后两个班级被试的真诚品质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班实施实验教学后,真诚品质水平比实验前降低,同时也显著低于对照班,而其自身的合作力、谦虚及持重品质却有所提高。这有可能在提示我们,本次实施实验教学的班级,学生可能更注重彼此之间的合作,从而不得不维持甚至提高自身的审慎和自制力,从而表现出谦虚、合作和持重品质。也就是说,學生所表现出来的合作力、谦虚及持重品质的提高,有可能是牺牲其内心的真诚品质而来的。类似气排球项目学习这样的团体活动非常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力,青少年群体是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阶段,此时的他们非常注重群体同伴的认可,对于没有太多人际交往经验的他们,有可能会为了迎合同伴的认可快速融入团队,牺牲自己内心的真诚感受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合作。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多关注技术动作的掌握及个人的长远健康,学会与人真诚相处与合作,而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最终结果或者成绩上。

(二)实施实验教学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心理品质的差异

实施实验教学后,实验班在求知力、友善、合作力、宽容、谦虚、持重、心灵触动、幽默风趣及信念与希望这9项心理品质水平上显著提高,而对照班则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结合相关数据对比发现,实验班在实施实验教学后友善、谦虚、持重、心灵触动、幽默风趣这5项心理品质上显著高于对照班。这就可以排除学生自然成长或其他正常教学产生影响的可能,说明本次研究中实施的积极体育教学,对技工院校学生友善、谦虚、持重、心灵触动、幽默风趣这5项心理品质的养成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实验班的信念与希望品质在实验前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班,而对照班在实验班实施实验教学后其信念与希望品质也有所提高,说明两个班的信念与希望品质都有可能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自然发展,并不一定是积极体育教学带来的影响。

积极体育教学中渗入积极心理理念,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力,便于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营造的团队互助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谦虚和合作的品质,发展学生友善和持重的积极心理品质,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关注及同学间的友爱,也间接促使学生学会关注、欣赏及感恩生活中的美,从而愿意去创造欢乐和美好,形成自身幽默风趣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 官群,孟万金,John Keller.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4):70-76,87.

[2] 孟万金,官群.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8):71-77.

[3] 王新.积极体育教育促进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技工院校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江苏省儿童七项心理品质调查报告(下)
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培养策略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实践
基于朋辈教学法的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探析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