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减税降费”,中职税收 “政策同步式”教学实践

2019-11-19 01:34杨丽娟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减税降费

杨丽娟

摘 要:为了切实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财会类专业学生税务实操能力,笔者结合税务政策高频变动的现状,在深入思考当前税收课程“实时性”短板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适应税务政策变动,更好地培养与社会财税工作岗位需求无缝对接的人才进行探究,探索性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减税降费;同步式;高频变动

一、“减税降费”政策背景

(一)“减税降费”时代,税收政策高频变动

2018年9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简政减税降负措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势要将“减税降费”(即“税收减免”和“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到实处。回顾2016年“营改增”以来,“减税降费”短短三年余,税收红包已纷至踏入企业,给这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提供了无限机遇。于“减税”面,新政“大动频繁、小动不断”对税收课程教学提出了更大的考验。

以主流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为例,近三年税改情况如下:

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进“营改增”,全国范围内取消增收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计税方式发生变动。

2017年1月1日起,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50万元(含5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优惠幅度更进一步。

2018年5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原17%税率调至16%,原13%和11%税率调至10%,计税比率下调。

2018年10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原来的3500元提高至5000元,并同步调整个税税率表。

2019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使用汇算清缴计税方式,增加六大类专项附加扣除,同时,企业所得税扩大小微企业所得标准,降低企业税负。

2019年4月1日起,增值税持续降税,原16%税率调至13%,10%税率调至9%。

(二)“减税降费”仍将乘势持续推进

2019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乘势而上,推出一些实举措,坚定不移推进重大改革,加快推动金融、减税降费、营商环境、科技、法治、政府管理、教育、医疗、就业、环保等群众关注的改革举措,通过改革解决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

2019年4月2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减税降费要尽快落实到位”。

随着“减税降费”成效的明显提高,相信4.0、5.0的时代将纷至沓来。

二、中职税收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材、实训素材严重滞后

2019年6月,税收教材仅能更新到2018年5月的部分税种改革,实训教学仿真平台也仅能同步到2019年1月的部分税种改革,各大中专院校税收教学,基本使用“老规矩”,税收课程知识实效性改革迫在眉睫。

(二)配套税制更新的教学方式陈旧

根据32所区内大中专院校及本科院校关于税制改革更新授课方式的调查统计显示, 14%左右学校能通过专题讲座等方式将最新税收政策增添教学内容,83%左右学校能根据最新教材(更新至半年前的税收政策)进行授课,同时口述补充税改新知识,3%左右学校仍延用一年前的税收教材照本宣科。

(三)学生税务知识碎片化,实务操作能力弱

在基础教育阶段社会实践探究贫乏的当下,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税”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学生对这一领域的了解基本止步于“税就是老百姓要交给国家的钱”,然而为什么交?怎么交?交来干什么?一无所知。因此学生对于税务知识,仍是以“硬啃理论”的方式在学习,到了税务申报模拟时更是不知所措。

(四)未就业先脱轨的人才培养“尴尬”

一直以来,财会行业内用人都默守着“用老不用新”的隐规。每年大中专院校财会类专业毕业生实际对口就业率止步不前。企业偏好经验人才,无非看中其熟练的会计账务处理能力及税务申报、筹划能力,可以保证企业效益的同时节省大量的用工培养时间及精力。税制高频变动的眼下,财会专业毕业生面临着专业技术不扎实,专业知识结构同步不上税制的更新,更难得到企业青睐。这样配套不上大时代利好政策发展人才需求的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大缺失。

三、中职税收课程“政策同步式”教学实践探究

(一)组建税改补充教材编写组

教学中,学校必须掌握教学资源主动权。通用教材出版周期长,难以跟上税制更新,学校可组建税改补充教材编写组,以总结新政及解读新政为中心进行补充教材的编写,并通过微信公众号以电子教材的形式提供给学生,提高税收知识教学的实时性、同步性。

(二)推动“校、政、企”三方育人

作为一门由政策主导的课程,校企合作已然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广西华侨学校正引入南宁市兴宁区税务局进校开展长期教学和税收宣传深度沟通,通过税务人员给师生现场讲学,传递一线税务政策解读,通过学生到税务局参观实践,提高学生对“税实务”的认知。同时,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就税制更新的实务操作进行培训和考核。力求通过“校、政、企”三方育人,多维度夯实学生专业技能,提高毕业生专业技术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校内“税文化”宣传

加强校内“税文化”宣传,高度过滤、转化生硬的税知识再加以宣传,注重内容新且简单易懂。培养学生对“税文化”的关注习惯及主动性的学习态度,提升师生依法纳税意识。同时,做好国家“减税降费”的青春宣传站。

(四)注重教学内涵提升

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身岗位的特殊性,绝不能安逸地照本宣科,要注重知识的更新和课程教学内涵的提升。主动学习新知,学懂新知,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有机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五)教学资源“点线面”融合

课程相关的教学筹划均要留有税制更新整合的空间,如在教学进度的设计上要考虑有序编入晚自习及周末的税收宣讲内容,教学设计要随着实时税改完善优化,財会类课程间的税务知识要同步更新,不能只有税收课程唱独角戏,最终要形成学生独立主动的关注税收变革,且能自然地投射到各个税务计算和应用场景。

“减税降费”是深化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举,国家以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叫好声不断。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同步性及质量性如果依然平稳缓慢前进,对于政策红利的发展而言,是拖后腿的体现。新时代的教学和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敢于拥抱这个变革的时代,增加知识储备,优化教学方法,为国家政策精准落实站好教育口的岗。

参考文献

[1] 尹守香.PBGS教学法在《国家税收》课程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 (4):169-170

[2] 张改清,杨坤.国家税收“三维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当代会计,2017(1):71-72.

[3] 吕娟.《国家税收》课程应用情景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3(4):111-114.

猜你喜欢
减税降费
全面建设高质量财政对策研究
浅谈减税降费对小微企业的影响
减税降费对中小企业发展影响分析
减税降费对中小企业发展影响分析
我国掀起新一轮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热潮
浅谈减税降费对工业企业成本战略的影响
河南省减税降费提高企业获得感实证研究
河南省减税降费提高企业获得感访谈启示
分析近年来我国减税措施频出的原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企业减税降费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