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点亮知识

2019-11-23 06:56徐美丽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探究

徐美丽

[摘 要]实践与综合的应用,能拉近生活数学与课堂数学的距離,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综合实践意味着“数学+实践活动”。数学综合实践课应选择合适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探究;创新思维;源于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9-0066-02

【教材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

【教材简析】“确定起跑线”是在学生系统学习有关圆的知识后设置的一个综合与实践活动。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一是让学生知道环形跑道的组成,并通过自主探究,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二是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都能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习惯,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环形跑道的组成,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计算并确定400m比赛的起跑线。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研究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每条跑道周长的计算方法和确定每条跑道的起跑线。

【教学难点】运用圆的相关知识来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的位置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具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课件播放校运会400米比赛的视频。

2.提问:操场上有6条跑道,参加比赛的同学每人一条跑道,但是每一个同学的起跑点不同,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组织学生交流,并提出交流要求)

(1)视频中的400米比赛,为什么运动员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2)工作人员是怎么安排400米起跑线位置的?最外圈跑道的运动员排在最前面,这样公平吗?

引导学生得出:因为终点相同,如果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起跑,外圈运动员跑得长,内圈运动员跑得短,就不公平了。

3.揭示课题:正因为要保证比赛的公平性,所以外圈起跑线要在内圈起跑线的前面。那么外圈起跑线与内圈起跑线应该相距多少米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运动场,一起探究如何“确定起跑线”。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课始,我安排了学生最熟悉的400米比赛的场景,充分体现了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起跑线应该怎么确定?”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相关。】

二、自主探究,理解掌握

(一)了解跑道结构

1.跑道由什么组成?

2.要计算每条跑道的周长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3.如何计算每条跑道的长度?(引导学生总结:每条跑道的长度就是2条直道长度与一个圆的周长之和)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学生了解了跑道的形状,知道跑道各部分的组成及名称,为下一环节的探究学习打好基础。】

(二)分析比较,确定解决问题思路

1.小组交流:内圈跑道与外圈跑道的区别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

(1)每一条跑道的直道长度都是一样的。(这里都是85.96米)。

(2)内圈跑道与外圈跑道的长度不同就是因为圆的周长不一样。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外圈和内圈的直道长度是一样的,内圈弯道的直径小于外圈弯道的直径,所以内圈跑道的长度小于外圈跑道的长度。】

2.计算第1跑道(最内圈跑道)的长度。

(1)同桌合作,计算第1跑道的长度。(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圆周率取3.14159,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课件出示信息:每条直道长度=85.96米,最内圈弯道直径=72.6米,每条跑道的宽度=1.25米。)

(2)学生汇报,展示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14159×72.6+85.96×2≈400.00(米)。

确认第1跑道一圈的长度就是400米。

3.深入探究,发现规律。

(1)计算第2跑道的长度。

(2)组织学生讨论、汇报。

3.14159×(72.6+2.5)+85.96×2≈407.85(米)。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2.5”是在原来直径的基础上增加的2个1.25米跑道的宽而得到的。

(3)第2跑道究竟比第1跑道长了多少?

方法一:第2跑道的全长-第1跑道的全长。

方法二:第2跑道和第1跑道的长度差=(第2跑道的直径-第1跑道的直径)×3.14159。

方法三:第2跑道与第1跑道的长度差=3.14159×跑道宽度×2。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这些实际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我重在提高他们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得出本质性的结论:第2跑道与第1跑道相差的距离就是两个弯道长度之差。】

(4)计算第3跑道与第2跑道之差(学生独立完成)。

反馈交流:第3跑道与第2跑道相差7.85米。

(5)引导观察、推理。

第4跑道比第3跑道长多少?如果不计算,你有办法知道它的答案吗?

(6)发现:相邻两条跑道的差=(相邻外圆直径-内圆直径)×π。

(引导学生观察直径差正好是跑道宽度的2倍)

得出:相邻跑道起跑线相差都是“跑道宽度×2×π”。

(7)提问:起跑线的确定与什么有关?(与跑道的宽度有关)

(8)小结:只要知道了跑道的宽度,就能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设计意图:在探索、交流等活动中,学生找到起跑线位置的规律“400米每条跑道起跑线的差就是跑道宽度×2×π”,也知道了跑道的宽度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三、巩固应用,形成技能

题目:请你做一名小裁判,如果要划定200米的起跑线,你认为每条道应该向前移多少米?(数据跟例题一样)

【设计意图:数学来自于生活,也应运用到生活中去。应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但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为此我特意设计了这道练习,重在促进他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今天所学知识。】

四、全课总结,提升认识

提问:这节课你们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责编 金 铃)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下神峪村“由乱到治”之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推”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