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民办高校体育设施资源社会共享的研究*

2019-11-25 14:15郑风景
体育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场地设施体育设施体育场馆

郑风景

郑州市民办高校体育设施资源社会共享的研究*

郑风景

(郑州商学院,河南 巩义 451200)

分析郑州市民办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及对外开放现状,指出郑州市民办高校体育设施实行社会共享是高校周边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是快速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和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执行相关法规政策的需要。郑州市民办高校体育设施实行社会共享可行性在于郑州市民办高校体育设施数量较大、郑州市民办高校场馆设计合理、布局科学。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社会共享的重要意义是能够更好地推动当地群众体育的发展,为政府排忧解难,促进校政合作,实现共赢;更好地为学校做宣传,提升学校知名度,扩大学校影响力;创造收益,缓解高校资金紧张问题;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率和利用率,增强学校和当地社区的联系,形成良性互动。郑州市民办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社会共享的对策主要有:转换观念意识,明确高校体育场馆功能定位,适时引入市场化运作;高校体育设施应配备专职管理员,更大程度提高运营效率;完善相关立法,提高场馆管理水平,保障场馆社会共享。合理利用高校体育人力资源、充分挖掘场馆设施功能,为群众体育活动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民办高校;体育设施资源;社会共享

近年来,国家对各类体育设施的建设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行以来,我国体育设施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通过查阅第六次全国体育场馆普查的数据,可知国内现有体育场地169.46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9.82亿平方米,各类场馆建筑面积为2.59亿平方米。以2013年末全国大陆普查总人口13.61亿人来计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6平方米。但长期以来,我国群众体育经费支出相对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支出的比重较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投入较少,使得公共体育设施的缺乏一直是困扰我国全民健身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国家提倡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既有现实需要,又有法律依据。进一步研究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共享,将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到开放学校体育场馆的重要性,在保证学校师生使用的前提下,使学校体育场馆有序地、积极地、有计划地向人民群众开放,这种优化调配体育场馆资源,既缓解周边社区体育场馆的不足,又解决了高校闲置体育场馆的问题。

1 郑州市民办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及对外开放现状

1.1 郑州市民办高校现有体育场馆的数量和质量

郑州市辖区18所民办高校共有室内外各项运动场地1027块,校均57.1块,通过调查分析各校室外体育场地较为充足,室外篮球场地校均23.8块、排球场地校均17.3块、网球场校均6.9块、田径场校均1.9块、室内体育场馆校均3.4个,由于民办高校建校时间较短,各所高校对体育场馆较为重视,目前各校场地设施较新,均能满足体育教学和锻炼需求。

1.2 郑州市民办高校体育设施资源对外开放现状

通过调查了解,郑州市辖18所民办高校体育场馆均对本校师生开放,其中有12所高校的室外场地是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另有5所民办高校的室内场地是对外开放的。但室内场地基本都是对外有偿使用的。由于室内场地造价、养护费用较高,均安排有专门管理员,并定时开馆闭馆。经调查得知,12所高校室外场地开放时间除了寒暑假封校以外,其他时间均可以对社会公众开放。依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求,郑州市民办高校应在不影响在校师生教学和训练的情况下,应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号召,为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体育设施资源。

2 郑州市民办高校体育设施实行社会共享必要性、可行性分析研究

2.1 郑州市民办高校体育设施实行社会共享必要性分析

2.1.1 高校周边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追求身心健康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心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多。目前我国的公共体育场馆数量有限,无法满足人们锻炼的需求,公共体育设施的缺乏问题也是影响全民健身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公共体育场馆数量和人均面积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国家对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过度负债,短期内无法有效地解决。因此,充分利用高校体育场地设施资源是很好的缓解办法。

2.1.2快速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和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共享就是在国家的号召下实施全民健身运动和高等教育的延伸。其最终目标是在促进全民健身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为促进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共享的实施应是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合作的过程,并不是政府、社区或学校单方的义务。所以当地政府、社区和学校应三方联动,共同努力实施体育场馆设施社会共享。高校体育设施资源向社会开放和共享,对国家和人民都是一件好事,是快速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和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1.3执行相关法规政策的需要

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日益增长的大众健身需求和锻炼场地缺乏的实际问题。颁布了促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社会化、公益化的政策法规,有效缓解了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缺乏带来的困境。

国家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关于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的通知》、《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方案》等法规政策。政府部门就是通过系列法规政策鼓励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大众开放。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有关法规政策,是各所学校的义务,也是教育部门在社会责任中的积极担当。作为郑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应该为此树立一个榜样。

2.2 郑州市民办高校体育设施实行社会共享可行性分析

2.2.1 郑州市民办高校体育设施数量较大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考生较多,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近二十年来郑州市民办高校如同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郑州市辖区18所民办高校共有室内外各项运动场地1027块,校均57.1块,通过调查分析各校室内外体育场地都较为充足,由于民办高校建校时间较短,各所高校对体育场馆较为重视,目前各校场地设施较新,均能满足体育教学和锻炼需求。通过调查各所高校均有的体育设施余量可供社会共享。

2.2.2 郑州市民办高校场馆设计合理、布局科学

前期学者在对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社会共享的研究中,提出学校体育设施社会共享后,会出现社会人员进入校园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问题,加大了校方的管理难度。通过对郑州市民办高校调查,郑州市新建的高校教学区、生活区和体育场馆区都进行了合理设计,这种布局减少了对教学工作的影响,打消了社会共享后学校管理难度加大的顾虑。

3 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社会共享的重要意义

3.1 民办高校体育设施资源社会共享能够更好地推动当地群众体育的发展,为政府排忧解难,促进校政合作,实现共赢。

3.2 民办高校体育设施资源社会共享能够更好地为学校做宣传,提升学校知名度,扩大学校影响力。

3.3 民办高校体育设施资源社会共享能够创造收益,缓解高校资金紧张问题。

3.4 民办高校体育设施资源社会共享不但能够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率和利用率,还能增强学校和当地社区的联系,形成良性互动。

4 郑州市民办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社会共享的对策建议

4.1 转换观念意识,明确高校体育场馆功能定位,适时引入市场化运作

在群众体育社会化和市场化趋势的影响下,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共享的实施,不仅要坚持公益性原则,而且要使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逐步推进市场化进程,以适应多元化的体育市场化进程。部分体育设施较好的高校可以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合作管理,在确保正常的教学与训练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同委托给第三方进行管理。

明确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定位,充分引进社会资金和专业的管理团队,使郑州市民办高校体育设施为群众体育提供更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通过引进专业管理团队入校,也可以解决体育设施的损失、管理、安全等问题。

4.2 高校体育设施应配备专职管理员,更大程度提高运营效率

高校体育设施管理者的专业性和敬业精神是实施社会共享后高校体育场馆有效运行的关键。管理人员除了对场地设施日常管理以外,还应具备场地设施的维护、维修基本技能。建议明确场地管理人员职责:一是负责体育场馆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按时开馆、闭馆和巡视;二是负责对体育场馆设施的日常保养和基本维修工作;三是掌握基本的器械制作能力,能够配合体育教师制作基础的教辅器械;四是负责场地设施清洁卫生工作;五是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4.3 完善相关立法,提高场馆管理水平,保障场馆社会共享

完善的学校资源社会共享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是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共享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学校资源立法相对薄弱,特别是在体育场馆设施和全民健身等方面。为了能够更好的实施体育场馆设施社会共享,有必要对相关立法工作进行跟踪。

建议立法要明确以下内容:一是立法规定周边社区多或参与锻炼群众多的高校节假日要对外开放,如不开放要进行相应处罚;二是立法明确学校场地设施的合理收费标准,既能用于场地设施的维修,还能为学校创收;三是立法明确体育场地设施的安全管理,促进场馆管理水平,为大众体育提供安全保障。

4.4 合理利用高校体育人力资源、充分挖掘场馆设施功能,为群众体育活动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人力资源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实施高校体育设施共享就要充分发挥高校体育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缓解群众体育压力。高校中的体育老师、体育专业的学生以及相关体育社团等都属于体育人力资源。

随着国内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很多高校体育老师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通过调查郑州市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达到98.3%,这些体育教师不但具有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还能组织各种体育赛事活动,并能对各项活动提供技、战术指导。充分发挥高校中的体育老师等体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众体育社会指导人才紧缺问题,对大众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议郑州市民办高校周边社区应积极邀请学校内体育老师、体育专业的学生以及相关体育社团参与社区体育活动指导工作,同时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报酬。建议郑州市民办高校也应该鼓励体育专业学生和体育社团参与到群众体育中,既能为学生们提供实践平台,又能为大众体育的发展做出贡献;既促进了校地、校政合作,又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实现共赢。

[1] 郑风景.郑州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现状研究 [J].运动精品,2018(6):34-36.

[2] 高振忠.宁波市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社会共享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3.

[3] 国家体育总局.第六次全国体育场馆普查数据公报[R].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13(12).

Research on Social Sharing of Sports Facilities Resource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Zhengzhou City

ZHENG Fengjing

(Zhengzhou Business School, Gongyi 451200, Henan, China)

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课题项目“郑州市民办高校体育设施资源社会共享的研究”(编号:HMXL-20180706)。

郑风景(1981—),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场地设施体育设施体育场馆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比亚迪集团扶贫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吉林省高校体育设施与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气排球选项教学模式归纳与分析
高校体育资源对外利用与开放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