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堂的可行性探讨*

2019-11-25 14:15莫玉昌康少春傅新宇
体育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素质体育

莫玉昌 康少春 傅新宇

素质拓展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堂的可行性探讨*

莫玉昌 康少春 傅新宇

(泰州学院 体育系,江苏 泰州 225300)

素质拓展源于拓展训练,强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同时强调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新型教育形式。文章对改良常规的拓展训练内容和形式进行尝试,以更好地满足和适应高校公共体育课堂的实践需要,探讨素质拓展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第一课以及体育课堂准备、基本和结束部分的实践与运用,发挥素质拓展在高校学生团队建设、丰富高校公共体育课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形式的价值和功能。

素质拓展;高校;公共体育课;应用

20世纪末,随着我国各类培训的发展进步与需要,拓展训练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于素质拓展的特殊教育效果,许多高校已逐步开展培训课程,拓展训练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新型的教学方式,陆续出现一系列的实践尝试和理论研究:拓展训练进入高校的实践思考、拓展训练引入高校的价值分析、拓展训练的历史演变过程、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探讨等等。研究中的拓展训练更多强调的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团队合作精神,而高校公共体育课堂中应用拓展训练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中的素质拓展源于拓展训练,是在强调提升练习者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的同时,更加强调发展练习者身体素质的新型教育形式,探索将素质拓展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堂的可行性,并尝试对常规的拓展训练内容和形式的改良,使之更好地满足和适应于高校公共体育课堂实践的需要。因此,如何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堂中有效地开展好素质拓展?如何发挥素质拓展在促进学生体能、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特殊作用?都是值得广大高校公共体育教师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 素质拓展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堂的价值与意义

1.1 丰富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当前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堪忧,而素质拓展以趣味形式开展身体素质练习,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传统意义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更多的关注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学练、掌握,往往比较单调、枯燥,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而素质拓展以综合体能活动为引导,并以游戏为形式,充满趣味性,在过程中要求学生身体、思想的同步投入,不仅丰富高校公共体育课堂的组织形式,而且能增加运动项目的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1.2 促进高校公共体育课堂学生之间的合作

目前高校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缺少团队意识、合作精神,而且心理脆弱,承受能力相对较差,而素质拓展多采用分组练习,往往需要组建临时或者长期的体育学习合作团队,这种分组学练团队强调个人的责任感和集体合作,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精神。

2 素质拓展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堂的特点

2.1 强调高校公共体育课堂中素质拓展的学生参与性

素质拓展是以综合体能活动为基础,学生在参与体能活动的前提下进而附带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互动活动。该活动有一个明确的操作过程,不仅需要学生的身体的投入,还需要同时投入思想。因此,其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练习者的参与程度。换而言之,是否能够通过精心的设计和有效的语言引导等手段,调动和吸引学生身体上和精神上的高度投入,是素质拓展活动开展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实践中,每一位学生归属于某一个团队,作为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参与每一项素质拓展练习。

换而言之,是否能够通过精心的设计和有效的语言引导等手段,调动和吸引学生身体上和精神上的高度投入,是素质拓展活动开展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实践中,每一位学生归属于某一个团队,作为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参与每一项素质拓展练习。

2.2 强调高校公共体育课堂中素质拓展练习的趣味性

素质拓展项目多数情况下是以一些类似游戏的形式和内容呈现,形式活泼多样,充满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身心的锻炼和心智的发展。在这一点上,素质拓展与体育游戏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拓展项目的加入也丰富了传统体育游戏内容和形式。

2.3 强调高校公共体育课堂中素质拓展练习的团队性

素质拓展训练多采用分组活动开展,强调个人责任感和集体合作意识和能力,力图使每个学生都尽力为集体赢得荣耀。 同时,学生个体可以从集体中获得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并在集体中表现出他们的个性。 在素质拓展竞赛中取得胜利的保障不仅取决于每个人的优秀表现,更取决于学生之间的默契合作和统一行动。因此,在实践中,学生充分体验合作带来的集体力量,智慧和幸福,从而增进互信。

3 素质拓展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堂的应用

3.1 素质拓展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学第一课的破冰和学习团队组建

由于当前高校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比较注重个人的利益,缺少团队意识、合作能力,心理比较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在新生开学第一堂公共体育课,采用素质拓展的特殊形式加快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体育教师介绍公共体育课的学期目标、学期安排、场地器材、注意事项、安全措施等,提升高校学生参与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积极性和热情;采用素质拓展的团队建设形式组建高校公共体育课学习团队,在第一课中初步形成团队氛围,并为接下来的学期体育课做好分组准备。素质拓展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学第一课中的应用,使得体育课学生之间能快速互相认识熟悉、组建体育学习团队等目的,进而促进高校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

3.1.1 破冰游戏:征集签名

体育教师课前设计签名表格,可以结合高校公共体育课健康知识、安全措施、场地器材以及教学内容、体育欣赏等设计签名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相互认识,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可以从征集签名游戏中掌握更多的体育课学习信息,并从中发现一些特殊人才,例如善于沟通、善于交流的,便于在今后的体育课堂中进行培养。

3.1.2 团队建设游戏

步骤1:组建团队。体育教师在课前根据班级人数、性别比例等初步有分组意向,一般要求数量、性别均匀,在小组团队中认识“我是谁”(姓名、爱好或自己的座右铭),每个队选出队长和副队长各1名,然后把队名、队徽和队训与队歌确定下来,并在游戏的后半部分进行团队建设成果展示。

步骤2:巩固团队。目的是通过一些要求团队成员参与的素质拓展游戏,巩固组建的学习团队、凝练团队,提高团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游戏案例有“穿越沼泽”、“生日排序”、“群口相声”、“计算机键盘”、“翻纸牌”等,一些游戏比较侧重团队建设层面的,而另一些游戏是不仅强调团队建设、而且也注重学生的体能训练的。例如,穿越沼泽,使用一些砖块或其他可以降低压力的物体(如泡沫垫),团队必须尽快通过“沼泽”。如果中途有人落入“沼泽地”,即告失败,或返回起点重新开始。第一个人越过起跑线开始计时,最后一个人通过终点线立即停表。例如,计算机键盘,以团队为单位,以最快的速度按正确的顺序点击“键盘”中的26个英文字母,只能用手敲击字母;不要改变字母的位置,也不要把它拿走。任何违规将被处罚暂停5秒,第一个人越过起跑线开始计时,最后一个人将在他返回起跑线时停表。每个团队共有三次机会,使用最好的一次作为团队成绩。

3.2 素质拓展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堂中的应用

3.2.1 素质拓展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准备部分的运用

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准备部分是一节课的开始,它的内容不需要太多,但是要精、要有针对性,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学生的身心调整到一个适合上体育课的状态。从心理角度而言,要提高学生的体育课堂学习积极性,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形式活泼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身体角度而言,要活动学生的身体各个部位、肌肉、关节、韧带,全身弯曲、扭转、旋转、跳跃等一些能活动学生身体、能调动身体各系统,而素质拓展的趣味性、体育性以及注重团队构建等特点能很好的满足准备部分相关要求。

准备部分可以采用“精神集中”“团体健身操”“圆圈游戏”“松鼠与大树”等等素质拓展游戏。例如蹲起立游戏——“精神集中”,方法:全体学生是一个团队,整个团队同时完成两手握拳前平举的蹲起立动作,随着身体的动作,下蹲时喊“精神”、起立时喊“集中”;老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某节体育课的要求决定运动量,即次数;如第一次要求学生同时完成5次蹲起立,相关要求是第2、4次蹲起立时发出声音,第1、3、5次蹲起立时不发出声音,如果全体学生尝试一次就完成了任务,即可提出完成7次蹲起立、第几次不发出声音的要求;同样,如果全体学生没有完成了任务,可以让学生继续尝试完成该任务。在该素质拓展活动过程中,老师可以提示学生,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全体学生整齐划一的完成这个任务?学生可以尝试推选一位发令者之类的。

3.2.2 素质拓展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基本部分的运用

高校公共体育课基本部分是教学过程的主体环节,是向高校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重要阶段,但是这一部分一些跑、跳、投、基本体操以及球类运动教材内容,如果是纯粹单一的运动技术学练,它往往是无聊和单调的,学生很容易觉得厌烦。如何提高高校公共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然而,如果能根据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需要,适当地将素质拓展融合到基本部分的运动技术学习当中,这不仅可以提高体育课堂的乐趣,还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一些田径、体操等封闭式运动技能体系的体育课堂中,在基本部分可以采用分组学练的形式,让学生始终归属于素质拓展团队建设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团队形式进行一些内容的学练,这种学练方式是提高这些教材内容趣味性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可以利用素质拓展游戏来进行其他教材内容的学练,例如陈飞星在《拓展训练游戏教程》中的“不倒森林”游戏,可以应用在篮球运球、排球传球、足球颠球学练过程中。以篮球运球游戏为例,方法如下:每个人都拿一根相同的杆子,大约150厘米,围成一个圆圈,让杆子直立,并用右手掌按住杆子的顶部。将左手放在背后,保持杆子直立,在喊“换”时,后一人接住前一人的杆子。项目规则:首先,保持杆直立,不可以用手抓,也不能让身体的其他部位接触杆;第二,在宣布开始之前,两脚开立,不允许移动,开始之后大家按自己相同的口令,在保证自己直立杆不倒的前提下,快速移动步伐并用右手掌压到相邻同伴的杆子上,保持杆不倒;第三,只要有一根杆子倒就算失败,必须连续换位十个才算成功。在篮球运球技术的教学中,可以将该项目中的杆子换成篮球,不仅丰富篮球运球技术的练习方法,而且在培养学生球感方面起到了的独特作用。

3.2.3 素质拓展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结束放松部分的运用

体育课整理放松部分的活动,起到了促进疲劳消除、调整内脏器官和心理放松作用。在实践中,教师和学生都往往会忽视体育课的结束部分,通常只是一带而过,或者只是放松四肢,而不是认识到放松的重要性。因此,老师应该丰富体育课结束部分放松活动的方法、手段,同时也要注重结束部分心理的方法内容,真正将学的整理放松效果落到实处。

结束部分可以利用素质拓展游戏后谈论反思环节,进行体育课的总结和心理放松,让学生以小组代表发言形式进行总结、反思;同时也可以采用一些素质拓展游戏进行身体的整理和放松,例如“我们某某团队是最棒的”拍打放松游戏。拍打身体部位——“我们某某团队是最棒的”,游戏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前后方向站成圆圈,后面学生拍打前面学生的身体部位(可以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调整),边完成拍打动作边喊“我们是最棒的团队,耶!!”,第一位学生说“我”,第一、二位学生说“我们”,第一、二、三位学生说“我们是”,依次类推,要求口令洪亮有力,动作一致整齐;要求全体学生的激情配合,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完成。

4 素质拓展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堂的思考

4.1 创建适合高校公共体育教材内容的素质拓展项目

素质拓展由不同的项目组成,但并不是所有项目都适合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堂中开展,只有选择适合素质拓展内容,才能发挥素质拓展活动在体育课堂的功效,一方面要考虑素质拓展项目的知识性,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考虑素质拓展项目的乐趣。作为体育教师,在课前应该进行精心的设计,设计的素质内容要与课堂主教材内容合理搭配,例如主教材是球类防守技术,那么就可以选择一些躲闪内容的素质拓展内容。

4.2 创建适合大学和大学场地情况的质量发展项目

正规的拓展训练对场地和器材设备要求较高,但素质拓展活动的场地器材可以因地制宜,体育教师应根据学校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而定,可以降低难度或寻找替代物等,使得学校素质拓展训练场地器材变得简单易行。一方面可以选择一些不用器材的、对场地要求不高的、而且能增强学生凝聚力和相互信任感的项目;另一方面可以寻找一些的体育器材来替代,例如“水上独木桥”,正规拓展训练是要求参与者走过一条无扶手的水上独木桥,但在体育课堂上,可以用体操凳及凳子上的障碍物(球、体操垫等)代替独木桥;可以改造场地和器材,例如电脑键盘游戏中的26个英文字母和翻数字游戏中的数字自行打印。

4.3 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素质拓展的指导经验和训练技巧

素质拓展中的一个个项目活动,就像一个个小游戏,高校体育教师能比较容易地掌握项目的规则以及实践中的场地器材布置、组织;但素质拓展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体验式学习,就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并能在思想上领悟到其中的涵义,因此高校体育教师一定要强调自身的组织引导作用,要在课前学习和掌握某个素质拓展项目的目标和回顾要点,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并能在团队经验分享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同时可以发挥高校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高校学生参与到素质拓展项目内容的设计和活动组织过程中。

[1] 严海军.素质拓展训练引入中职体育课之初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43-144.

[2] 胡峰光,韩兵,姜宇航.素质拓展引入体育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3(9):51-52.

[3] 郭海芳.素质拓展课程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特殊意义[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154-49.

[4] 郑静.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的引入对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江科技,2016,37(9):97-98.

[5] 许金富,林瑜,杨志锋.公共体育课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改进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7,31(2):154-156.

Study on the Feasibility of Integrating the Expanding Training into College PE Classes

MO Yuchang, etal.

(Taizhou College, Taizhou 225300, Jiangsu, China)

泰州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13JGA06)。

莫玉昌(1977—),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体育课素质体育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体育课上的“意外”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讨厌的理由
我们的“体育梦”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