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2019-11-25 12:35田桂萍
教育界·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合作能力培养策略

田桂萍

【摘要】合作能力是新时代背景下个体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为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文章结合幼儿教育内容,从多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旨在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培养策略

幼儿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工程的基础,对国民教育体系的打造和教育成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21世纪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向幼儿传授必要生活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为此,文章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指导,就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意识进行策略分析。

一、幼儿教师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幼儿创设合作的机会

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师需要为幼儿的个人成长创设适合的土壤,为幼儿創造适合开展合作的情景氛围和合作机会。比如在开展积木、过家家等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先让幼儿自主开展这项游戏,使幼儿感受到自己完成这项游戏的不便,从而引导幼儿自觉寻找伙伴来完成这项游戏,并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和同伴合作的乐趣。再比如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为他们提供一个有趣味的故事剧本,组织全班幼儿开展角色扮演,并在一旁指导幼儿的活动,使得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并懂得彼此合作的乐趣。在开展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班级幼儿进行分组,举办小组内部竞赛,如共同整理玩具比赛、共同叠被子比赛等,通过这些游戏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懂得和他人配合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人际交流能力

合作的开展需要不同参与主体通过一定的商讨和分工合作来实现。因此,想要提升幼儿合作能力,需要幼儿具备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对待事物的看法不一致,个人主观意识强烈,在和他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不懂得协调,由此会引发一系列冲突问题。为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培养幼儿人际交流能力的重视。

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了解合作前和他人沟通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幼儿教师要亲身示范,让幼儿在不断地模仿中学会使用合作礼貌用语,比如“你能和我一起玩耍么?”“我们一起来商讨商讨吧!”通过教师的耐心指导,幼儿懂得了和他人交往的技巧和策略,提升了人际交流能力,改善了合作效果。

三、教师参与合作学习,引导幼儿掌握科学的合作学习方法

受个人能力的限制,幼儿在开展游戏合作学习的时候往往需要得到教师的引导。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引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协商合作。游戏是幼儿所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为此,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游戏活动,特别是在游戏道具缺乏的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协商合作,结合幼儿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游戏方式。首先,改变游戏方法。将单独性的游戏转变为集体性的游戏。比如开始“运粮食”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这个游戏改为三人一组自由结合:一个人运粮食,一个人扶,一个人捡粮食。其次,改变游戏方式。教师可以将整合式的体育游戏转变为分散式的体育游戏,并在游戏开展中合理把控游戏时间。

第二,在美术学习中引导幼儿开展合作。美术也是一项幼儿喜爱的活动,因而合作意识的培养也可以在美术活动中进行。比如对于美术绘画操作,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来思考绘画构图和色彩选择,集中智慧来创造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第三,通过体育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体育游戏活动具有很强的规则性,对培养幼儿的合作学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以体育游戏为基本切入点,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比如在开展“小刺猬摘果子”游戏的时候,原先是一个小组竞赛游戏,为了促进幼儿的合作,教师用有趣的语言对幼儿说:“一只刺猬背果子多没劲呀,要是能有个伴在路上说说话、帮帮忙,那该多有意思呀!”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幼儿纷纷结伴参与到这项游戏活动中,在充分感受游戏乐趣的情况下培养合作能力。

四、打造符合幼儿发展的激励评价体系,让幼儿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在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幼儿长期保持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师需要对幼儿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合作意识给予及时的评价,多使用鼓励语言来激励幼儿。比如在幼儿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幼儿说:“你们配合得不错,是所有小组中表现最好的。”除了语言激励,教师还可以通过动作,如竖起大拇指,轻轻抚幼儿的肩膀等,让幼儿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五、通过家园共育来强化幼儿的合作情感体验

幼儿良好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需要家长的配合。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幼儿园内部设置了多样的家园活动课程,比如家庭延伸课程、家长园地等。在家庭延伸活动中设定了多个需要家长配合开展的小任务。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和家长要积极鼓励幼儿和同伴合作,并在家长的熏陶下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积极鼓励幼儿和他人结交朋友,掌握和他人交往的技能。另外,在对幼儿开展合作意识培养的时候,教师还需要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比如一名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操作活动的时候,另外一名教师可以帮助其摆放材料;在保育员清理卫生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帮助保育员工作。教师的这一系列行为为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能够让幼儿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更好地和他人开展合作学习。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时期是幼儿健康意志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需要让幼儿在活动中懂得照顾他人,懂得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实现个人更好地发展。为此,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其创设合作的契机和条件,让幼儿在充分的空间中开展合作,为幼儿传授正确的合作方式,提升幼儿和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并对幼儿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行为予以肯定和表扬,让幼儿感受到合作的乐趣,从而更好地提升幼儿合作能力,实现幼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焕.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J].科学时代月刊,2011(07):276-278.

[2]李丽华.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J].学周刊,2017(17):238-239.

[3]王建鑫.浅谈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1):257.

[4]李娜.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方法[J].散文百家(下),2017(06):115.

猜你喜欢
合作能力培养策略
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能力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