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动机研究历程与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9-11-26 00:45王思明
体育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动机因素体育

王思明

创业动机研究历程与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的研究*

王思明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50)

回顾创业动机的时空研究特征,了解创业动机的发展历程,以创业动机为基础,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提出主要影响因素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影响因素,提出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的发展方向,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参考。

创业动机;体育专业;大学生;影响因素;发展方向

近年来,每年都有700万左右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人力资源,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已采取多项措施支持和帮助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其中,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到创业实体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注册资本允许分期到位,这就体现了经济扶持。另外,教育部门也相当重视大学生创业,并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就业指导,鼓励基层就业;以及完善就业服务,提供就业信息,宣传就业政策等作为高校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主要任务。然而,创业光有政策扶持还远远不够,由于创业过程难以预判,且大学生创业初期经济基础薄弱,将会面临不小的挑战。梳理创业动机的相关文献发现,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创业动机有所不同,动机不同,当然开展创业的影响因素也会有所不同。故本研究选取体育专业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提供方向指引,也为其它专业大学生创业提供参考依据。

1 创业动机研究的时空特征

我国学者关于创业动机的研究源于1998年,不同时期代表着不同特征,创业者的创业动机由诞生到发展,体现着鲜明的时空特征。通过归纳整理,本研究将创业动机的相关研究大致从以下三个阶段展开描述。

1.1 第一阶段(1998-2004年),尝试研究阶段

这一阶段中,我国学者对于创业动机的研究还较少,偶有提及,研究的层面较浅,研究人群主要集中于企业家等成功创业人士创业动机的总结。李莉[1](2000)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创业动机大致主要为对个人成功的追求,资本增收及生活的保障。张艳红[2](2001)在研究中认为企业家创业的真正动机来源于正确的价值观,这为人们实施创业活动起到了良好价值观的引导作用。童亮等[3](2004)首次对女性企业家的创业动机展开研究,这一方面体现了女性社会地位的逐步提高,另一方面说明女性也开始创业。第一阶段开辟了创业动机的研究课题,为后人对创业动机的研究提出方向。

1.2 第二阶段(2005-2010年):萌芽发展阶段

创业动机的萌芽发展阶段既是对尝试研究阶段的继承,也开启了下一阶段学者对创业动机的研究。萌芽发展阶段,对于创业动机的研究逐步深入,其主要体现在研究人群涉及到青年大学生和农民工,对女性创业者创业动机的研究更加全面,另外,还延伸到对创业动机的理论研究。韩力争[4](2005)首次对大学生的创业动机进行调查研究,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男生创业动机高于女生,且农村学生高于城镇学生。体育专业大学生也在这一阶段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刘晋元[5]最初以江苏省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的教育和对策研究为突破口,开启了关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的探讨。随着农民工自身技术的不断提高,经验的日益丰富和资金的富足储备,他们也加入了创业的阵营中,他们的创业动机多体现在过上更加有保障的生活[6]。在不同创业动机下的女性创业模式研究中,结合女性特点,提出创业的关键在于自身素质,并认为现代女性已经远离传统认同的女性标准[7]。理论认识的模糊必然导致实践操作的粗放,因此,众多学者也展开了对创业动机的理论研究,主要对创业动机的理论模型进行探索,这对于丰富创业动机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3 第三阶段(2011-至今):纵横研究阶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创业大潮的到来,关于创业动机的研究从纵横两个层面都属于高度发展阶段。研究的角度多样全面,研究的方法科学合理,研究的内容生动丰富,这为不同人群的创业动机做了详实的归纳与总结,为不同职业创业者的创业提供指导建议。其间,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的研究如雨后春笋,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实证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理论上为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提供指导,从实践上为体育专业大学生选择创业带来动力和经验帮助。

2 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创业动机研究时空特征的梳理,大致了解了我国学者对创业动机这一课题研究的进展,厘清了创业者创业动机的来源,这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将结合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创业的动机取向,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三方面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

2.1 个人因素

2.1.1 浓厚的创业兴趣

通过调查广东省体育专业大学生,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于创业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人数占调查学生总人数22.9%;而对于创业兴趣较低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46.7%。数据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创业具有浓厚兴趣的所占比例为22.9%,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大省,经济发展环境优良,广东省大学生也耳濡目染,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占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喜爱创业。

另外,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于创业的兴趣不足的还是占有相对较大的比例,这一方面主要可能因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平时缺乏创业知识的洗礼,专业基础略显不足;另一方面受创业的本质特征所牵绊,我们知道,创业过程中风险与利益共存,体育专业大学生对风险转换能力欠缺,所以在创业过程中风险较大。

2.1.2 丰富的创业经验

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体育+”、“+体育”、全民健身、“健康中国2030”,以及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的导向,国家体育事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广东省是体育大省,也是体育强省,在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广东省也着力于走出广东特色。在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中,采取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发展举措,全民健身的繁荣应运而生。因此,这给众多体育工作者创造了较多理想的创业就业机会,其中尤以全民健身事业进展突出,很多体育专业大学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主动投入到体育相关的创业活动中。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经验的调查研究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认为自己拥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占总人数的37.5%;而20.9%的大学生认为创业经验较为薄弱。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体育专业大学生从事创业的人数增多,实践出真知,因而创业经验也是日益丰富。

2.1.3 完善的创业团队

2017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回信掀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一股热潮,目前,团队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形式,团队也为成功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石。边舫[8]等以大学生创业团队为样本,揭示了团队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为优化大学生创业团队、激发大学生创业团队创新性及发现影响团队创新因素有积极的启示作用。大学生群体庞大,年轻而富有激情,保守而不缺失创新,实践而不疏忽理论学习,组建团队的信息化平台丰富,跨学科组建团队资源优越,创业团队专业理论和技术含量高,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创业团队群体。

研究发现,57.1%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创业时都会组建一个创业团队,且团队配备齐整,队内创业文化健康和谐,分工明确,这也为他们创业取得成功创造有利因素。而仅有11.9%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没有形成创业团队,这部分大学生一是由于属于创业的启蒙阶段;二是大学生并不具有创业的想法,只是希望通过个人的小本创业赚取生活费,保障个人独立完成学业。

2.2 家庭因素

2.2.1 雄厚的资金支持

创业资金是大学生开展创业的重要经济基础,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在准备创业时,必须首要思考创业资金问题,它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创业自信心的强弱、创业规模的大小以及创业成功可能性的高低。调研发现,有15.3%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得到了家庭的资金支持,并对这部分创业者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了解,发现这部分创业者中有87.2%的创业团队走向正轨,正处于盈利状态。可见,充足雄厚的创业资金,将会给大学生带来创业信心,其所表现出的创业行为也更为积极,从而有利于提高其创业成功率。

2.2.2 悠久的创业底蕴

创业底蕴属于文化因素,它为创业带来了良好的积淀,也为创业带来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们所熟知的硅谷,之所以能在科技高速发展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从60年代的半导体起家,历经70年代的电脑开发,到80年代的软件发展,90年代的国际网络,以及当前的高科技产品,一路领先,长盛不衰。这很大程度上却决于硅谷的科技气息,文化底蕴。中国的中关村,江浙一带,以及广东的潮汕地区等都具有浓厚的创业文化底蕴。

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调查分析,75.3%的创业者的父辈或者祖辈等亲戚朋友是经商或是有过创业经历的,这很大程度上影响者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另外,有24.7%的创业者是家族中开展创业的新一代,父辈或者祖辈等亲戚朋友并没有创业的经历。笔者针对这一情况做了对比分析,发现家族中具有创业经历的75.3%的大学生创业者中,当前自己的创业进展较为顺利,且创业收益较好的占41.5%;家族中没有创业经历的24.7%的大学生创业者中,认为自己的创业进展较为顺利,且创业收益较好的占35.3%。由此可见,家庭的创业文化底蕴对子女的创业有一定的帮助,但也并不是绝对的,家族中没有创业经历而取得成功的大学生在总体中也占有相对较高的比例。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目前的创业环境与父辈,祖辈的创业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虽然其创业精神,创业理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差异性。

2.3 社会因素

2.3.1 优越的创业政策

优越的创业政策是大学生创业的保障和支持,是创业动机的重要发起点之一。进入 21 世纪后,伴随大学毕业生人数明显增加所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创业话题再度被关注。尽管我国大学生创业活动开始较早,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并且长期仅是作为一种无可奈何的就业选择而存在[9]。就此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不少政策用以支持大学生创业。通过调查,有53.8%的体育专业大学生选择创业的主要原因是优越的创业政策,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于国家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比较了解,能够采用国家的优越政策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13.2%的大学生并不认为创业政策对他们选择创业产生影响,这可能是源于政府围绕大学生出台的创业政策大多是宏观的,只是规定了原则和方向,对于中央关于创业的指导性文件,缺乏对文件的具体分析指导,这使得政策的可操性程度降低。

2.3.2 良好的创业教育

为响应国家双创的号召,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创新创业的队伍,本科院校也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必然会有它独特的课程体系建构。在蓬勃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正逐步探究,详细分析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构建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现实情况相吻合的可行化教育方案,旨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教育,帮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广东省部分高校还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研室,可见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注程度之高。很多大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课堂教育后,利用自己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及自身对市场的了解,便开始进行创业。尤其是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情况下,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因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3 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体育专业大学生中创业群体较为庞大,故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在创业过程中将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体育专业在创业过程中需凝练方向,找准目标。首先,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创业者吃苦耐劳等品质是在创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相关理论知识是在创业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与升华,培养多功能的自己;其次,与自身专业结合程度的最优化。我们的优势在于能够教会别人如何锻炼身体,如何学习运动技能,因此,发挥好这一功能至关重要;然后,把握局势,与时俱进。当前,体育事业的发展机会突出,但把握好机会是困难的,这需要我们在创业时做好顶层设计。作为高素质人才,能够与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做好“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最后,走出特色,与信息化相结合。苟仲文局长提出“体育+”的理念,这为体育的创新发展指出了一条可实施的方案。体育专业大学生结合自身运动经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创业过程中应该不拘泥于培训行业,可以尝试“体育+互联网”等创业路径。

[1]李莉.创业家:作用、内涵和创业动机[J].中国人才,2000.

[2]张艳红.正确的价值观是企业家创业的真正动机[J].决策探索,2001,11.

[3]童亮,陈劲.女企业家的创业动机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

[4]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动机水平调查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5,2.

[5]刘晋元,孙艳.江苏省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6(8).

[6]刘唐宇.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赣州地区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0(9).

[7]胡怀敏,肖建忠.不同创业动机下的女性创业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8).

[8]边舫,孟琳.基于过程视角的团队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以6省大学生创业团队调查问卷为样本[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7).

[9]黄真真.福建省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执行评析与展望[J].商业经济,2018(9).

Research on Entrepreneurship Motivation and the Iinfluence Factors of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PE Specialty Students

WANG Siming

(Guangzhou Institute of Sport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510650, Guangdong, China)

广州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项目(201709P15)。

王思明(1990—),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游泳教学与训练、创业教育与管理。

猜你喜欢
动机因素体育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形而上学经验还是否可能——试论否定辩证法的思辨动机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动机比能力重要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我们的“体育梦”
凶手的动机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