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广西仫佬族为例*

2019-11-26 00:45白庆平
体育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仫佬族体育项目少数民族

白庆平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广西仫佬族为例*

白庆平

(广西科技大学体育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基于“一带一路”视域,以体育人文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探讨仫佬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价值和文化价值,分析目前仫佬族传统体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2)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保护;(3)大力开展区域特色的民族体育赛事;(4)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特色旅游品牌(5)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

一带一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仫佬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等方面发生了改变,地理环境也受到了现代工业的侵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发现目前关于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发展困境的分析主要集中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族群观念淡薄、传承后继无人、西方竞技体育的冲击、地理环境的破坏等方面。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的危机,该如何利用国家政策借助时代机会,使濒临失传的民族传统体育得到挖掘保护,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唯一既在“一路”又在“一带”上且毗邻东南亚国家的省份,“一带一路”的政策方针不仅作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还使其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机遇期,从而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发展。仫佬族是广西的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体育历史悠久,以独特的人文风情,孕育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带动趋势下,对体育文化的交流、体育旅游的推广及与“一带一路”邻国间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意义。为能更加充分的剖析和明确广西仫佬族传统体育活动背后育文化的交流、体育旅游的推广及与“一带一路”邻国间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意义。为能更加充分的剖析和明确广西仫佬族传统体育活动背后蕴含的社会文化功能,以历史学、体育人文学、体育人类学等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搭上“一带一路”这趟高速“列车”,重新探寻仫佬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传承途径,以期更好的保护和继承仫佬族传统体育文化。

1 广西仫佬族传统体育渊源

仫佬族是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也是广西的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四把镇一带。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河池市的东部,云贵高原的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麓中,地跨东经 108°28′42″至 109°9′18″,北纬 24°36′50″至 25°11′52″,东南边与柳城县相交,东北边与融水苗族自治县相邻,西南边则是连宜州市,西北边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接壤,总面积263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7.96万人,其中仫佬族是最多的少数民族,人口将近13万人,占总人口数的33.42%,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1]。仫佬族是稻作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人类传承下来了宝贵的财富,民族传统体育就是其中之一。

独特的人文风情和特有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造了许多“乡野”体育。根据统计发现,近年来挖掘、整理的项目有40余项,其中挖掘整理出的舞草龙、象步虎掌、群龙夺珠、凤凰护蛋、抢粽粑、烽火球等相继被载入《广西通志•体育志》[2]。把他们主要归源于三类,分别是来源于民俗的,如仫佬族的舞草龙、舞狮和斗鸡,舞草龙时一定要放鞭炮,这是向神龙祈祷,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有源于“冬”的社会组织,“冬”是仫佬族特有的社会组织(家族的下一个单位),如打猪脚(打灰包),一般在“会款”祭祀日(五月五日)的时候举行;来源于民间游艺的,主要有象步虎掌、凤凰护蛋、打陀螺、滚竹环等。这些项目都具有一定的群众性、观赏性、竞技性、娱乐性等特点,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仫佬族节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一带一路”视域下少数民族体育的健身价值和文化价值

2.1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少数民族体育的健身价值

注重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的重点聚焦领域,通过伸扬以和平发展、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丝路精神,在人文科教、文化交流、健康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对推进智慧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全国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挑战,推进“健康丝绸之路”的建设,共建健康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所倡导的,也最赢得民心。

发源于广西仫佬族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旨在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人们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符合广义体育运动的定义,亦具有相应的体育属性。体育运动可分为七大基本功能,健身是体育运动最主要的本质功能,具体指人们在身体运动的过程中会给予人各个器官系统一定运动强度和量的刺激,从而在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物化等方面产生综合效应,促进人体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先有彭国强[3]等人在对美国的《国家健康公民计划》研究时发现,身体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已作为美国衡量其公民健康的重要指标,体育运动形式在美国国家健康战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鉴于此,广西仫佬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运动形式上不仅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特有元素,还能使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实现健身塑形的效果。非常符合“一带一路”政策中创新、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因此,研究广西仫佬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对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弘扬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和民族团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一带一路”视域下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价值

丝路精神是全世界人们共同的历史财富,“一带一路”就是秉承这一精神提出的现时代重要倡议。其核心思想是人类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中要做到同发展共进步,最终实现两者协调统一的目的[4]。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在评价“一带一路”时把它比喻成“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桥梁和纽带”,其能让全世界各国人民突破国界和民族障碍进行更友好的交流协作。而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各民族间的团结合作、戮力同心、文化融合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建设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1956年,经民族识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仫佬族,其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等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为适应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仫佬族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中蕴含了风俗习惯、歌谣舞蹈等方面,与仫佬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犹如一个大艺术宝库。

体育运动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经济和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出现的人类文化元素载体,这种特定的载体会深深的烙在人们的文化习俗中,长此以往渐渐变为一种永久性的标志物[5]。仫佬族传统体育既具独具一格的民族特性,又有细致含蓄的民族习俗,将体育运动通过表演等形式表现得形容尽致,是仫佬族同胞们用智慧创造出来的结果。至此,继承和弘扬仫佬族体育运动对华夏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 仫佬族传统体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长久以来,仫佬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导致未能大规模的发展和推广,研究认为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3.1 社会转型已为趋势,生态文化遗失

陈小蓉[6]研究发现受全球化趋势的加快、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现象的高速变迁、文化独裁的侵蚀和我国实施城乡化改造等因数影响,导致我国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正出现快速遗失的趋势。刘晖[7]通过对我国体育运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时发现,我国很多拥有地域特性的体育文化正因社会形态的转变而导致其影响力和号召力骤减,甚至遗失。伴随我国城乡化的不断推进,人民生活居住地点的变化,使很多流行在仫佬族的体育项目正因运动场所等条件的制约而出现了不能开展进行的现象。不仅如此,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一大批新形式的体育项目正在推广流行,这对仫佬族传统体育文化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同时,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年轻人都往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挤靠,这导致仫佬族传统体育项目出现无传承者的囧态,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危机,甚至直接导致传统体育项目出现无法发展和流失的现象。

3.2 视程度不高,致其遭受冷落

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赵亮[8]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因经济发展、文化、政策等客观因素的约束,导致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和继承受到很大制约。广西地区也不例外,因缺少资金、政策和相关法规的支持,导致广西地区的体育项目发展环境不是非常理想。回首广西地区近60年来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广西对国家体育的发展贡献率明显低于其它省份。同样广西地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依然非常不尽人意,有时甚至出现遭遇冷落的现象。虽然广西地区每四年就会专门为少数民族举行一次传统体育运动会,但是其传播宣传力度还远不够,原因归结于当地各级管理部门对于本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开发、宣传和举办竞赛的行动力和积极性较低,这会间接导致仫佬族在内的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渐渐遗失。

3.3 民族体育失去生存土壤

学校作为青少年聚集密度最高的地方,不仅肩负着传授知识和文化的重要职责,更是传统体育和民族文化继承和收藏的宝库。姜辉军[9]研究指出学校应当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先行者和主力军,使相关非遗体育项目和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只有在学校这块土壤上积极播撒和培养新一代体育文化传承人,才能使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可持续发展和渊远流传。至此,对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学校开展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有部分学校将本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一门课程来进行开发和教学,这样做既使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又有利于仫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

4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下仫佬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不仅为我国各项事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机会,也为沿线国家民众的交流和对话搭起了新的桥梁,体育事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因此,为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深入挖掘具有区域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提高全民身体健康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4.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仫佬族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持,在仫佬族体育文化发展中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立法力度,广泛培养人才,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仫佬族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中。第一,政策应该更加科学和规范,并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度。第二,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应该发挥监管职能,而不过是多干预市场运作,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完善法规,联合执法。第三,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关系。政府要转变执政理念,促进文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如社会文学艺术团体与政府的相关部门联合,整理仫佬族文化资源,提炼仫佬族文化精髓,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人们生活需求的影视作品、民族舞蹈和歌曲等。第四,加强人才与设施建设力。加大对青年人的传统文化教育,让他们更深刻的体会仫佬族民族文化的内涵,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使仫佬族体育文化在良好的环境中传承和发展。

4.2 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保护

信息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文化载体的表现形式不再是简单的单向流传,而是变得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以及时代化。这种文化传播理念及方式,已成为21世纪多元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趋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也是如此。为此,各个相关部门应联合其力量共同保护与传承仫佬族传统体育项目,整理与挖掘暂未开发的原生态项目,建立仫佬族体育文化研究机构,构建体育课程教材内容体系。将仫佬族体育运动项目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当中,使得仫佬族体育运动文化和实践传播步入正规化,并得到有效的传承。

4.3 大力开展区域特色的民族体育赛事

无竞赛不成体育。体育的竞技性是体育运动存在的形式和方式,这种特殊的属性不仅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并在运动项目比赛中得以发扬。所以,要利用以竞赛的方法促进仫佬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开展的数量和规模上要扩大,形式上要增加。根据罗城自治县特有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结合当前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比赛举办的情况,提出全区12个县每年各举办一次,14个地级市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区范围每四年举办一次民族体育运动会的方法。另外,相关组织还应积极联合相邻省份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相关民族体育竞赛,力争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中来。举办的形式可以是邀请赛、挑战赛、对抗赛、友谊赛等,借此来扩大对外交流。

4.4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特色旅游品牌

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打造出自己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品牌。仫佬族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民族体育氛围浓厚,结合当地特色开发建设传统体育文化特色活动和旅游景点。例如,仫佬族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接龙冲关等特色活动,崖宜风光、古天门奇观等自然风光旅游景点,仫佬族博物馆、县文化馆等人文旅游特色。另外,利用传统节日庆典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节日庆典,它既是一种文化表达的方式,也是传递本民族文化的场所。据调查发现仫佬族的节日庆典较多,每个月基本都有传统节日,共计12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仫佬族的依饭节、走坡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庆典。每当举办庆典活动时都会有舞龙舞狮、夺龙珠等表演性节目,也有仫佬竹球、抢粽靶等体育赛事,形成群众同欢的盛大场面,这极大地促进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

4.5 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

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和传播对政策沟通、贸易往来、民心相通具有积极意义。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且使自身具备一定的国际影响力,既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要求,也是增强体育软实力,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我们应当清楚的认识到通过体育文化的交流有助于扩大我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力度,加快传播进程,改善传播环境。我们应当正确认识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价值意义,把握“一带一路”这一绝佳的机会将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播出去。

是机遇,亦是挑战。在传播过程中也不会一帆风顺,需要我们转变传播的理念,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单向传播思维,从单项转变为双向的交流互动,彼此尊重,获得双赢;也需要我们对传播内容进行认真挑选,彰显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如作为非遗项目的舞草龙,它是仫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是仫佬族人精神的象征,以此项目为重点,其他项目为辅的方式进行推广;在交流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传播媒介的多元化,融合多种渠道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如以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共同建设体育文化产业园等方式弘扬中化体育文化,为双方提供交流的平台;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阻碍文化交流,所以必须明确传播路线,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破。自2010以来,中国东盟自贸区以来,广西和东盟交往密切,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就在广西,应利用好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东盟国家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尤其是体育文化,从而使我国体育文化真正的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国体育文化的魅力。

5 结语

对于长期生活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少数民族来说,“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仫佬族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活力。尽管当地的中小学实行现代体育教育、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现代主流媒体及交通工具的介入,导致了仫佬族传统体育发生了嬗变,但这并不代表仫佬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就此消失或被替代。仫佬族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为罗城这片神奇大地增添了生机与欢笑,同时仫佬族体育也是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团结、友好的纽带,其在宣扬民族正能量及罗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挖掘民族体育项目,大力发展仫佬族传统体育的意义十分重大。作为“一带一路”对外发展的重要窗口,罗城县应充分利用好各种优惠政策、抓住各种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打造出罗城独特的民族体育品牌、大力宣传罗城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法,努力使仫佬族体育事业发光、发亮,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1]潘克蕃著.罗城县志[ 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542.

[2]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民间民族体育项目备忘录.

[3]彭国强,舒盛芳.美国国家健康战略的特征及其对健康中国的启示[J].体育科学,2016,36(9):107-112.

[4]王义桅.“一带一路”: 机遇与挑战[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5:41.

[5]马兆明,徐文红.“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宁夏少数民族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6):29-37.

[6]陈小蓉.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库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13(8):105-108.

[7]刘晖.全球化对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影响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12):21-24.

[8]赵亮,刘凌宇.西北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宁夏社会科学,2016,197(4):234-241.

[9]姜辉军.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路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9):192-195.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Strategy--A Case Study on Mulao Nationality in Guangxi

BAI Qingping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uzhou 545006, Guangxi, China)

2019年广西体育文化研究中心科研培育项目(GKDTYWH006)。

白庆平(1993—),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仫佬族体育项目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仫佬族师公调音乐的现状及传承
广西罗城:欢庆“依饭节”
中小学校开展民俗体育项目面临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成语魔方
少数民族音乐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学生穿汉服展示传统体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