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游泳场馆安全保障措施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9-11-26 04:56
运动精品 2019年10期
关键词:萍乡市救生员游泳池

肖 军

江西省游泳场馆安全保障措施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肖 军

(萍乡学院 体育学院,江西 萍乡 337055)

对萍乡市游泳场馆的配置、安全制度建设、场馆人员、安全保障措施、游泳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安全预防措施和影响游泳场馆安全管理的因素进行调查,提出六条合理的建议,以期为萍乡市游泳场馆的安全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游泳场馆;安全保障;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游泳逐步成为一种人们夏季最常见的清凉解暑的运动方式,游泳场馆的开发与建设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仍然满足不了人们的健身热情。每到夏季,所有的游泳场馆均人满为患,游泳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溺水事故仅次于交通事故,排在人员意外死亡的第二位,每年约有5. 7万人死于溺水事故。因此,加强对体育场馆安全保障措施的建设与研究,不仅是对提高游泳场馆的安全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对发挥游泳场馆在全民健身工程中的优势,实现“健康中国”的宏远目标有着战略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萍乡市10家游泳馆(池)的场馆负责人、游泳救生员、游泳参与者。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与游泳场馆管理以及安全预防等方面文献资料,作为参考。

1.2.2实地考察法

对萍乡市游泳场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各游泳场馆的运行模式、安全管理的现状。

1.2.3问卷调查法

对三个层次的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场馆负责人主要就场馆的经营理念、安全制度等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份,回收10份,有效问卷10份;对游泳救生员主要就安全技能、安全意识与培训等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40份,有效问卷34份,有效率为85%;对游泳参与者主要就游泳安全意识与防范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5份,有效问卷184份,有效率为92%。

1.2.4数理统计法

对所有调查的结果用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1.2.5逻辑分析法

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归类、对比分析,构建合理的评估模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萍乡市游泳场馆的配置情况

在调查的10家游泳场馆中,共拥有15个游泳池,其中室内6个,室外9个(见表1)。这15个游泳池多数(60%)属于小区,且为室外;有4个属于天泉水都游泳健身中心,均为室内恒温;另外2个属于体育中心。在经营方式方面,社区游泳池一般在暑假期间采用承包的方式对外开放,举行游泳培训或消遣娱乐;健身会所因为是恒温水质,采用一年四季自主经营的方式,除了游泳外还有其他的配套健身设施,主要以游泳健身为主;而体育中心的室内游泳池则采用委托的方式对外经营,主要以接受各类游泳培训为主。而在这15个游泳池中,只有2个是标准游泳池,其余的为短池或者不规则的,水深一般不过超1.3。这种情况在社区游泳池中更为常见,由于受到社区环境、场地的限制,很多游泳池均建设成为不规则的。

表1 萍乡市游泳场馆统计(N=15)

游泳场馆属性 经营方式 体育系统社区健身会所自主经营承包经营委托合作 数量2944101 %13602727667

2.2 游泳场馆安全制度的建设情况

游泳运动是在201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第一批高危性体育项目,为了确保游泳场馆的安全性,国家出台了经营高危险性体育运动项目管理办法,各地方体育局也颁布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通过对萍乡市的调查后发现(见表2),这10家游泳场馆均制定了安全的制度,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一些管理内容没有明确,相关岗位缺乏规范管理,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并没有得到细化。其中社区游泳池由于每年采取承包的方式,安全制度也仅仅是温馨提示或提醒之类的警告语,执行力较为随意;健身会所和体育中心游泳馆的安全管理制度等相对完善。由此可见,萍乡市游泳场馆的安全制度建设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需要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力度,建立起完善的游泳场馆安全管理制度,为保证游泳场馆健康运行做出保障。

表2 游泳场馆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制度内容建立情况 有没有 救生员公告栏73 救生员岗位职责划分46 救生员定期培训制度28 医务人员管理制度19 水质处理人员管理28 场地器材维修维护28 游泳场馆卫生管理制度73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37 游泳培训管理制度100

2.3 游泳场馆人员情况调查

2.3.1游泳场馆负责人情况

游泳场馆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作为游泳场馆负责人必须拥有一定的经验与能力,才能保证游泳场馆的安全运营,其自身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以及知识、能力结构等直接影响了游泳场馆运营的效果。从表3、表4的统计看,当前萍乡市游泳场馆的负责人资质较高,60%的负责人是本科及以上学历,且70%的负责人有超过1年的相关工作经历。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管理、救生、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有较高的素质,所以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也确保了游泳场馆的安全运营。

表3 游泳场馆负责人的学历结构(N=10)

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 数量112060 %10102060

表4 游泳场馆负责人的工作年限(N=10)

不到1年1-2年3-5年5年以上 数量1432 %10403020

2.3.2游泳场馆救生员情况

救生员是游泳场馆必备的一类特殊人才,也是维护游泳场馆安全健康运行的基础保障。《游泳场所经营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水面面积在250m2以下的人工游泳池,至少配备2名救生员,面积每增加250m2,增加1名救生员。

表5 游泳救生员学历(N=40)

学历 等级 中学及以下大专本科及以上无初级中级高级 数量81121132151 %2027.552.532.552.512.52.5

对10家游泳场馆调查发现,萍乡市游泳救生员具有较高的学历,中学及以下的占20%,本科及以上的占52.5%;这些游泳救生员具有初级资格的比例也有52.5%,中级和高级的比例分别为12.5%和2.5%,但仍有32.5%的救生员无从事救生的资格,违反国家的标准。调查还发现,目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是救生员行业的主力军,他们一方面具有游泳的技能、生理学、解剖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了心脏复苏、体育保健与卫生、游泳与救护的技能;另一方面,省体育局每年还会举办多次救生员、教练员的培训,为广大体育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此同时,很多高校还与游泳健身中心签订了实习合作,为学生提供了长期实习的平台,确保了学生的实习与就业。

2.4 游泳场馆的安全保障措施

2.4.1相关人员的配置情况

完善的游泳场馆不仅需要有安全意识的负责人、责任心较强的管理人员、敬业的救生员,还需其他的岗位人员,如医疗人员、水质处理员、设备维护员、卫生管理员等。但调查发现,很多游泳池未配备相关人员,尤其社区游泳池,因经费投入限制和追求经济效益,多为一人身兼多职。

2.4.2游泳场馆水质管理

水质安全是游泳场馆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游泳者安全产生最大影响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水质的管理与监督是每个游泳场馆必须重视的首要问题。经过调查后发现,在15个游泳池中,有5个是采用每天不间断加新水的循环模式,其余的10个则采用水位降低时定期或不定期补水的模式。对于水质的消毒方式,社区9个游泳池均是采用夜间空场时将混凝剂、消毒剂、中和剂等投入池中,同时对水质状况的不断监测,往往由于游泳池大小和消毒剂投放量的掌握不准,在水质的检测中,尿素超标是游泳池水质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在高档健身会所中,采用自动投药的方式,能够采用仪器设备对水质进行跟踪调查,为让水质达到一定标准,随时补药进行调整,这也是上述几所游泳场馆的水质抽检情况一直很好的原因。

2.4.3游泳场馆救生设施配备情况

《游泳场所经营国家强制性标准》对人工游泳场所的救生设备作了明确要求,从表2看,只有长期经营的2家游泳场馆配备了完善的救生设施与器材,有3家除救生圈外,未配备其余的救生设施。主要原因是二者经营方式不同,社区承包者一般以暑假为限,开放时间短,投资不会太大,很多救生器材多为必备或价格相对便宜的;而高档游泳场馆为了长期的经营效益,其安全器材配备更完善。

表6 萍乡市游泳场馆救生设备的统计(N=10)

救生设备救生台救生圈救生竿救生绳救生担架救生浮漂 频数9106522 %9010060502020

2.5 游泳参与者的安全意识调查

表7 游泳参与者安全意识的调查(N=200)(人数/比例)

完全了解很了解基本了解不了解很不了解 游泳安全认知13/6.5%35/17.5%90/45%36/18%26/13% 安全事故责任认知情况4/2%9/4.5%108/54%62/31%17/8.5%

表8 游泳参与者对安全行为的意识调查统计(N=200)

是否遵守游泳场馆规定 下水之前是否热身 遵循基本做到不遵循经常偶尔很少从不 数量126641066743822 %6332533371911

游泳场馆经常会发生一些游泳安全事故,这些事故产生的原因除了大部分是泳池疏于管理外,还有一部分则因为游泳参与者自身的原因,比如对安全的重视程度、遵守游泳馆的相关规定以及对安全行为的意识等。从表7、表8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还有39.5%的人对游泳安全本身不是很了解,有63%的人会遵循游泳场馆的各项规定,但是还是有5%的泳客对这些规定置之不理;并且还有11%的人在下水游泳前从不做热身活动,这些因素均是导致一些游泳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6 游泳场馆安全预防措施的调查

2.6.1安全标志牌的设置情况

根据《游泳场所经营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游泳场馆必须安装一定的安全标志牌,主要包括警示牌、告知牌、须知牌。其中警示牌是警告游泳参与者的一些危险行为,比如禁止奔跑打闹、禁止跳水等,告知牌、须知牌等主要是对场馆的一些介绍和提示,比如卫生间方向,深浅水区等。通过对萍乡市游泳场馆调查发现大多数游泳场馆对于标志牌的设置相对完善。

2.6.2游泳场馆购买意外保险的情况调查

由于游泳场馆的经营是一项高危体育项目,本身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购买一定的意外保险能够起到规避风险的作用,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后游泳场馆的风险。但是在调查后发现,多数游泳场馆对购买意外保险的意识还不够,多数游泳场馆并没有购买保险。

2.7 影响游泳场馆安全管理的因素

2.7.1内部因素

主要包括游泳场馆的安全制度建设与完善;场馆负责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关人员的配备情况;每天对场馆的安全监督与监控等方面;以及游泳场馆从业人员对安全的预防意识等。

2.7.2外部因素

主要包括救生员的数量与质量、游泳场馆安全救生器材设施的配备情况、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与安全监控等方面。

3 结论与对策

3.1 结论

3.1.1萍乡市游泳场馆的配置主要以室外、社区为主,受小区地理位置的限制,这些场馆均是短池或者不规则的。5个室内恒温游泳场馆分别属于泉水都游泳健身中心和体育中心,采用一年四季自主经营的方式,配套设施相对齐全。

3.1.2萍乡市游泳场馆的安全制度建设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一些管理内容没有明确,相关岗位缺乏规范管理,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并没有得到细化。

3.1.3萍乡市游泳场馆的负责人资质较高,高学历与工作经历都较丰富。游泳救生员具有较高的学历,多数具备初级资格证,同时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3.1.4在游泳场馆的安全保障措施方面,除了负责人、救生员外,其他比如医疗人员、水质处理员、设备维护员、卫生管理员等均由他人兼职。而在水质管理和救生设施配备方面,场馆规模越大,其投入也高,安全性也显得更加完善。

3.1.5游泳参与者自身对安全的重视程度、是否遵守游泳馆的相关规定以及对安全行为的意识等是影响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1.6游泳场馆安全标志牌的设置相对完善,但是多数游泳场馆对购买意外保险的意识还不够,多数游泳场馆并没有购买保险。

3.1.7影响游泳场馆安全管理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个因素。

3.2 建议

3.2.1加强安全预防机制的建设,省市体育局或者游泳场馆经营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对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使游泳场馆的管理和监督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3.2.2完善游泳场馆内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游泳场馆所有人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将“安全第一”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日常。

3.2.3改善游泳场馆硬件条件建设,要根据国家标准进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引进新设施设备,更新场馆陈旧设施,使游泳安全有更大的保障。

3.2.4做好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提前购买必要的人身意外保险以及必需的医疗器械等,降低游泳场馆的事故风险。

3.2.5提高游泳场馆人员的业务能力,特别是针对救生员的培训,要做到定期与不定期的培训相结合,增加救生员的水上实战急救训练,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他们工作的责任心。

3.2.6加强游泳安全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通过警示牌、视频宣传提高游泳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保证游泳在一种安全有序的环境下进行。

[1]朱从飞.成都市武侯区游泳场馆安全保障措施现状调查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4.

[2]蔡合玉.厦门市游泳场馆规范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集美大学,2013.

[3]孙新锋.泉州市游泳场馆安全保障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4,34(3).

[4]张帆.太原市游泳场馆游泳安全保障现状的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5]王彬.太原市部分游泳场馆安全风险管理调查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8.

Investigation to the Status Quo of the Safety and Security Measures of Swimming Stadium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Countermeasures to It

XIAO Jun

(Pingxiang College, Pingxiang 337055, Jiangxi, China)

游泳场馆游泳安全评估模型的构建研究(161257)。

肖军(1970—),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学。

猜你喜欢
萍乡市救生员游泳池
<读迷作品>
<读迷作品>
救生员有没有用
第一次做寿司
游泳池
皇家游泳池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镇中学学生作品展
智扩游泳池
救生员
美女救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