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体育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2019-11-26 04:56张燕秋李金涛李晨雨王樱桃
运动精品 2019年10期
关键词:江北区渝中区增加值

张燕秋 余 婷 李金涛 李晨雨 王樱桃

重庆市体育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张燕秋 余 婷 李金涛 李晨雨 王樱桃

(重庆邮电大学 体育学院,重庆 400065)

运用调查、数理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重庆市体育产业的主体市场、服务市场、其他与体育相关的服务方面在内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重庆市体销贸租业在重庆体育产业市场主体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体制业的生产总值和增加值都呈持续增长状态,体育休闲活动整体发展状况属于稳步上升型,体育竞赛表演业在近三年的发展中处于平稳发展的态势;(2)重庆市体育培训与教育在服务市场内部有着正向推动作用,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总产出和增加都呈持续增长状态。

重庆市;体育产业;市场结构

随着人民大众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体育产业即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重庆市作为直辖市之一,体育产业仍处于不完全发育状态,体育产业市场结构虽呈现多元化格局,但仍然分布不平衡。重庆市体育局为及时掌握本市体育产业基本情况,做好体育产业主要数据核算,科学谋划全市体育产业发展,开展体育产业普查工作。本文以普查报告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分析重庆市体育产业的市场结构现状,对促进重庆市体育产业的市场结构优化、合理布局,落实全民健身战略、扩大体育产业规模、带动体育消费升级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重庆市2015年至2017年的主体市场、服务市场、用品市场等的市场结构形态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调查法

通过对所需数据的整理形成调查提纲,获取相关数据与资料。

1.2.2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数量统计和逻辑分析,制成图表。

1.2.3分析法

结合数据对重庆市的体育产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重庆市体育产业主体市场分析

调查显示,重庆市体育产业的主要市场主体为体育用品及体销贸租业,其数量构成均超过60%。2015、2016、2017年重庆市体育产业市场主体数量由大至小顺序排列前四位的是:体销贸租业、体育用品及相关制造业(以下简称体制业)、体育健身休闲业以及体育竞技表演业。接下来着重分析该四个主体市场现状情况。

2.1.1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业方面

根据访问调查得到《重庆市体育产业普查报告(2015-2017)》,分析其中数据得到如表1信息。

2015-2017年重庆市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

表1 与出租总产出、增加值、从业人数构成

201520162017 总产出(亿元)5.627.4410.10 增加值(亿元)2.933.694.79 从业人数(人)259332023333

2015、2016、2017年从从业单位数量看,重庆市体销贸租业单位分别为18891、20061和19867家,分别占全部市场主体为67.2%、64.9%和61.9%,2015年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015、2016、2017年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单位分别为2805、3077和3128家,占比分别为9.98%、10.0%和9.8%;2015年重庆市运动服装制造和运动鞋帽制造的占比高,达到65.4%,而其他类型制造单位相对较少。从总产出方面看,2015-2017年渝中区、九龙坡、江北区分别为各区县中产出最高的前三名。增加值高低方面,渝中区、江北区、九龙坡区也分别排在前三位。

2.1.2体育用品及相关制造业方面

如表2所示,重庆市2015至2017年体制业的生产总值和增加值都呈持续增长状态。2015年体制业实现生产总值达到73.29亿元;2016、2017年实现总产出81.90、91.32亿元。2015、2016、2017年实现增加值分别为13.17、29.01、31.00亿元,。从业人数上分析,本行业不断吸纳新的从业人员,行业队伍壮大对行业发展也具有强大的支持力。各项数据表明体制业在这三年中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状态中。连续三年,渝中区、九龙坡区、江北区在总产出和增加值两方面,都排在所有区县之前。

表2 2015-2017年重庆市体育用品及相关制造总产出、增加值、从业人数构成

201520162017 总产出(亿元)73.2981.9091.32 增加值(亿元)26.8829.0131.00 从业人数(人)245582714127293

2.1.3体育健身休闲业方面

表3 2015-2017年体重庆市育健身休闲活动业收入、增加值及从业人数构成

201520162017 总产出(亿元)30.9641.7456.24 增加值(亿元)13.1717.1022.80 从业人数(人)164252127321442

调查得知(见表3),重庆市2015至2017年体育休闲活动整体发展状况属于稳步上升型。分析如下:2015到2017年这三年中关于总产出、增加值、从业人数均是逐年增加,一年高于一年。2016年从业人数更是突破两万人大关,2017年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业实现增加22080亿元,实现超越20亿元的目标。2015年和2016年,九龙坡、渝北区、渝中区在总产出和增加值方面排在前三位。2017年,渝北区以5.53亿元的总产出位列第一,九龙坡区以5.45亿元位列第二,渝中区以4.15亿元依然位列第三。增加值排名同上。总产出最低的是城口县,仅为0.39亿元。总产出最低的是城口县,连续三年排名最末。

2.1.4体育竞技表演业方面

重庆市体育产业体制机制的改革不断推进,政府部门逐步下放审批权,积极引导社会各组织广泛的举办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活动。比如重庆市国际马拉松赛,长寿湖、杨家坪铁人三项赛等。通过挖掘各类体育赛事衍生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推动体育行业发展。

体育竞赛表演业在总产出方面一直处于均速增长状态。分析表4可得,2016年的总产出数值大于2015年而又小于2017年,在2017年还实现超过10亿元的期望值。在增加值方面,也同上述的现象一致,均匀的逐年增加。从业人数方面在2016年从业人数超过3000人,对于2015年来说可谓是一个新突破。所以可以得出体育竞赛表演业在近三年的发展中处于平稳发展的态势,并无大起大落的不稳定性,这将对体育产业整体发展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2015年排列在体育竞技表演业总产出前三名的是渝中区(0.64亿元)、九龙坡区(0.48亿元)、江北区(0.42亿元)。2016年和2017年总产出排名情况相同,都是渝中区、江北区、九龙区位列前三名。

表4 2015-2017年重庆市体育竞赛表演业总产出、增加值、从业人数构成

201520162017 总产出(亿元)5.627.4410.10 增加值(亿元)2.933.694.79 从业人数(人)259332023333

(数据来源《重庆市体育产业普查报告(2015-2017)》)

2.2 重庆市体育产业服务市场分析

以重庆市体育产业的结构现状作为出发点,选择了在服务市场中所占比重最多的三项展开进一步研究,分别是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及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

2.2.1体育培训与教育方面

如表5所示,2015年的体育培训与教育生产总值达到6.33亿元,在体育产业生产总值中占2.4%;2015年达到增加数值为3.34亿元,在体育产业增加数值的比重为2.6%。2016年实现生产总值高达8.18亿元,和上年相比较有所增加,占总值的2.6%;其增加值为4.19亿元,占总值的2.9%。在体育培训与教育总产出方面,江北区、渝中区、沙坪坝区分别位列前三名。2017年实现生产总值是三年来最高的为9.28亿元,但与上年在体育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相同都为2.6%;增加数值高达5.31亿元,3.3%的占比是近三年来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最高值。本年江北区、渝中区、沙坪坝区三区仍然位居总产出的前三位。由上述数据分析不难得出,重庆市体育培训与教育在服务市场内部有着正向推动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该服务凭借着在服务市场的高占比一直蓄力向前,独具特色。

表5 2015-2017年重庆市体育培训与教育总产出、增加值、从业人数构成

201520162017 总产出(亿元)6.338.189.28 增加值(亿元)3.344.195.31 从业人数(人)144171815218361

(数据来源《重庆市体育产业普查报告(2015-2017)》

2.2.2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方面

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是建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大背景上的服务。互联网+体育是这一服务的特色与亮点。如表6中数据所示,重庆市2015至2017年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总产出和增加都呈持续增长状态。分析如下:首先对比总产出,由2015年到2017年这三年的数据一年大于一年,2017年的总产出最大。说明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的总体收益稳定可观。再对比增加值的情况也同总产出相似,逐年增加。说明该服务行业稳定发展。最后比较从业人数,三年情况均为从业人数逐年增长。说明该服务行业在未来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本行业。

表6 2015-2017年重庆市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的总产出、增加值、从业人数构成

201520162017 总产出(亿元)8.6010.7713.40 增加值(亿元)4.615.536.66 从业人数(人)570068577198

2.3 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方面

与其相关的旅游、健康、彩票、金融等服务都包括在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里面。根据《重庆市体育产业普查报告》近三年的数据分析的得到以下情况:2015年在总产出方面渝中区以1.21亿元、龙坡区以0.90亿元、江北区以0.75亿元分别位于所有区县的前三;2016年和情况同15年相同,渝中区总产出为1.40亿元、九龙坡区为1.06亿元、江北为0.90亿元。2017年排名前三的具体情况如下,渝中区总产出为1.16亿元、江北为0.80亿元、九龙坡区为0.77亿元。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重庆市体销贸租业在重庆体育产业市场主体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体制业的生产总值和增加值都呈持续增长状态,、体育休闲活动整体发展状况属于稳步上升型,体育竞赛表演业在近三年的发展中处于平稳发展的态势;引领着市场主体地位的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业在全国占44.2%,而重庆市仅占19.1%。

3.1.2重庆市体育培训与教育在服务市场内部有着正向推动作用,江北区、渝中区、沙坪坝区三区仍然位居总产出的前三位。但在服务市场中占比最多的体育培训与教育业在全国占比3.6%,重庆市低于全国仅占3.3%。

3.1.3 2015年到2017年逐年上升,2017年的总产出最大。说明重庆市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的总体收益稳定可观。

3.2 建议

3.2.1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突出主体市场优势之外,从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方面大力扶持非主体市场和体育产业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县,帮助引资、融资和投资,实现非主体市场和区县体育产业的融投资渠道多样化、最大化。

3.2.2 在“健康中国”大的环境下,提升重庆市体育产业主体地位,重点大力扶持发展体育服务业,提升体育服务也比重,以此带动其他相关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使产业市场结构趋于合理化。

3.2.3 借助重庆城乡各地地区地理、人文特点特征差异,将发展不同特色的体育产业业态作为地方体育产业发展的一大契机。渝东南和渝东北区域应考虑打造户外体育赛事,经济发展迅猛的主城区建议争创体育中介服务品牌,涪陵、永川、万盛等区县利用发展势头逐步形成片区化的体育产业园等,拉动不同地域体育产业协同共进的同时,也助于体育产业结构的有效优化。

[1]吴超林,杨晓生,主编.体育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5-80.

[2]易长江.重庆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战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

[3]孔朝晖.中国体育产业结构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13):33-34.

[4]任波,戴俊,夏成前,徐磊.中国体育产业结构的内涵解析与供给侧优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4):16-23.

[5]立信(重庆)市场研究股份公司. 2015年重庆市体育产业普查报告 [R].重庆市体育局:2017.

[6]立信(重庆)市场研究股份公司.2016年重庆市体育产业普查报告[R].重庆市体育局:2018.

[7]立信(重庆)市场研究股份公司.2017年重庆市体育产业普查报告[R].重庆市体育局:2019.

Analysis of Market Structure of Sports Industry in Chongqing City

ZHANG Yanqiu, et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 China)

重庆市体育局科研项目(项目编号:A201805,项目名称:重庆市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与发展路径研究)。

张燕秋(1996—),本科生,研究方向:体育产业。

王樱桃(1977-),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产业。

猜你喜欢
江北区渝中区增加值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重庆渝中区政府与区块链企业合作打造食药品追溯平台
重庆市渝中区传统风貌片区发展思路浅议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宁波市江北区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重庆市渝中区城市剩余空间利用研究
重庆渝中区城市空间精细利用综合体系构建研究
宁波市江北区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宁波市江北区洪塘实验学校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