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特点与策略*

2019-11-26 04:56
运动精品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练员运动员情绪

陈 敏

浅谈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特点与策略*

陈 敏

(广西贺州学院 旅游与体育健康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特点(情绪的调控能力、集体凝聚力、社会的期望、运动能力和意志的行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为提高运动员心理坚韧性提供理论依据。

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特点;策略

心理坚韧性是指个体无论在何种情境中都能主观或客观地持续发挥出个人能力的高水平状态;通常心理坚韧性是指个体在逆境、伤痛或积极的环境中能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在体育运动中心理坚韧性是运动员乃至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所必有的能力需要在苛刻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如排球、篮球、足球和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心理坚韧性是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也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之一。本研究从项目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性的情绪调控能力、集体凝聚力、社会的期望、运动能力和意志的行动者五个维度的特点来阐述其影响因素及训练方法,为提高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性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知网、体育科技心理学学术文献系统(PsychINFO)以及美国心理学会期刊全文数据库(PsycARTICLES)等有关心理坚韧性方面的论文或书籍。

1.2 逻辑分析法

根据文献来分析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性,分析出影响心理坚韧性的因素有5个维度以及训练心理坚韧性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心理坚韧性测量方法概述

目前,关于心理坚韧性的测量方法有很多,主要是以问卷调查方法为主,但也要心理测验法。在坚韧性测量方面,各研究人员对运动员心理韧性测量方法和基本内容都有所区别。见表1。

表1 心理坚韧性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作者基本概述 《运动成就责任归因问卷》(SAR)张学政,周长涛主要是运动员运动成就环境中境中用来控制自己心理情绪的量表。 《特质心理坚韧性量表》(TMTIS) 李静,刘贺该量表是台湾学者黄崇儒编制的“典型心理弹性量表”延伸出来的。包括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抗压能力、自信心、忍受伤痛[5]。 《48题心理坚韧性问卷》(MT48)Clough,Earle该表是测量心理坚韧性常用的测量方法,用4C’s为基础模型,包括自信心、掌控点、挑战和允诺。 《心理坚韧性问卷》(MTQ48)Daniel,Sheldon该量表为MT48的改良版,用4C’s为基础模型进行改建。 《心理表现问卷》(PPI)Loehr 该问卷经过几次修改,但其测量的价值在广泛的概念就缺乏了信度可言[1]。 《运动心理坚韧性问卷》Sheard 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和不同运动等级的运动员进行编辑的一种问卷。

2.2 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特点分析

国内外研究表明,不同性情,不同气质类型,不同训练周期的运动员,影响其心理坚韧性的因素都有所不同。有研究表明,在负面的情况下,性格强度在缓解压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心理坚韧性是个体在压力水平高低下都能够做到自我控制的能力,并不会影响队友的气氛。在通过查阅文献和分析的基础上,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特点大致分为五个维度,即情绪的调控能力、集体凝聚力、社会的期望、运动技能和意志的行动。

2.2.1情绪的调控能力

情绪的调控能力就是指每个人对情绪的调节能力,是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特点之一,通常表现为自我效能感的好与坏。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良好的运动员,他们的情绪乐观稳定;而自我效能感差的运动员,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容易表现出焦虑,紧张的情绪。Loehr等研究发现,情绪的调控能力有四要素,一是情绪的适应。其表现在能够有应对方法来解决角逐与压力所带来的威胁,享受角逐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感觉体验,体现出自己对于迎面而来的困难的应对能力。二是情绪的易感应性。其表现主要是在个体在威胁己方的情况下能够维持自己情绪上的兴奋,带动团队的积极性。三是情绪的不稳定性,其表现在落后悬殊,或者当前的比分不理想时,运动员的情绪波动明显。四是情绪的恢复力,其表现在能够快速的从比分落后、不断出现差池的情况下恢复,再回到好的比赛状态中。运动员在比赛前、比赛中和比赛后都会有不同的情绪,而不同的情绪将会影响到他们在比赛期间能否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的能力。因此,教练员应当根据运动员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来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使其能够以更好的精神迎接挑战。同时运动员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训练或比赛场上我们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小失大。

2.2.2集体凝聚力

集体凝聚力是指的是团队对队员们的吸引力和队员们彼此之间的吸引力,其包括队员们认真刻苦训练的气氛,相互加油打气的氛围,集体的目标相同,还具有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团结友爱,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集体凝聚力是队员们在一起生活训练,经过长时间的打磨配合所形成的一种团队的力量。台湾学者黄崇儒曾提到“队伍里的习惯”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性[3]。比如,2016年,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的排球赛打小组比赛的时候,虽然不是很顺利,但队员们之间相互信任,目标和思想统一,信心十足,历尽艰难闯入决赛,最终时隔十几年重夺冠军。这是女排运动员对集体的力量的信任,在训练场上刻苦的坚持,以及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松懈的精神所换来的。女排队员赢得一分时的抱成团一起加油,亦或者失分时的相互鼓舞,都体现了其队伍的士气和集体凝聚力。

2.2.3社会的期望

社会的期望是影响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包括教练的认可、观众的加油、家人的期望等。在训练或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压力来自于教练员、队友、对手、环境和裁判员。比如,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教练员郎平在1/4决赛对战巴西队时对女排运动员的认可,在队员们需要鼓励和支持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在面对队员表现不佳时及时换人,最终由落后的比分赢得了一张走进半决赛的门票。半决赛和决赛中郎平教练对每一位队员的定位都非常的准确,使女排时隔多年重新登上冠军的宝座。因此,运动员的社会期望除了教练员的认可和队友的期待外,还有来自家人朋友、观众以及媒体朋友的期望。

2.2.4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包括身体恢复能力、抗压能力、忍受伤痛能力,参加的比赛多,能够较好的达到目标,不断地进步,其既包括身体有关的忍耐力,也包括技术水平和训练情况等[6]。如果运动员的体能水平相同,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更高,体验更多的话,那么他们将更能在压力水平更高的环境下应付困难。运动员的身体忍受力在于在比赛或者训练中遇到困难时,谁能够坚持的时间久,情绪波动平稳,头脑保持清醒就更有可能在比赛中获得胜利。如果运动员在训练中不断进步和达到教练的训练目标,那么其会更有信心面对逆境。只要坚信“只要下次努力就有可能成功”相信奇迹总会发生。动机是通过人们的行为活动来进行内部运动的直接推动力。每个人的运动动机都会有所一样,所以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也会有所一样。如果一个人追求的成功动机高的话,他就会表现出主动性和勇气来克服困难。尽管在努力的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想过放弃,但他们都没有放弃一丝希望。害怕失败动机较强的人,其缺乏主动克服困难的勇气,面对困难时就会退缩,紧张焦虑,受挫能力差。

2.2.5 意志的行动

意志行动是以一个有意识的行动来确定一个目标,这是一个克服困难的行动,这也是一个基于自愿运动的行动。其结构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确定目标和动机的阶段以及克服困难的阶段[9]。意志是意识的能动方面。如女排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勤奋刻苦的训练,其目的就是为了在世锦赛赛或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因此,运动员在每天的训练的过程中,都会受到个人意志行动的操控。因此,在训练中,教练员应注意培养运动员的自觉性、果敢、毅力以及自我控制的能力,克服心理障碍,切实的、有效的提高运动员他们的技战术水平。

2.3 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发展策略

在体育教学中,训练和比赛都是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的精神、大胆坚决的意志、临危不乱的优秀的心理素质,使其更容易处理各种挑战。心理坚韧性的训练是一个对参与者的心理过程和个人心理特征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过程,它还使用各种方法让参与者学会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然后控制自己的运动。培训他们心理坚韧性的行为过程,使他们适应训练及竞赛的要求,为实现最好的比赛状态和创造出色的结果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10]。

2.3.1 消除紧张

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和加快思维的运转能力。因此,在赛前紧张时,运动员应自我暗示,告知自己在种情况下紧张是正常的,但是紧张过度就不利于比赛的进行了。另外,要适度运用紧张感,积极乐观地鼓励自己,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适应比赛的巅峰,也可以通过观众的加油声,想象成是为自己加油鼓励的声音,或者是通过深呼吸来缓解紧张感。或者告诉自己“焦虑是有感染性的,不能影响自己的队友”,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深呼吸来调节自己的紧张,以达到放松的目的,教练员也可以在训练或比赛结束后通过按摩来放松运动员的身心。

2.3.2 松弛训练法、系统脱敏法相结合

松弛训练法也称放松训练法,是一种专注于某些暗语并有意识地放松其自身心理活动的方法[10]。其目的在于改变肌肉紧张度并减少肌肉的酸痛。如深呼吸法,可以通过身心的放松从而达到肌肉的放松或者是通过按摩来达到放松。一般来说,这种方法是通过收紧肌肉和深呼吸来释放压力,缓解压力的。比如渐进放松的方法,以及通过指导性语言放松交替练习收缩全身肌肉。脱敏,就是脱离,消除过敏的意思。其含义是,当运动员对日常训练和比赛过度敏感时,教练员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制定一种不相容的反应的方案,从而不会对可能导致敏感反应的事物产生敏感反应。这两个训练方法结合使用的步骤如下:根据某些指导性的语言放松全身的肌肉,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并建立焦虑刺激强度水平等级,如各方想象的最坏情况在最轻微的焦虑情况下,焦虑刺激,想象力与松弛训练训练相结合,让人放松,然后想象从最轻微的焦虑和焦虑水平逐渐增加,直到最高也不会出现焦虑反应为止。通过系统脱敏法的治疗和松弛训练法相结合,可使运动员因焦虑和紧张时带来的压力得到缓解,使其神清气爽,充满活力。

2.3.3 专注力训练法

专注力即注意力,其是指运动员专注于某一个确定的目标,而不受外界环境干扰的一种能力[10]。比如,排球运动是一项非常激烈的运动,它要求运动员在很短的时间内有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专注力高度集中的境界。在一场比赛或训练中,教练员要求队员们把专注力在球上或者是对方球员上,这样有利于其做好下一步的准备动作。如果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低的话很容易因为比分的落后、对手的强大或者场外无关的因素都会分散运动员的专注力,影响其正常水平的发挥,又如赛场上教练员的指导批评或者拉拉队加油鼓劲的声音等都会给运动员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教练员在平常的训练中,就必须关注这些可能会影响排球运动员专注力集中的因素。此外,在日常训练或比赛中,教练员有意识的培训运动员们专心训练及集中专注度的训练,使他们对于影响其专注度的因素形成一种习惯,这对提高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训练有重大的意义。

2.3.4 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是模拟可能发生在比赛中的各种情况或问题的实际模拟练习[10],其目的是让参赛运动员有更多的实战练习,消除比赛临近给他们所带来的紧张情绪。它的作用是习惯上使用比赛的环境在头脑中建立合理的动力定型,以便其正常发挥技术与战术[10]。模拟训练分真实的情景模拟和语言图像模拟。一般来说,排球训练运用的是真实模拟,教练员可以根据了解到的比赛队伍的人员配备以及技术、战术的运用特点,球场上可能出现的变化来制定训练的内容。如对方的防守好,就要针对有针对的训练。或者对方有高点强攻,就要针对其特点,让自己的队员或找男队员来对其扣球得到线路以及落点进行实战性的模拟,用来加强己方的防守能力等。根据比分的领先或比分落后的情况,裁判的错判和观众的欢呼声,或在比赛的关键的时刻进行模拟训练,如在己方比分到赛点的模拟。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天气或场地以及不同时间段的模拟训练。在模拟训练的过程当中,有意识地给队员制造一些可能发生的意外,使他们能够在千变万化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发挥。

3 结束语

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特点主要有情绪的调控能力、集体凝聚力、社会的期望、运动能力和意志的行动。集体凝聚力是运动员特有的维度,意志的行动是从意志的品质中延伸出来的。而教练的肯定、队员的期望以及家人朋友等内容也是影响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特点。随着运动技术的不断发展,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心理坚韧性的要求越来越严苛,在一些关键球的时刻,心理坚韧性较强的运动员往往会出乎意料的发挥出较强的坚韧性。因此运动训练除了注重专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及战术之外,还应注重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训练。适当的心理坚韧性训练不仅可以使运动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以锻炼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性,帮助运动员在比赛场上达到正常水平或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1]Loehr JE.The new mental Toughness training for sports[J].New York: Plume,1995,(11):29-31.

[2]CRUSTL.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A review[J].Int J Sport Exe Psy,2007,5(3):270-290.

[3]黄崇儒.运动心理坚韧性概念的建构与测量[D].台湾: 台湾师范大学,2004.

[4]王青,杨玉霞.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控制点特点的调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6,25(3):292-294.

[5]李静,刘贺.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特点[J].体育学刊,2009,16(5):83-86.

[6]娄虎,刘萍,金淑娇.我国优秀运动员心理坚韧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 体育科学,2014,34(8):49-55.

[7]袁伟民.我的执教之道[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8]CONNAUGHTON D,HANTON S,JONES G.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mental toughness in the world’s best performers[J].Sport Psy,2010,24(2):168-193.

[9]刘云.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研究[J].云南科技出版社.

[10]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11]FOURIE S,POTGIETER J R.The nature of mental toughness in sport[J].j Res Sport Phy Edu Rec,2001,23(2):63.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ategies of Athletes' Psychological Tenacity

CHEN Min

(Guangxi Hezhou College, Hezhou 542899, Guangxi, China)

教育发展基金会“教师成长基金”项目(EDF2016005);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18KY0090)。

陈敏(1979—),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和心理教学。

猜你喜欢
教练员运动员情绪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校举办2018年全国舞龙舞狮教练员培训班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运动员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