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渗透研究

2019-11-26 08:41王智勇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民族心理健康

王智勇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代表符号,是具有特定社会文化背景的社会文明现象,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价值。调查显示,在复杂综合化的社会大环境下,学生在受学业、就业和生活的多重压力下心理疾病问题的发生率极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学校要采用多种形式的途径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方位健康发展。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协调融合,逐步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健康的身心、高尚的思想品德,从而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充分彰显自我价值。

1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审视

如今,学校体育面临着不断改革和创新的特殊发展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是发展中重要指导思想。目前,学校多数体育项目都属于进一步加工和创造的“舶来品”,而民族传统体育是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因此不断丰富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成为议论的热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作为我国体育运动的优良传统和精粹,应充分发挥其教育优势和价值,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方面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实现强身健体的训练目的;其次,民族传统的积极开展可以加强学生的运动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综合素质能力;更重要的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和开展是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同时也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2 心理健康教育在民族传统体育中渗透的主要内涵和要求

从心理学角度的分析来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生活和学习中个人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人们在认知、情绪、情感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且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也可以将心理健康归纳为人们表现的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状态:对自身具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具有较为和谐的人格素质;具备满足个人需要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法律法规意识;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授理性的心理健康认知教育。学校和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挖掘、整理和编撰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断丰富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和内容,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传授、谈话、讨论等多种方式达到切身体验的心理健康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整体明确民族传统体育身体、心理健康双重培养目标的要求,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心理健康,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和心理卫生常识,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健康教育理念,并重视和培养自我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二是优质的学习心理教育。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能够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开发学习潜力,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模式下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心理状态;学生能够树立积极的学习心理理念,并保持主动的心理暗示和激励机制状态,从而有利于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和创造性,提高学习质量;充分开发运动技能,在主动积极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行为下,通过不断的训练实现学生感知、记忆、思维和观察等能力的提高。三是完善的人格养成教育。教师可以在具有民族认同感、荣誉感等民族精神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渗透人生价值观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理想与信念;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训练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增强自我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利用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过程中磨砺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形成勇于尝试、坚韧不拔的信念;通过体育项目中的训练和竞赛模式,使学生学会通过合作、竞争的方式来取得更好的成绩,学生通过合作懂得团结和宽容的力量,通过竞争模式来不断超越自己。由此可见,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和内容的设置要趋于全面性和多样性,使学生能在参与、竞争和合作、自我控制和调节、体验成功和失败、全力以赴和放弃的体验过程中完善自我心理状态,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磨练机会,并尽可能地及时给予学生引导、鼓励和支持。

3 心理健康教育在民族传统体育中渗透的主要措施

3.1 挖掘和选择具有地方性、个性化性和多样性的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紧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群众的爱好和倾向,选择简便易操作并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项目引入课堂;学生是一群具有独立个性的群体,每个学生之间在身心素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不应片面注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某一训练效果,更应该全面地考虑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训练;通过多元化的不同种体育训练和学习,有利于塑造学生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3.2 注重文化传承与人文教育

民族传统体育一方面可以通过技能学习和训练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每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往往承载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甚至来源于一个民族故事、勤恳朴实、乐观生活等民族情结,是人们坚韧不屈、积极向上、勇于拼搏或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教师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背景的挖掘和传授,使学生能够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和共鸣。在传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技术和方法的前提下,更应在训练、学习、竞赛和生活中强调和渗入民族文化内涵和精神和文化品质,使学生提高体育技能的同时深一步传承文化精神,同时也是对学生自我心理健康品质的熏陶和培养。

3.3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

学校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形式多元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个性追求和心理健康水平,选择适合最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从而切实推进“以人文本、健康第一”体育指导理念的深入,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可以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增强学生的自信感和满足感。另外,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选择,前提条件是全面掌握学生的个人健康状况差异,根据学生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和问题,针对性地选择相应项目,在愉悦轻松的教学方式下,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状态。例如民族传统体育中的跷旱船、板鞋竞技等竞技类运动项目对于学生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心理问题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打陀螺、掷鸡毛球、毽球等游戏类运动项目对于学生的焦虑、压抑等有显著的改善效果;竹竿舞、摆手舞健身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压抑、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

3.4 心理辅导与技能训练相结合

体育运动训练过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和磨练效果最为直接和显著,民族传统体育的训练使一个漫长的枯燥的过程,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训练技能和运动心理学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会克服训练中的心理障碍和不良心理状态。例如当学生对一个动作的呈现不够自信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调整学生的心态,从而逐渐克服心理障碍。无论是在日常教学还是竞赛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身的优劣势,多在心理暗示:“我感觉不错”、“没关系,我能行”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例如在板鞋竞技运动项目的初始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在困难中失去信心,这时教师应试着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放松身心,克服恐惧心里,再加以技巧上的引导,帮助学生战胜最初的恐难心理,树立主动积极的信念和决心,实践证明这种心理健康的干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使塑造学生优秀人格的重要途径,并且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和改善压力,是消除心理各种障碍,调节身心健康的有效方式,体育锻炼的过程可以有效转移和消除某些心理问题,使一些诸如压力、抑郁、沮丧、恐惧等情绪得到释放。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就具备娱乐、休闲、健身等多元化的运动价值,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项目中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多开展集体性的活动则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缓解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压抑等心理障碍,通过合作和团结启发学生的社会意识,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形式多样、轻松愉悦、趣味多样性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丰富快乐的教学环境,有有益于学生更好的调节情绪、产生兴趣、热爱学习、敢于创新;最后,民族传统体育中蕴含了社会性、竞争性和规范性等隐性文化内涵,这可以在无形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促进效应,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个人成才不仅要建立智力水平的基础上,更需要个体具备自信、进取心、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深渊的发展意义,本文通过尝试多方面的渗透策略,旨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发展开辟新的发展思路,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民族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中小学校开展民俗体育项目面临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MINORITY REPORT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成语魔方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传承 民族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