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高水平羽毛球运动队教练员团队构建的可行性探讨

2019-11-26 08:41许丹丹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水平教练员羽毛球

许丹丹

举国体制和“体教结合”的发展,拓宽了我国竞技体育的道路,虽然羽毛球运动进入高校的时间晚于其他体育运动,但由于中国羽毛球运动健儿的榜样作用,推动了羽毛球运动的大力发展,使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招羽毛球特长生,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为学校及自己争光。但高校羽毛球高水平运动员面临着学习以及训练的双重任务,因此高校高水平羽毛球运动队的管理以及安排显得尤为重要,教练则在其中发挥着主心骨的作用。不过长期以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都是学校选拔出来,由教师担任,教师则承担着教学及训练的双重压力,因而探讨高校高水平羽毛球教练员团队的构建,对促进我国羽毛球运动在高校中的发展以及训练模式的完善有积极作用。

1 羽毛球教练员的现状

据已有调查显示,我国羽毛球教练员趋于年轻化;男女比例不均衡,男性多余女性;业余及兼职教练比例高于专职教练;执教年限较短并且本科学历教练居多,训练水平及专业素养不高。高校高水平羽毛球教练则为本校教师担任,学校教学任务繁多,精力有限,较难提供一些有针对性训练的方法以及对训练理论的研究,导致训练内容以及方法单一,赛事交流较少。这必将导致高校羽毛球高水平运动队水平的下降,不利于我国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羽毛球的发展。

2 高校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的现状

高校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都是通过考试或单招,入学后要兼顾学业以及训练,调查显示,高校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因外出比赛等原因很难保证满课时,影响运动员对学习和训练的权衡,出现 “学训”矛盾,也是“体教结合”的问题之一;也有相当一部分高校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认为自己进入高校后,达到了多年训练的目的,对接下来的训练多抱消极态度,懈怠散漫,体能以及技术开始走下坡路,没有运动成绩,渐渐对羽毛球失去了信心和兴趣。这对学校羽毛球的发展以及大学生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的水平有着巨大的考验。

3 教练团队构建与高校高水平羽毛球运动教学结合的新思路

3.1 必要性

由于羽毛球运动不同于其他集体形式的运动,其运动成绩与自身的水平紧密相关,加之我国教练员以及运动员的现状,积极探讨教练员团队的构建,对打破已有高校羽毛球教练以及运动员的僵局,推动学校羽毛球运动乃至国家体育的发展有长远的影响。

3.2 成员结构及来源

学校体育不同社会体育,是以在校学生为主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教育过程。因此高校高水平羽毛球教练员团队的构建完全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模仿国家羽毛球队复合型教练团队,并结合学校羽毛球的特点,将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作为总教练(即老师)的助理教练、体能教练、科研方面的人员,分别针对性的提出自己所分管指责内的训练计划;而这些学生则作为社会实践,包括在所修学分内。

3.3 成员目标设置及团队管理模式

总教练负责制定整个大的训练及比赛计划,提供总训练大纲,并将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根据学生教练员的总人数合理分组,相当于进行一对一模式的训练模式;助理教练则负责根据总训练大纲提供每次的训练计划;体能教练则根据羽毛球队体能现实水平提供体能训练计划,以期针对性对体能进行提高;科研人员则根据训练计划在训练(包括体能训练时)和比赛时进行总记录汇总,用数据来反映每名运动员各方面的情况,并对每名运动员给出针对性意见。

在训练以及比赛时,学生教练在训练上给予自己所负责的运动员相应的建议以及指导,并观察以及记录其各方面数据,最后交与科研人员,科研人员以周和月为单位汇总每名运动员各方面数据以及反应的情况反馈给总教练,总教练则对助理教练以及体能教练提供更为可行的训练意见。

主教练的原本职责不变,现作为整个教练团队的领导者,团队的奖惩机制、考核机制、管理机制、保障机制均与学生商量后进行发行,学生教练受其约束以及总指导,民主但不缺乏管理,团队各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具有较强凝聚力的教练员团队。

4 可行性探讨

4.1 队员方面

通过第二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对各高校羽毛球高水平运动员进行调查,总共调查了来自全国各地羽毛球运动员各100名,调查表明, 76%以上的队员觉得在学校羽毛球训练时不被重视,训练以及比赛时缺乏关注,训练方式单一,对训练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还有13%的同学认为练羽毛球就是为了考学校,既已达成目标则没必要继续严格要求的训练;余下同学则觉得训练时自己好好练就可以,其他都是外在因素。大部分队员认为教练是影响其羽毛球训练及比赛的主要因素,并且渴望得到更多针对性的关注。

4.2 学生教练方面

高校学生是中国未来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中国走向强大的重任。但已有研究显示,高校学生普遍缺乏缺乏自主学习及管理能力,课堂成了放牧场;考试作弊盛行;恋爱以及游戏成为整个学习生涯的主要部分,尤其各类体育院校,几乎成为一所青年疗养院。根据我国高校的学分制制度,羽毛球教练团队的构建,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让有这方面特长或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学习积极相关方面的知识,发挥出每个人的优势,使其找到归属感,自主学习,以及产生自我肯定。

4.3 教师方面

羽毛球教练团队的构建,将教师的羽毛球训练任务进行细化,能有效减轻教师的教学任务,使得其更专注进行总训练计划制定,研究更适合自己队员的训练方式,而计划的完成及完善则通过学生教练进行。

4.4 学校教学目标方面

高校高水平羽毛球运动队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学校体育的发展与之紧密联系。羽毛球教练团队的构建,可使运动员训练兴趣大幅度提高,使高校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完成教学大纲规定学分,使教师的教学任务进行细化,教学质量得到不同程度提升。

5 小结

通过对羽毛球教练、高校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学生现状的研究,结合学校体育的优劣势,探讨学校竞技羽毛球教练员团队的构建可行性,有优点当然避免不了会有不足,如学生教练会存在“赚”学分的心理,对自己成员以及任务没有一种责任意识;羽毛球运动员认为自己水平比学生教练高而不听取其在训练以及比赛时给出的建议;教师与运动员少了直接的传教等。但只要尽可能将这些不足进行完善,高校高水平羽毛球运动队教练团队的构建则会是一种新型推动学校体育,以及学校竞技羽毛球运动发展的重大举措。

猜你喜欢
高水平教练员羽毛球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羽毛球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打羽毛球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飞行的羽毛球
我校举办2018年全国舞龙舞狮教练员培训班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