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的探讨

2019-11-26 11:06曹加嵩
小学生 2019年8期
关键词:利用网络道德品质德育

⦿曹加嵩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飞速,小学生接触网络信息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他们无法辨别各种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这个问题应该让我们引起重视,让网络中的不良信息远离小学生。教师的教育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也要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体现出来,让小学生全面的提升自我,身心健康的成长。道德观的养成在小学生的人生道路上有重要的作用,正确的人生观能够引领他们踏上征途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错误的道德观可能会让他们走向歧途。

一、教育的变革,德育内涵

道德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在小学教育中都是极其重要的,优良的道德品质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是有帮助的,所以在每一个学科中的德育渗透都是必要的。日积月累的习惯培养,是小学教育的一大重点。信息技术学科被认为是为以后学生在生活能力方面的提升而开设的技术性科目,但是它仍然承担着道德品质教育的责任,不能因为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看起来与德育的联系不那么紧密,而忽视其中德育的渗透。教育观念的转变,是需要从点点滴滴细节入手的,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是对信息技术课中的知识利用多媒体和教师的讲解进行教学,但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对教育的方式进行变革,在信息技术的知识里渗透德育。一方面学生不会觉得枯燥无趣,不会抵触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也能够缓解一些压力让课堂更加的高效,也能够逐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生活的良好习惯。

网络的不断发展,影响的方面非常广泛,在对小学生接触到不良信息的防范之下,也要教会学生如何辨别和抵制不良信息。教师要重视小学生利用网络的目的和心理,在提升学生利用网络的能力时,要灌输好的道德品质。教师要在本质上认清网络带给学生的利弊,改变固有的陈旧思想,了解道德品质培养的内涵,与时俱进的帮助学生全方面的提升。

二、全面的提升,品质培养

道德品质的渗透首先可以从上课中的细节开始。例如,在计算机教室里对垃圾的处理,学生不应该把吃过的零食包装袋或者矿泉水瓶等垃圾留在桌面,应该及时丢进垃圾箱,让自己所坐的范围清洁干净,看见别的不干净的地方,也要付诸行动;要爱护计算机教室的电脑设备,在使用耳机和键盘鼠标的时候,小心的使用以免弄坏;在机房里不要追逐打闹,不能高声讲话;教师设置的大家共享的文件,不能进行删除或者修改,按照教师的要求在一定的时间打开电脑和按照正常的程序关闭电脑等。类似于这样很细微的规则,都是让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途径,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重视细节的品质,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信息技术课程中也能贯穿一些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通过日常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或者小组讨论等渗透。例如,在讲解电脑病毒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到电脑病毒的危害,以及对电脑黑客进行道德谴责,入侵他人电脑盗取他人信息或者破坏他人信息,这样的不择手段获取利益的方式是歧途,要让学生了解避免今后走上歧途。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课堂知识的学习,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搜索一些关于民族情怀、爱国的知识和案例等,例如可以在教学如何从Internet获取信息时,加入董存瑞的信息,灌输爱国精神。还可以组织比赛,对搜集的信息好坏程度进行评比,设置奖励机制。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有积极性,在提升信息技术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提升自我的修养,让他们有更加优良的品质。

三、利弊的衡量,完善自我

网络世界是虚拟和现实的结合体,具有无数的好处和缺陷,小学生在这个阶段很难完全避开网络的缺陷,网络中的种种诱惑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判别。例如,网络中有很多的游戏,有趣的游戏很容易让自制力不足的学生沉迷,游戏的沉迷会让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别的学科,甚至影响生活。有的学生会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沉迷于网络聊天,忽视了现实的人际交往,也会对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以及利用网络直接搜索答案,试图寻求不做作业的捷径,也是对小学生学习的巨大影响。更有甚者,小学生在网络上被不良的犯罪分子诈骗等,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判别网络的利弊,给学生规定玩游戏的时间等,让他们懂得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差距,进而能够抵制对自身不好的信息,也是对小学生自制力的考验和提升。把德育工作和信息技术课程相结合,更加高效的让学生懂得权衡信息的好坏,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道德品质教育应该遍布于生活和学习的点点滴滴,相适应于学生的年龄阶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对小学生道德教育的渗透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渗透,对信息的选择等方面都需要探究。研究出最适合学生的方案,不断创新改善教育的观念,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这也是如今素质教育的要求。

猜你喜欢
利用网络道德品质德育
利用网络爬虫技术验证房地产灰犀牛之说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品质培养势在必行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利用网络社交平台 提升学生朗读能力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好奇”的代价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