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2019-11-26 12:15钟有光
小学生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生作文

⦿钟有光

近几年,在语文学科越来越受到教育领域重视的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很多小学生对写作存在着反感和畏惧心理。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十分有必要对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反思和研究。

一、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课程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对初级语文知识的掌握,而且对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培养也有明显效果。但长久以来,写作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最头疼的问题,许多学生没有充足的写作素材储备,在写作时无话可说、没有内容可写的现象非常普遍。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部分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往往内容空洞死板,毫无生活气息。其实我们都知道,优秀的作文创作往往来源于最真实的生活。生活作为最好的写作素材,每天都有大量的事件发生,其中包含了无数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与万千事件,将写作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学会如何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写作素材,便能够使学生透过生活写出情感丰富、内容饱满真实的文章,最终实现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提升。

二、小学生作文生活化策略应用路径

(一)记录生活――感受写作实质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文章就如泉水其源头在于生活”。确实,在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有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添色加彩。但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很多学生对生活观察不够,无法从生活中得到深刻的体会,而此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尤为重要了,如可以通过在平时作业布置中找准切入点,把学生从课堂领入到生活中,并适时的通过一些简单的小作文来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和描述生活;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直接在室外开展作文课程等。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能力。也只有学生自身真切的体验了才能真正意义的去观察、感受生活,才能从生活中积累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写作时才能文思泉涌。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发现生活的美感,去感受生活的乐趣,引导学生从表象观察逐渐过渡到内在思考,使学生的文章中充满真情实感,引起阅读者的共鸣。

(二)体验生活――把握写作脉搏 在学生记录生活的习惯逐渐培养起来后,教师在写作课程中应适当地增加难度,让学生在观察生活表面的现象后去深入地体验和思考生活。毕竟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不能只停留在生活的表象上,还应深入到生活内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化的写作空间和自由化写作氛围,使学生通过写作与生活亲密接触,用文字来记录个人独特的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同时也使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大多与生活贴合紧密,内容丰富,生活化色彩很强,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了便利。但尽管如此,教师还应在此基础上合理地拓展学生的写作知识宽度和深度,把握写作脉搏;引导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上对生活进行体验、想象,以增加写作思路,让学生在写作时言之有物,内容丰富,充满情趣。

(三)超越生活――放飞写作翅膀 小学生还处在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想象力十分丰富,在鼓励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另外,丰富的想象能力也是提高学生写作的重要因素,对于学生的情商开发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写作中借助生活来超越生活的一种写作能力,而新课标改革下也要求语文课堂中要培养出学生的这种能力。在学生对生活有了一定的感受和体验之后,想象力会得以进一步的发挥,进而在写作文时借助想象力创造个性独特的文字表达和创作思路。为了加强学生想象力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开展关于未来畅想的作文题目,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独立完成,学生为了自己的想象力的合理性和生动性,便会主动从实际生活中去汲取灵感和素材,从而实现写作训练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小学生群体写作能力的不足问题,主要是由于其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而写作教学的生活化模式是快速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这需要语文教师积极地将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去积累写作素材;同时还应为学生营造良好自由的写作空间,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生作文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