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示范教学的应用研究

2019-11-26 12:15沈露露
小学生 2019年12期
关键词:园林爸爸妈妈绘画

⦿沈露露

小学美术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目,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积极指导学生展开美术实践,为他们提供动手绘画的机会,使其通过亲身实践,提升学习积极性与绘画水平。教师要做好示范教学工作,通过亲自示范,让学生更加直观具体的学习绘画技法,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改善整体教学成效。

一、合理利用示范教学,焕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示范教学,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可以满足小学生视觉体验和动手实践的多样化需要。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应用示范教学时,首先需要充分了解课程内容,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和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引领他们模仿绘画技巧,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和评价,提升他们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比如,在教学小学美术《美丽的园林》时,教师首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一些中国园林的图片,包括: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无锡蠡园、扬州何园和东莞可园等,让学生相互讨论去过哪个园林,哪处景物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还在课件中出示凡尔赛宫、美国加州私人园林等外国园林图片,要求学生分析中外园林有什么异同?之后,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各式园林的特点,欣赏中外园林的图片资料,让他们选出自己喜欢的园林风格进行模仿绘画。学生在绘画前,教师对各式园林要进行简单的讲解,包括:整体构造、线条绘画和布局等,用线描法示范绘制园林一角,为他们提供参考。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补充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中外园林艺术的类型和特点。通过示范线描绘画的方法,指导学生绘制出布局合理、构图简洁的园林一角。

二、发挥示范教学优势,发展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生具有感性、发散、直观、简单的单纯思维特点,要想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教师需极力发挥示范教学的优势设计课堂流程,增强学生对美术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的了解与认知,让他们以掌握基础美术知识为前提,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联想发挥。而且小学美术教师需借助示范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让学生在自由绘画中形成创新意识。

例如,在小学美术《爸爸妈妈》教学时,教师事先要求学生携带爸爸妈妈的照片,说出他们的外貌特征。在交流中,学生们发现穿着、身材、五官、发型、脸型等不同,这时教师带领他们认识人物的不同外貌特征,并呈现示范性作品,整合学生谈论爸爸妈妈的外貌特点,帮助他们初步了解人物肖像绘画技法。接着,教师示范具体的人物肖像绘画技巧,指导学生顺利画出人物肖像。如:画自己熟悉的爸爸妈妈,先要仔细回忆他们生活中的习惯和爱好,抓住特征来刻画;画人物脸部时,可以按照“三庭五眼”的规律确定五官位置比例,再仔细观察一下爸爸妈妈的照片;身体各部分比例按照头部长度为标准进行估测。

如此,教师亲身师示范如何绘画人物肖像,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结合对爸爸妈妈的了解进行创新性绘画,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与艺术表现能力。

三、有效应用示范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美术教学属于美育教育的关键构成部分,不仅影响到学生审美观念的形成,而且对他们良好个人品质与修养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示范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在示范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利用绘画示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小学美术《穿穿编编》教学时,教师先出示一块麻布,在投影一下抽出一根又一根的线,询问:大家知道这块布是怎么编织出来的吗?带领学生亲自动手拆麻布,分析穿编方法,质疑:是否可以将拆下来的线再复原回去?巩固穿编方法。接着,教师示范“十字穿编法”,把有破洞的一块麻布补完整,教学窍门:线与线之间要紧密排列;多出的线头可以做一些挑起的创意效果。之后,教师示范篮子的编织过程,提问:这与刚才的编织有什么不同?引领学生发现之前是平面,篮子是立体,引出编辫子的三股线穿编方法。随后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利用学习的两种穿编法制作一个小篮子。

教师通过示范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穿编作品的色彩、方法、材质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他们一些方法和窍门,并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形成“物以致用”的良好品质。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示范教学的作用和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利用各个契机进行示范教学,带领学生高效学习绘画技巧和方法,并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园林爸爸妈妈绘画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面对爸爸妈妈的期待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我的爸爸妈妈
我眼中的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我能行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