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

2019-11-26 14:34柯亭亭
名师在线 2019年1期
关键词:守时饮食习惯良好习惯

柯亭亭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第一实验幼儿园,福建莆田 351100)

引 言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幼儿教师细心的培养。幼儿教师要通过适当的奖励、趣味的儿歌、生动的课件以及快乐的游戏等教学活动,来引导幼儿养成守时、清洁、饮食、谦让等良好的习惯,让幼儿在有效的自我约束中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做全面发展的健康宝贝。

一、运用贴星奖励,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守时习惯

奖励策略对幼儿十分有效,因为他们有很强的表现欲,总想让教师看到他们的优秀表现,从而得到教师的表扬及肯定[1]。为此,幼儿教师可运用贴小星星奖励策略,帮助幼儿养成守时的良好习惯,为幼儿顺利入学做好充足准备。幼儿阶段教师要整顿上学中迟到、早退的现象,要通过有效的奖励措施帮助幼儿克服困难,使之做一名上学守时的好儿童。

例如,教师为了帮助幼儿改掉上学迟到、无故请假的不良现象,在班级管理中针对守时问题开展了贴小星星的奖励措施,通过明确的奖励规定,来帮助幼儿克服自身的诸多缺点,引导他们按时上学、准时放学,培养他们上学的积极性。幼儿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单独的守时奖励的表格,比如不迟到奖励小星星一颗,不早退奖励一颗小星星,每天坚持来上学,并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就能得到两颗星星的奖励;相反,如果没有来上学或者迟到、早退了,就不能得到小星星的奖励,这样明确的规定对幼儿有很好的约束作用,幼儿们因为急切地想得到教师的奖励,坚持每天来上学,并牢记上学进园的时间和放学离园的时间,这样班级的出勤率会稳步提升。幼儿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奖励策略来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帮助幼儿养成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以促进园区工作的全面开展。

幼儿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他们在教师的鼓励之下,能表现得更加优秀和出色,为此,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奖励策略,用贴小星星奖励的有效办法,帮助他们树立时间观念。

二、借助儿歌学习,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清洁习惯

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清洁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借助儿歌培养幼儿养成爱清洁的良好习惯,让幼儿在儿歌的诵读中,知道讲卫生的重要性,从而改掉身上诸多的小毛病,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清洁的习惯要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借助儿歌来实施清洁习惯的教育,能够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幼儿的卫生习惯培养中,教师带领幼儿展开了一系列的儿歌学习,让幼儿在儿歌的诵读过程中,树立爱清洁的好习惯,从生活的小细节入手,做讲卫生的好孩子。如学习《洗手儿歌》《洗衣儿歌》《要做讲卫生的乖宝宝》等培养清洁习惯的诸多儿歌,让他们在熟记背牢中养成好习惯。另外教师为了让幼儿感知儿歌学习的趣味性,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可以穿插拍手游戏的内容,让幼儿在诵读儿歌的同时进行拍手互动,这样既有效激发了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又增添了互动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幼儿学习的效率。幼儿在儿歌的学习过程中,知道了讲卫生的诸多好处,为清洁习惯的养成提供了有效的帮助。这些儿歌的学习要贯穿到幼儿的生活当中,要作为常规的学习内容适时渗透,要将这种思想巧妙地融入幼儿的生活细节当中,让他们形成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幼儿在趣味的儿歌学习中,知道了讲卫生的重要性,儿歌中有关清洁方面的内容,帮助幼儿养成了讲卫生、爱清洁的好习惯,促进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结合视频课件,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培养幼儿的饮食习惯是幼儿教育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幼儿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教学,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师可通过视频课件,给幼儿渗透正确的思想,让他们知道培养正确饮食习惯的必要性,让他们从饮食的点点滴滴做起,不挑食、不厌食、细嚼慢咽、用餐专注,从方方面面做到规范用餐,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

例如,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师结合生动的视频展开有效的教学,帮助幼儿认知培养饮食习惯的重要性。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各种蔬菜水果的营养知识,让他们知道不挑食才能促进营养的均衡吸收,从而帮助他们克服挑食的不良习惯。另外教师还引导幼儿学习用餐的规范,让他们知道不规范用餐的危害性,以此来改掉自身诸多不良的行为,做到吃饭过程中一心一意、细嚼慢咽、不打闹、不贪玩,这样有助于幼儿消化食物,健康成长。为了让幼儿实现高效的学习,教师在课件中巧妙结合动画人物,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实现思想意识的有效培养。

良好的饮食习惯关系到幼儿身体健康的发育,是幼儿教师应该注重培养的内容[2]。幼儿在教师科学的引导中,观看生动的视频,学习正确的饮食习惯,能够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四、组织游戏互动,养成良好的谦让习惯

幼儿教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要注重幼儿德育思想的教育,教师可以通过互动游戏来培养幼儿养成谦让的良好习惯,让幼儿知道谦让是一种美德,值得学习和提倡。通过游戏的合作环节,可以帮助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习惯,让他们学会包容和互助,这样才能营造更为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例如,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适时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帮助幼儿提高品德修养。幼儿教师开展了一系列互动的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互动合作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在合作中养成谦让的精神,让他们知道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品质,让他们的身心更加健康地成长。如幼儿教师带领幼儿进行“上车”的游戏,通过假装上车来渗透上车守秩序的理念,让幼儿在上车过程中学会礼让,从而养成谦让的良好习惯;教师还带领幼儿进行“坐车”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表演坐车的过程,通过坐车过程中给老奶奶、孕妇让座,引导幼儿知道当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要学会礼让。幼儿在教师设定的游戏活动中,了解到人与人相处要学会谦让,知道了谦让是一种传统的美德,应该使之得到更好的发扬,这是幼儿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内容。

教师为了帮助幼儿养成彼此谦让的良好习惯,带领幼儿体验互动游戏,通过游戏活动来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让他们知道谦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社会的正能量,从而激发他们争做“有尊有让”的礼仪儿童。

结 语

总之,在幼儿的教育当中,幼儿教师要注重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要结合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幼儿开展养成教育,从守时习惯、清洁习惯、饮食习惯、谦让习惯等诸多方面,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帮助幼儿全面发展,让幼儿在好习惯的陪伴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守时饮食习惯良好习惯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饮食习惯、BMI的关系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有一种尊重叫守时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易致乳癌吗?
守时的朱小美
男女饮食习惯差别大
男女饮食习惯差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