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魔法棒”

2019-11-26 14:34
名师在线 2019年1期
关键词:童话世界童话小女孩

陈 斌

(福建省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福建福安 355000)

引 言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而单元整体教学正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有效教学策略。单元整体教学以主题单元为基本点,整合教材课本选文内容、教学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以及丰富的课外教学资源,从而进行全盘教学,是一种单元集体备课、整体教学的理念与意识。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既可以使学生大量地接触语文材料,开阔视野,逐渐养成自我整合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主体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一、结合实际,提高学生整体故事感知能力

(一)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对童话故事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童话内容展开想象。许多教学应用的童话,往往都是通过一个浅显动人的故事来为学生讲述一个人生道理。在童话世界中,动物能讲话,木偶能旅行,好人能够死而复生,这些内容都符合学生的心理观念,让孩子们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1]。在阅读童话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会将童话和实际生活建立联系,完全地走进童话世界,站在童话故事主角的角度来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教育核心,所以,教师要做好教学引导,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童话故事具有语言简洁、表现手法多样、通俗易懂的特点,特别适合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的小学生。童话故事教学的重点不是让学生判断童话故事剧情的走向,而是要让学生发现童话世界中的真、善、美,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通过想象来提高审美能力。

(二)在阅读中提高文章的趣味性

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教学引导,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表扬,通过学生所具有的想象力,让故事的每个片段都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2]。为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任务布置的形式来扩充教学时间。例如,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学时长的问题,有很多小组同学来不及进行童话故事的展示,所以教师可以让大家动手整理故事,将自己想到的用纸笔记录下来。同时教师要指引学生参考童话故事的特点,提高所记录故事的生动性。

二、实践课堂,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一)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语言魅力

童话故事中会应用到很多生动的语言,这些语言从不同的侧面反映自然、社会和人们的心理状态,通过这些具有表现力的语言也塑造出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童话中优美、生动的语言能够为学生带来审美感受。教学时教师需要紧紧抓住童话中的优美语言,并找出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主动品味语言的美妙,这对学生写作和交流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来进行童话内容的渗透,将一些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的特点等告知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童话世界为什么会如此美丽。童话故事的表现形式就是通过幻想、对比等手法,将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以此来鼓励读者珍惜身边的美好。这种教学形式拉近了学生和童话之间的距离,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语言能力

童话之所以会受到大家的喜爱,是因为童话本身所独具的特色,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拟人手法的合理运用,将故事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教学时,教师可应用童话故事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例如,教师先设计一个热身的游戏,让孩子们来试试把它编写得生动有趣。片段:小蜈蚣那里有几十双叮当鞋,穿在脚上便响起了( )音乐,( )它( )说:“我的鞋子会唱歌!我的鞋子会唱歌!”一群小鸭子正好走过,也( )跳起来:“嘎——嘎嘎!嘎——嘎嘎!”狗熊大婶听见了,也( )跳了起来。在一旁的大象( )对小蜈蚣说:“你那么多双鞋,给我两双行吗?”不等小蜈蚣回答,狗熊大婶接过去说:“能把你的一个脚趾头塞进去,就谢天谢地喽!”词语的运用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好的童话故事必须要有优美的语言。学生通过阅读和教师的指导能发掘故事里的亮点,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创作的乐趣,自主地将童话阅读和写作练习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充分发挥出童话教学的优势。

三、整体把握,提高学生综合文学素养

(一)引导学生了解社会

童话教学开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童话将所有东西都赋予了生命,注入了人类的感情变化,让人们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探讨人性,因此,我们说童话是感性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在进行童话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会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节想象,沉浸到童话所营造出的情境中,站在主角的角度去看待整个故事内容,学生不仅是在阅读故事,还在与角色一起体验情感的变化和故事的发展。喜欢阅读童话故事的孩子,很容易把童话中出现并且在生活中常见的形象当作自己的朋友,将童话故事变成自己的故事。因此童话教学的开展中,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理性化的探究,要从感性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地感受童话。

(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童话是文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童话故事更属于一种精神食粮,学生们对童话故事往往情有独钟,同时童话教学完成后的教学反思对学生来讲也尤为重要。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童话教学设计中,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和阅读来体会小女孩的不幸遭遇。小女孩所处的生活环境异常恶劣,学生对小女孩的遭遇感同身受,从而同情小女孩的遭遇。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小女孩的美好心愿和现实世界的残酷之间的落差,从而激起学生的同情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联系自己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学会珍惜。

(三)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童话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后,通过课后教学任务的布置来引导学生进行童话故事的编写,通过有针对性的任务来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如有一部分学生在生活中不爱护花草树木,为了纠正这一生活现象,教师可以制定教学任务,让学生从花草树木的角度来诉说自己的遭遇和见闻。童话故事编写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思维创造的过程中,置身于童话世界,了解自己行为存在的问题,这种教学形式既让学生了解了创作,还从中升华了品德。

结 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开展的基础,教师要在设计阶段做好教学内容的整理,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对童话教学产生兴趣,主动阅读童话,并且能够从阅读中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教学改革的实施让学生真正地变成了教学的主体,但因为小学生的自制力不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足,还不能完全掌握教学规律,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

猜你喜欢
童话世界童话小女孩
大扫除
可爱的小女孩
彩色的童话世界
冬至游九寨沟童话世界(外四首)
美!学校宛如童话世界
童话镇
小女孩的三、六、九
午夜童话镇
童话世界
穿格子裙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