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合

2019-11-26 16:30☉周
小学生 2019年4期
关键词:画板小学教师平行四边形

☉周 益

作为一种动态的教学工具,几何画板功能强大,操作简单。作为画图工具,它可以用来画点,画线,画圆,还可以测量长度;就几何功能而言,可以实现旋转,平移,缩放和反射等图形变换。使用几何画板制作课件,可以使静态的图形变的动态化,适用于小学生接收知识的现状。通过过程揭示数学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可以说,几何画板是小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工具,促进的小学数学向着高效化和简洁化发展。

一、认清现状,寻求解决方法

几何画板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能否正确运用几何画板仍然存在着问题。第一:小学数学主要立足于生活实际,融合数量和空间知识,旨在鼓励学生体验生活,培养思维。但是,小学教师过度重视使用几何画板会忽略教学主体教学目标失去平衡,导致小学生对数学几何知识失去兴趣。第二:几何画板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应用,只是局限于简单的推广。一直以来,几何画板仅仅是用来作简易的测量和作图,小学教师没能起到很好的引导运用,导致学生不能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学习。

例如,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在教学中可以逐步改进。通过几何画板来操作,首先在画板上构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且涂以黄色的底色,接下来作平行四边形顶边垂直的连线与底边相连,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大小关系,来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本质联系。然后进行四边形的转换,平行四边形在几何画板中逐渐变为长方形,这样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就变成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由较难理解的知识转为为已经学会的知识,实现了由难到易的转换。换言之,知识有着相同的本源,由本溯源可以实现知识的融合和化解,切合小学生接受能力和个人情感的发展现状。

二、积极改变,构建动态教学

数学知识是真实生活的反应,几何知识是理性和静态的表现,几何画板的合理运用可以使几何问题变得具体可感,实现静态到动态的转变。几何画板的具体功能是以数学知识作为载体,以图形的动态化作为目标,用简便的方法来绘制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小学教师的教学作用主要在运用几何画板来进行课堂教学,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静态的图形变为直观可感的形式,具有动态感。学生也可以改变学习方式,放弃以往由单一的几何图形寻求答案的低效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关系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很难通过课本中的几何图形来得到更深的理解,这就需要小学教师运用几何画板来辅助讲解。首先,要通过几何画板展示四边形的由来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图形变化的规律,掌握四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式和公式由来,从而让学生在本质上了解知识的内涵外延和来龙去脉。加深对知识点的把握,提升学生学习几何的思维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探索未知,培养创新思维

几何画板和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了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带动了学生探究数学的激情和兴趣。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改革的重点所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方式,是广大小学教师的职责。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几何画板是数学学科发展的一个新要求,为课堂改革增添了色彩,营造了动态,开放,新型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探索数学天地的大舞台。学生学会在动态中观察,探索研究对象,在生活中体会感悟数学,就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总目标。

例如,学习与圆相关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设定相应的情景,一只羊拴在一所正方形的房子前,小羊沿着房子做轨迹运动,通过小羊的轨迹来分析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这一情景,让学生通过几何画板的合理使用来找出问题的答案,并且答案不唯一。需要学生激励开动思维,开阔思路,在教师问题之上给出自己的理解和思索,从而达到探究学习,引导教学的目的。数学是一门抽象而严谨的学科,小学生思维方式单一,思路不成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教学创新,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几何画板具和数学教学融合有导向作用。

总而言之,几何画板和数学课堂教学相融合是改革的趋势,也是创新能力的体现。教师要充分发挥几何画板的优势,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积极的课堂环境,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态的问题动态化,真正实现小学课堂改革的高效性和优先性。小学生是接受新事物比较快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思维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换的过程,过于抽象的几何图形对他们而言是一个难点,采用几何画板教学法辅助教学,丰富学生感性认知和理解力,对小学生是一种减负,也是小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保证。

猜你喜欢
画板小学教师平行四边形
教师作品
教师作品
张家港市鹿苑小学教师作品
刘辉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找图形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图形变换
七彩画板
七彩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