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训练从这里开始……

2019-11-26 16:30☉纪
小学生 2019年4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应用题解题

☉纪 莉

说到对孩子的语言表达的培养,绝大部分数学老师认为那是语文老师的任务,其实不然,而《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数学语言训练,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必要和重要途径。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尚处在起步阶段,这一阶段是语言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教师必须抓住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说”的训练,以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我们老师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根据教材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下面我来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模仿训练,感知语言表达就是这么简单

这是低年级学生训练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训练方法。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不同的教材内容跟着老师进行:1、朗读;2、口述插图图意;3、口述教具演示,学具操作过程;4、口述式题意义、计算过程及结果;5、口述应用题题意,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口述解题思路和过程,口答问题;6、口头为应用题补充条件或提出问题,根据图、式或所提的要求口编应用题。教师应该千方百计的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让学生敢说、爱说。二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启发和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准确的话和条理清楚、合乎逻辑的话。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使学生逐步积累数学词汇,把生活语言变为数学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二、搭建语言表达的平台——巧用书中的插图

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特点是图文并茂,大量的彩色插图为我们进行直观教学,创设语言情境提供了极好的材料。教师必须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去观察、想象、表述各种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进而训练学生较规范的运用简练的数学语言表达图意,并从说一句话发展到说多句话。如教学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时,先指导学生看图,弄懂图意,然后让学生连起来说原来有3个小朋友浇花,旁边又来了两个小朋友给花浇水,现在浇花的小朋友有5个。

三、灵活启用教学具

低年级数学教材的另一个特点是安排了大量的教具演示和学具操作活动。演示、操作过程中,常隐含这需要学生理解掌握的算理、算法。因此,要知道学生仔细的观察演示过程,让学生口述演示或操作过程,动手、动眼、动口,加深对算理、算法的理解,使知识内化。如教学“8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放手让学生用学具小棒和圆片进行操作“8+4”“8+7”.先让学生在自己课桌的左边摆8根小棒,右边摆4根,接着指导学生按刚才老师演示例1的方法进行有序地分步操作,边操作边口述操作过程。而后用小黑板出示课本的例2插图的放大图,让学生结合看图,把自己操作的过程口述给大家听。“8+7”的操作则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要求边操作边口述全过程,最后,口头说出8+7的算法、算理。学生在一次次的操作实践中和老师提问、启发中,进一步领悟、巩固进位加法的算理,并在回答中、表述中训练学生上学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

四、观察比较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低年级数学教材无论是试题或应用题的编排,还是练习题的安排,都要突出对比教学和训练。教师可以紧扣这类教材,训练学生辨认相似概念之间或相似应用题的异同点,并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如:教学“两种分法对比”的一组题目时,可分三个层次进行。首先,在指导学生认真看图,仔细观察,弄清图意后,让学生口答如下问题:(1)这两道题讲的是一件什么事?(2)两幅图告诉我们两种分棉桃的方法相同吗?是怎样分的?接着,指导学生分析两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回答:(1)两道题分别知道哪些条件?要求是什么?(2)两道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方法各又是怎样?(3)对比两道题,它们的相同的有哪些?(相同点有:a、都用除法计算;b、要分的数量都是8只棉桃,所以被除数都是8。不同点有:a、第二个已知条件不同;b、所求的问题也不同;c、分棉桃的方法不同,因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最后,要求学生将以上两个层次综合起来,连贯、有理、有据地把两种分法的两道题的异同点说出来。

五、发散思维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给应用题填补条件或提出问题,再解答问题,在语言训练方面则要求学生能抓住原有的题意,联想补充,使用简明的数学语言来表述完整的又切合题意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这有助于发展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创造性运用多种确切的数学语言的能力。如:做第二册第64页第11题的练习时,教师应根据课本的题目和插图,先让学生有理有据地口述题目所提供的两个条件,其次指导学生一是依据课本所提的问题(1),口述要求的问题和分析、解答的思路、方法。二是依照课本中的问题(2),口答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解题思路、方法又怎样?再次,启发学生根据本题两个已知条件,结合过去已学的知识,展开想象,还可以提出哪些不同的问题?并口头表述出来。(a、鸡比鹅多多少只?b、鹅再增加几只与鸭一样多?c、鸡减少几只与鸭一样多?d、鸡鸭鹅加起来一共有多少只?)最后,继续引导学生用比较方法对同学们所提的问题进行对比,启发学生有理有据地辨解,并用数学语言表述出各种问题的解题规律。

总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抓住每一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说话训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说算理、说思路、说解题过程、说操作过程、说分析过程。通过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应用题解题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用“同样多”解题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用“同样多”解题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巧用比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