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联动方式解析

2019-11-26 18:31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15期
关键词:苏教版读后感文本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周 静

提升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质量,这是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尤其是有些教师的语文教学在新课改推行的背景下也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更需要教师审视自身的教学过程,进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一、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基本问题

有些小学语文教师没能充分解读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因此其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分离的问题,也有的教师将两者进行了结合,但是没能使其进行充分的融合。

实际上,阅读可以为写作奠定基础,并提供诸多前提条件,而写作则是阅读的深化发展过程。这主要是因为阅读是一种知识的吸收,而写作则是一种表达。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若是缺乏阅读的吸收过程,则会出现知识匮乏的问题;而在阅读教学中,若是学生没能将知识运用到实际过程中去,则难以提升其知识运用能力,不能将学以致用,落实到位,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利用率。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的有机融合,并采取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两者结合的教学优势,提高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联动方式的分析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描写真实生活

小学生在写作的时候缺乏真情实感,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描写真实生活,将真实的情感、真实的素材融入写作过程中,让写作内容可以打动读者的心。比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次抱母亲》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着“第一次……”为主题来描写自己的真实经历,探讨自己第一次做某件事时的具体场景、内心情感等。从现实生活出发来理解文章内容,并将现实生活素材融入写作过程中,这是提高读写结合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

2.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改写

改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读写结合训练方式,要求对原有的文本内容或者某些语句有比较到位的理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改写。这也是一个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过程,需要教师对此予以一定的重视。比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三打白骨精》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小学生改写唐僧师徒几人与白骨精之间的打斗画面,让小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脑海里浮现的精彩画面表达出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同时也保障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3.引导学生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

写读后感是一种很常见的以读促写方式,主要是学生在阅读结束后围绕着自己对文章的阅读感悟来进行写作。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对文本内容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包括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一些特殊的文本内涵。因此,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也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写读后感的习惯,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写读后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读写结合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大作家的小老师》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这一故事的真实想法。学生在写读后感前,需要深刻理解这篇课文的内涵与情感:“为什么女孩会被称为大作家的小老师?这个小老师是怎样的人物形象?萧伯纳又是如何反思自己的?从这篇文章中,你获得了哪些感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提高自身写读后感的写作质量。

4.引导学生学会灵活的仿写

仿写也是非常重要的读写结合的训练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感悟文本内容的语言美的同时,刺激其仿写的欲望,进而在实际的仿写过程中灵活地运用相关修辞手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仿写训练虽然具有一定的模仿元素,但是却建立在创新创造的原则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针对段落中的精彩内容进行灵活的仿写。例如在《九色鹿》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针对描写九色鹿的外形特点的相关语句进行仿写,引导学生充分掌握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描写方法,同时也可以使其掌握好动物外形特点的描写技巧,帮助学生在读写结合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其读写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正确解读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的联系,并且采用有效的读写结合训练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在整体上可以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苏教版读后感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