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课堂转型——《争吵》教学案例分析

2019-11-26 18:31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第二小学李凤莲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15期
关键词:安利人文核心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第二小学 李凤莲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果正式发布。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3 个方面,6 大素养,落实到语文学科,又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那么,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呢?孙双金教授在《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一文中指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四个方面,从总体来说,又可归结为: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这个看似抽象的课题,其实与我们的新课程标准息息相关,对我们语文课堂的实践也有良好的指导。黄秋英老师执教的《争吵》,很好地诠释了如何在实践中、在课堂中关注核心素养,引导深度互动。

一、深度解读教材,促进有效思维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黄老师的教材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黄老师在备课时认真研读教材,抓住了“课文的最大特点是细致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不安与后悔,知错却没有认错的矛盾心理,以及‘我’争吵后的难受与和好后的喜悦”。因此,在课堂设计中设置这两个问题:争吵后,“我”(安利柯)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孙双金教授指出,如何在课堂教学增加有效思维,促进深度思考?这需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跳一跳”就是要学生经过努力、经过思考、经过探索和思维碰撞,甚至经过挫折后才能达到。黄老师的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认真阅读课本的基础上就能回答,而第二个问题则需要经过认真思考,联系上下文,或者结合实际生活,在小组中与同学认真探讨才能解决。一浅一深,由浅入深,既降低学习难度,又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巧妙的是,两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在这堂课中,孩子们有的回答后悔,有的提到高兴,有的说是矛盾……这些不一样的声音交织出一个美丽的思维网络,在课堂上不停碰撞,擦出了漂亮的火花。

语文核心素养提到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黄老师抓住文章主要脉络,设计出这两个跳一跳才能得到“桃子”的问题,促进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增加课堂的有效思维。

二、抓住语文要素,提升学习能力

语文核心素养在语言能力方面提出说写表达能力和听读吸收维度的要求,要求孩子在课堂中要能捕捉别人话里的信息。在这节课中,黄老师在小组学习前,明确提出,每个人都要发言,其他同学必须边听边做笔记。这就将倾听化为有形的要求,孩子能够提高注意力,老师也有了检测的依据。

课堂伊始,黄老师请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能依据学生的回答指出“她用的是段意概括法”,一句话言简意赅。从学生回答的完整性来看,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反复操练这个教法的。不断强化概括方法,授之以渔,这能有效帮助孩子读懂各类文章,与核心素养不谋而合。

这堂课中,黄老师抓住的语文要素不仅于此。在全班交流的环节中,第一个发言的同学说感受到了后悔,老师紧接着问:“从哪个地方看出来的?”引导孩子回归文本。孩子回答:“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老师请孩子在说出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内心的感受。当一个同学读不好,老师点评后又请出下一位同学,感情一步步升华,最后全班齐读。但是,后悔之情在这里并没有体现得淋漓尽致,师生都觉得不够尽兴,所以老师又追问:“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安利柯的后悔?”并引导孩子在这句话的前后寻找。很快,有孩子找到了“再也不了!再也不了!”老师趁热打铁,立即指出:“联系上下文,理解学习内容,这就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可贵的是,这样的指导并不是点到即止,在接下来其他心情的体会中,老师反复强化。孩子们寻找的速度越来越快,课堂逐步推向高潮,从矛盾到高兴的心情变化,轻易就攻破了。

三、立足人文价值,培养高尚情操

语文核心素养指出:要提高人文修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黄老师这节课将人文价值立足于“通过学习课文,懂得朋友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在授课过程中,黄老师将重点放在安利柯的心情变化,以这一主线,逐步剖析安利柯的错误之处。虽然在这一环节老师并没有明确指出他错在何处,但当学到第二部分,“父亲为什么生气?”学生们很快答出来是因为“我”做错了。一是错在为小事和朋友吵架,二则是没有主动请求原谅。知道了安利柯的错误,老师再次追问:“学完这篇课文,你从安利柯和克莱蒂争吵到和好的经历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孩子们畅所欲言,一时又制造了一次课堂小高潮。

正确价值观的把握源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以及课堂中引导孩子探索的过程。虽然这节课老师只是在课堂总结时点到启示,但是纵观整堂课,老师早已将这价值观的教育化于每一个环节,化于每一次朗读。只有学生切身的体验,才能润物细无声。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堂,我们的人文价值导向最终也应该回归现实生活,老师可否在这里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你是否和同学发生过争吵?你是怎么处理的?如果重来,你又会如何处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真正让他们去体会原谅、学会原谅,做一个宽容的人。

四、依托团队互动,创设活力课堂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这节课,黄老师采用的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大问题抛出后,黄老师给学生5 分钟的自学时间。5 分钟后,老师明确小组合作要求,立即展开小组讨论。在这样一个和谐的氛围下,孩子们畅所欲言,课堂上是此起彼伏的身影,耳边环绕着各种见解。有人补充,有人反对,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这样的交流是有效的,在全班交流中,有一个小组站起来发言,并大方接受其他同学的补充和反对。看着他们的想法慢慢变得充盈,笔者不禁发出感慨,这样的课堂真的是开放而有活力,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甚至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每个孩子的人际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本节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课堂参与面广,参与度深,尤为难得的是黄老师抓住语文要素和人文价值两方面,依托小团队互动,构建了开放而又活力的课堂,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安利人文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让你“不安分”的小家电安利帖
安利一帖助眠神器
人文社科
值得安利 ZUKZ2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