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课堂真实情境,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2019-11-26 18:31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15期
关键词:创设小学生情境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 叶 凌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创设课堂真实情境十分重要,其不但能够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还能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需给予课堂真实情境创设高度重视,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促使其存在的价值与效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到新高度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期其日后良好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创设课堂真实情境,提升学生语用能力,具体如下。

一、创设课堂真实情境的形式

1.直观情境的创设

创设吸引眼球、新颖独特的情境,能够让学生兴趣横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上,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能够通过电视剧、电影和教师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的转变等方式,来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求知欲与探索欲,让学生的自主且轻松地进入课堂。比如在教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负荆请罪》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个电影片段,让学生直观理解负荆请罪的整个过程,廉颇请罪的原因,蔺相如如何巧妙地化解冲突等,都能通过具象性较强的电影片段来展示出,让学生跟着电影情节的发展进一步感受《负荆请罪》的内容,品味课文,此种教学方式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对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具有积极的作用。

2.课堂情境的创设

实际上,课堂为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若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言知识,务必要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入手,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情境。小学语文教师需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耐心,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大力鼓励学生,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支持他们大胆质疑,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小学生切实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语文教学变成成功的体验。

3.合作情境的创设

基于新课背景下,教师需给予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加强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依据学生性格特点与教学要求巧妙创设教学情境,进行适当指导,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和表达。比如在教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轮椅上的霍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霍金是哪国人?霍金有哪些成就?霍金坚强吗?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当每个小组讨论结束以后,要求每个小组指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阐述本小组讨论的结果,如此来提高小学生的协作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进而为其日后全面发展做铺垫。

4.现实情境的创设

此种情境的布设,需要保证内容同现代艺术、文字以及文化等相近,同国外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些表现相贴合。为了实现该目标,小学语文教师需选择目前能够引起全国舆论的事实与实例等。在此种状况下,因为心理效用,小学生能够更深刻、清楚地掌握所学知识的内涵,并对这些内容抱着更大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同其他同学交流与讨论。

5.生活情境的创设

初中情境同学生的实际生活更贴近。其最大的特点便是让知识具体化,使知识对学生个人产生重大价值,与他们周边的环境保持一定的联系,让小学生们切实感受到,所言有所依,心理只有放轻松,才能表达更加顺畅。比如在教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来引入教材内容,因为小学生形象思维较强,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有效理解教材内容,生活情境的创设势在必行。在讲解《小草和大树》时,教师先让学生联想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小草与大树,让学生阐述他们有哪些特征,如此他们纷纷举手,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加强学生语用能力,对加强他们的整体素养具有推动作用。

二、创设课堂真实情境的有效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课堂真实情境十分重要,其不但能够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还能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需给予课堂真实情境创设高度重视,以下为创设课堂真实情境的有效方法。

1.紧贴学生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管是哪个教学活动都需要一个对应的蓝本,也就是我们经常用到的教材,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教材为主,立足于文本。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主要是优化学生的发展问题,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感受语文的实际价值,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如此便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探究,分析他们的呈现方式,让教材内容同生活紧密相连,进而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变成课堂活动的主体提供有效依据。

2.团体合作,凸显学生个性

在教学情境创设中需将表达、感受以及领悟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讨论和发现中发现自我与张扬个性,进而感受表达的乐趣,教师需全面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依据人的交际原则,安排好每节课,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习语文知识,加强课堂向心力。小学语文教师需从具体入手,针对个体差异,有对应性地教学,创造性地适用语文展开活动。

3.积极引导反思,实现学以致用

所谓反思就是通过内心活动来对自身行为进行了解与检查,从而有效调整自己的行为。小学语文教师需针对学生心理情况,对症下药,解决学生畏难心理,用责任或目标激励法,让学生认真反思。小学语文教师需激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创设良好的交际情境,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创造性地应用语言进行交际。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应用课下时间表述自己身边的事情,让他们主动关注生活,积极参加并探讨。

4.鼓励学生进行质疑,积极答疑

主动质疑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条件,鼓励学生和指引学生进行质疑。小组讨论是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方式,有助于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质疑环境,有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在对问题讨论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还需要激起学生参与意识,使其敢于和其他学生、教师进行讨论和研究,敢于发表自身的见解。此外,教师需要进行全面考虑,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感受,鼓励每个学生发言,使学生可以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课堂真实情境是至关重要的,其是课程布设与实行的关键点,为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的主要展现。其对拓展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皆有积极作用。为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大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用能力,为其日后在繁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做铺垫。

猜你喜欢
创设小学生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我是小学生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