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文本 妙绘场面

2019-11-26 19:10浙江省临海市巾山小学陈礼智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32期
关键词:乡下人动作同学

浙江省临海市巾山小学 陈礼智

在平常的周记、考试作文中,常常看到这样的作文主题:《_______的比赛》《记一次活动》《________的一幕》……这些主题看似简单,有很多内容可以选择,但是不少学生在描写时只是流水式地记录事件的过程,缺少独特的新颖与生动。场面描写过于干瘪、单调,没有表现出独特的新颖和生动,从而使内容不够精彩。

在教材中,蕴含很多鲜活的场面描写,是学生学习方法的优秀范本。因而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教师应聚焦“场面描写”的核心困难,选择针对性强、有操作性的“场面描写”片段,帮助学生找到完成“场面描写”的困难点和训练处。

一、挖掘文本资源,精选训练点

1.仿写,学习场面描写

“仿写”是课堂写话的主要形式。课堂中的范文就像一座宝库,我们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典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写作方法,指导模仿教材的表达特点,让学生学以致用。

如《乡下人家》一课,写了乡下人家吃晚饭的场面,可运用场景描写的格式训练进行练写: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场景,不再是傍晚了,也许是清晨的劳作,也许是午后的晒谷,又或者是晚上的乘凉。学生自由练习,集体交流反馈。

如:若是在夏天的晚上出去溜达,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乘凉的情景。他们把躺椅搬到院子里 ,无拘无束地睡起来。打着灯笼的萤火虫,断断续续的蛙鸣,皎洁的月光,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多么精彩的片段啊!场景描写,要写情景中的人,也就是人物活动,还要注意周围的环境,进行环境描写,这样两者合二为一,达到情景交融,形成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更具有生活的气息与乐趣。在仿写中,学生不知不觉学会了、习得了方法,再把所得之法进行迁移,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之 中。

2.补充文本,丰富场面描写

有些课文的描写留有一定的空白,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空白,在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激活思维,调动想象,丰富场面描写。

如《鱼游到了纸上》一课,则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动作细描写、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并学会运用写写围观人议论的场面。教学时,我以第七自然段“抓动作细描写、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为依托,引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想象围观者看画时的动作、神态又有哪些变化,像小弟弟、老伯或者是阿姨等。精心设计了这一练习:你能选取其中一个人物,展开想象,写写他看画时的情景吗?运用“先概括后具体、抓动作细描写”的方法来表达围观者赞叹不已的场景。

学生先自由写话,随后交流展示,结合星级要求进行点评。

如:一位爱好美术的学生在全神贯注地看画.他有时睁大了眼睛,一眨不眨盯着画面,像被磁铁吸引住了;有时又不住点头,为青年的画技高超而赞叹,仿佛小鸡啄米。

这样的围观场景描写得生动具体,更能映衬出年青人的画技高超。“先概括后具体、抓动作细描写”的方法还能进行延伸,用来表达同学们认真做习题的场景。

如:一个同学正在全神贯注地做习题。他有时快速挥笔,把算式中的每个步骤详细地写下来,像流水那样流畅;有时又停笔沉思,皱着眉头使劲地想,仿佛遇到了巨大的拦路虎。

二、拓宽课外阅读,找准延伸点

课外阅读中,小说、散文、诗歌等读物中的场景描写也是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教师也可以引入同类文章或片段,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学体裁中探知写作规律,寻找行文的密匙,有效进行习作训练。

如梁衡先生在《夏感》一文中,含有一段极其精彩的“夏日农忙”场面描写。作者通过描写“挥镰、弯腰、听窗、追肥、浇水”等快节奏写出了“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备忙”。因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儿童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选取自己也认为是快节奏的一个场景,把它写下来。注意:在写场面描写用上连续的动作,还可适当加入拟声词,也可以用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又如学习了《“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后,推荐学生阅读《红楼梦》中刘姥姥在大观园吃早饭时笑声不断的片段。不同人由于身份、修养、性格各不相同,笑也各具情态。引导学习其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来形象描绘生活中人们欢乐无比或者悲痛的场面。

三、联系“生活实际”,寻求实践点

1.体验生活

课堂上或者课外,我们应该多创造机会,带孩子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写作的素材更为广泛。组织一次中秋活动,体会思乡怀亲的悠悠亲情;开展一次“掰手腕比赛”活动,体会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当然,还可以创造性地组织活动,给学生惊喜,带来别具一格的体验。在亲历实践活动后,在鲜活的场面中,自然唤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2.细致观察

在场面描写中,不能仅进行人物的群体捕绘,还要着力刻画典型人物的活动特点,以“点” 带“面”,“点”“面”结合,才能描写出场面中最动人心的一幕。

例如四年级上册时,我特地准备了一份神秘的礼物,放在纸箱里,送给同学。创造了一个非常神秘的氛围,让学生猜猜可能是什么,再一步步揭开谜底。在这个场景中,我不断地提醒学生感受整个教室的氛围,细致观察同学的语言、神态、动作的变化,及时用文字记录下来。学生个个兴趣盎然,精彩片段不断。

如: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大家纷纷议论,老师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我恨不得变成一只小蚂蚁钻进箱子里看一下,大家的心都急得跳了出来。你看顾振轩目不转睛地盯着箱子,仿佛要从眼睛里射出一道激光把箱子“分尸”。大家的声音越来越响,有人说是书本,有人说是书签,还有人说是文具,个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个别开生面的礼物——鲜核桃的到来,带给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印象深刻。学生恰当地把握场景,写具体,写清楚,写生动。

猜你喜欢
乡下人动作同学
乡下人家
——根据课文《乡下人家》编写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乡下人与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