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2019-11-26 19:10江苏省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董莎如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32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

江苏省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 董莎如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外界更加注重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利用教材创建核心素养课堂,用核心素养的方式来解读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并创新教学方式,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语言积累与规范

基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语文学科的实用性,要求学生在上小学之前掌握基本词汇,对词汇的音、译也会有所了解,能够熟练并完整地表达不同类型的句子,基本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则,同时能够使用一定的口语交际策略来进行自我表达。小学阶段则需要学习新的语言表达技巧,如熟练掌握字形、音和义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规范的知识体系等。实践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积累更多的音、形、义,再探索并学习它们之间关系的构建,同时,教师也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语言方面的素养。

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材,基于教学要求创新课堂,并完成课程要求。在准备课堂教学的方案时,教师需对学生的知识储备量、阅读经验和表达能力有全面的了解,针对各个水平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目标,避免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厌倦情绪。例如,我在教学《找春天》这一课时,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出富有趣味的教学方案,在完成教学目标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在班级里进行讨论,最后总结学生们的观点和发言,并纠正学生的语言表达。

二、思维方法掌握与整合

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不成熟,导致小学生语文思维能力不够高,思维方法掌握不足,不能将其灵活应用于实践当中。但小学生较为擅长对语言素材的记忆,容易对事物产生兴趣,并对其直观的形象进行丰富的想象和创造,这时,教师就必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技巧性地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立性,能够对语文教材中的事件和人物进行一定的判断和评价。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思维方面应重点把握对学生思考方法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让语文综合能力在生活中得以发挥作用。

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时,应注重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展示出多种多样的思维方式,利用有趣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注重探究不同特色的思维方法,并将这些思维方法应用于阅读表达。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自主探究的小组性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学习时感受到竞争带来的动力,锻炼学生合作竞争、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应将课堂中的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把握更多的语文思维方法,从而使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有所提升。

三、审美体验与感知

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和自我意识,小学生对“美”的理解还比较模糊,教师必须通过引导,让学生感知美、体验美、理解美。“审美”和人的情绪、自我意识是分不开的,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不同的课文内容作为学生审美的对象,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认识到课文的内涵,感知课文的魅力,体会课文中所描述的“美”,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目的。

例如,我在教学《秋天的图画》这一课时,首先我会有感情地朗读一次文章,让学生注意体会我在朗读时所表达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根据我的描述在脑海中想象秋季美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秋景之美,然后提出问题:文中哪一句你最喜欢?为什么?学生在思考后自主表达,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深入感受到秋天的景象,让这些素材在学生心中深入下去,帮助学生体会美、感知美,提升学生对美的鉴定和欣赏能力。

四、文化认知与归属

文化认同与归属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的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对文化和民族产生社会情感,当前世界正处于全球化的进程,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不可避免的,多元文化会对本民族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此时,教师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让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正确感知和认同本民族文化传统,从而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帮助学生树立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认同感。

例如,我在教学《静夜思》的时候,首先我会用一张月光洒在窗前的图片作为这节课的开始,然后播放伴随着背景音乐的音频,让学生充分感受这首诗所蕴含的情感后,组织学生自主朗诵。在为学生们讲解这首诗其中的字词大意和写作背景后,让学生自主分析这篇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我再根据经典语句作出最后点评,纠正和延伸学生们的答案。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切身了解并感受到古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理解主旨大意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古诗所蕴含的独特感染力,理解传统文化之内涵,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心理归属的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是教育阶段不可缺少的内容,教师必须将其与小学课堂有机结合,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视角解读语文课堂,让核心素养的内容在小学课堂中实践,教师可以注重语言、思维方法、审美、文化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手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思维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