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团活动助推中职古诗文教学的策略探讨

2019-11-26 12:41周娴
文理导航 2019年34期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社团活动高质量

周娴

【摘  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古诗文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今,中职学生社团如火如荼地发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层出不穷。本文旨在探讨以社团活动助推中职古诗文教学策略,全面提升中职古诗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社团活动;高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几千年来,华夏传统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古诗文更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因此,学好古诗文,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条件。然而,事与愿违,古诗文学习恰恰是中职学生学习的“老大难”,中职生的古诗文学习,多表现为兴趣,理解弱,背诵难、鉴赏更难的特点。那么如何激发中职生古诗文学习的兴趣,又如何提高其古诗文学习效果?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似乎为中职生的古诗文学习带来了春天。

近几年,中职学生社团发展迅速。响应时代号召,传统文化型社团应运而生,——篆刻社、汉服社、书法社、国画社、传统礼仪社等层出不穷,活动开展得多姿多彩,学生对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却也表现出新鲜劲很足、持续性不够,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古诗文功底薄弱,很难让社团活动的品质提升。因而,这类社团往往如昙花一现,娱乐功效似乎远远大于育人功效和学习功效。那么,如何通过学生社团活动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古诗文学习能力和大力推进社团建设的双赢呢?

一、融社团活动于古诗文教学中,激活课堂,提升兴趣

传统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但中学生普遍对文言文学习持畏惧抵触情绪,教学也始终局限在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层面,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呈现出好学乐学的情形,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体现。再从中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来看,他们普遍对学习不感兴趣。静下心来,尤其缺乏认真品读古诗文的意志品质。广大中职生对丰富的社团活动兴致极高,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除了充分挖掘教材,夯实基础以外,丰富的形式也尤为重要,应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融社团活动于古诗文教学中,激活课堂,提升兴趣。

例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教学中,引入舞台剧社团日常活动,并加以改进,设计成精简版舞台剧。学生倾情演绎了子路的“率尔而对”的直爽和自负,冉有和公西华的谦逊谨慎,曾皙的君子风范以及孔子的诲人不倦的教师形象。

诵读是古诗文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然而,单纯的“读”未免单调,为了活跃课堂氛围,让“读”变得趣味横生,朗诵社团日常活动“朗诵会”是一个不错的活动形式。教师可在古诗词单元的教学中,开展“朗诵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因为是“朗诵会”,经典名著荟萃,陶冶了情操,拓宽了视野,更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作业的布置也可以别出心裁,在巩固基础的常规作业之外,设计特色家庭作业同样会让古诗词教学更为高效。通过绘画、篆刻、书法、平面设计、后期制作、原创词曲等表现古诗文意境——“任君选择”,学生作业的自主性、灵活性更强,也更有文化内涵和底蕴。

此外,社团活动还要注重构建活动评价机制,从评價内容多样化、主体多元化的角度切入,将评价在活动中的作用运转起来,打造出具有学校专业特色的古诗文教学活动。融入社团活动形式的古诗文教学,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更能增加其自主深入研读古诗文的内驱力,同时能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创造力。

二、精心组织品牌社团的精品传统文化活动,掀起校园古诗文学习“热潮”

社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大力扶持传统文化型社团,打造传统文化型品牌社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高质量的精品传统文化型活动,有利于激发中职学生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但如何开展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活动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让传统文化类社团活动成为古诗文教学的有益补充

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其中,文学类社团的活动,需要格外留意和关注。如某位诗人、词人的专题作品解读,古诗词中意象的赏析,古诗词鉴赏方法的指导,以富有特色的古诗文学习内容充实社团活动,吸引文学爱好者的广泛参与,让古诗文学习蔚然成风。

当然,这类特色活动讲究质量,就像央视的品牌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一样》,借助社团活动平台,掀起校园古诗文学习热潮。

例如,新年诗会是笔者学校传统文化类社团的精品传统文化活动,颇具特色,在兄弟学校里也小有名气。新年诗会并非仅是一场演出,而是系列性的全校古诗文学习活动,分为经典诵读预赛选拔阶段、经典诵读决赛选拔阶段及诗会表演三个阶段,历时三个月。在决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将站在新年诗会的舞台上大放光彩。因此,活动期间,校园里,同学们朗读、背诵古诗文,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场景随处可见。新年诗会系列活动,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也提升了学生自主鉴赏和诵读古诗文的能力,校园古诗文学习氛围日趋浓郁。

(二)教师指导传统文化类社团活动,扫清古诗文学习障碍

优质社团的活动开展离不开老师的组织和支持。虽然,社团是自发性组织,但对于文化薄弱、阅历尚浅、眼界不高的中职生而言,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活动难以开展,长期规划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势在必行。术业有专攻,语文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工具,因此,语文教师是否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尤其是传统文化素养,不仅决定着古诗文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着高质量活动的开展及社团的长期发展。

以新年诗会为例,学生优秀的表现取决于对古诗文内容的准确理解,以及恰当的表达。活动期间,语文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障碍,有意识地融入古诗文的深度理解,鉴赏方法以及诵读技巧;并结合学生所学古诗文,适当拓展课外内容,为其挑选最适合其朗诵的诗篇,并在课后加以个别辅导。

语文教师不仅是教育者,也应该是传统文化传承人,他们不仅应成为传统文化知识的长期积累者,用心体悟的实践者,还应当努力成为积极主动的传播者。

三、以社团活动为纽带,让古诗文学习的课堂更广阔

(一)搭建社团活动的平台

笔者所在的学校长期与南京博物院合作,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南博的志愿者活动。介绍文物、文创产品等,是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一定的审美素养。学生在服务之前必须参加南博组织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到许多课本以外的古诗文知识,尤其是历史馆所展出的一系列书画展品、瓷器等,学生不仅看到了这些展品蕴藏的生动历史故事,看到那个时代的社会百态,更从千百年的墨迹中感受到了它们主人的精神气节。学生再将学到的传统文化,通过向游客讲解,传播到五湖四海。

(二)提供舞台

课堂里诵读展示,校内外的诵读比赛,和各类传统文化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交流和展示的舞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大增加了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

我校多年来积极承辦和参加各级各类传统文化活动,如承办市职教教研室举行的经典诵读比赛、参加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的传统文化活动、江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的“诵、写、讲”比赛等。活动中,全校大面积的学生参与其中,他们不仅熟读成诵,巩固了已学古诗文知识,还在与对手的切磋中开拓了眼界,学到了新的古诗文,在交流中,不断提升古诗文学习能力。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加强古诗词教学,对中职生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将来的发展,以及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古诗文教学,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以社团活动助推中职古诗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让学习古诗文成为校园“新风尚”。

【参考文献】

[1]胡虹丽,乔嫔.古诗文教学要树立“时代融合”意识[J].中国德育,2018(08):39-41

[2]崔志永.浅谈文言文教学之文与言的关系[J].新课程学习(上),2013(10)

猜你喜欢
古诗文教学社团活动高质量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入情入境
体育社团活动在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开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从“意会”走向“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