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球训练法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19-11-27 02:37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5期
关键词:发球训练方法羽毛球

周 赢

(湖南城市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多球训练是羽毛球训练中的一个重要方式,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对打能力,教师也可以在多球训练中向学生展示适用的击球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实战能力。另一方面,多球训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部分肌肉组织,对学生体能素质的提升有重要帮助,让学生在羽毛球学习和训练过程中达到强健体质的目的。总体而言,多球训练法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有较高的适用性,对其运用策略进行研究,可以促进该训练方法的应用推广。

1 多球训练法内涵

多球训练是羽毛球训练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具体是指指导人员或陪练员在场地一侧连续发出一定数量的羽毛球,由受训者在场地另一侧进行击球。通过这种训练方法,可以达到对单一技术或组合技术的训练目的,提高受训者的击球水平。

从羽毛球击球技术角度来看,一般可将训练方法分为高远球、平高球、杀球、劈吊球、滑板球技术训练等。同时,也可对各种单一的击球技术进行组合训练,如杀球与网前技术的组合训练、吊球与网前技术的结合训练等。多球训练法在这些训练过程中都较为适用,而且可以通过控制发球数量和速度,调节训练强度,逐渐提高受训者的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比如,发球数量在10~30颗的快速多球训练有利于提升受训者的无氧代谢能力,发球数量在100颗以上的中速多球训练有利于提升受训者的有氧代谢能力。

2 多球训练法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2.1 有利于规范技术动作

羽毛球是一项全身性体育运动,对选手的击球技术、体能素质、战术意识、身体协调性、耐久力等有较为全面的要求。多球训练法主要对受训者的力量、速度、方向、落点等方面的控制能力进行训练,提高其羽毛球实战能力。多球训练在大学羽毛球教学中的运用,首先可以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这对学生的羽毛球基础及以后的羽毛球运动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教师在采用多球训练法组织学生进行训练时,可以根据不同技术动作的特点,按照较为固定的力度、速度和方向发球给学生,此时学生也需要以较为固定的动作模式进行接球,通过连续重复性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某种技术动作的要领。特别是对高远球击球等难度较高的训练项目,采用传统的同伴练习方式,往往难以满足双方各自的训练需求。学生自身对发球的方向和力度等,难以做到精准控制,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不一定每次都能打出高远球,所以训练效果欠佳。由教师进行连续发球,可以显著改善训练的有效性。

2.2 有利于提高体能水平

羽毛球运动看似简单,实际上对练习者的力量、耐力和爆发力等都有较高要求。打好体能基础,是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技术动作的重要前提。在羽毛球技术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体能好的学生占有一定优势,通过高负荷的训练,往往能够更快地掌握新技术动作。但是以往采取的单一体能训练形式较为枯燥,而且与羽毛球内容联系性较低,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通过采用多球训练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羽毛球技术动作的过程中,逐步提升体能水平。比如,羽毛球速度训练方法,主要包括动作速度训练、反应速度训练、变速运动训练等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动作技术训练内容,控制发球节奏和角度,达到相应的速度训练目的,调动学生完成训练内容。

2.3 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按照身体构造进行划分,羽毛球技术动作还可以分为手法与步法两大类,其中手法动作包括前场、中场、后场技术,如前场技术中的网前球、扑球、勾球等,后场技术中的吊球、高远球和扣杀球等。一切技术动作都是为羽毛球战术服务的,通过对各种技术的组合运用,达到获胜目的。多球训练法是一种锻炼学生羽毛球技术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多球训练,让学生将所学到的各种羽毛球技术动作衔接起来,从而在比赛中灵活运用。而且多球训练一般采取分阶段训练法,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训练难易程度,从而让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逐渐增强学生的羽毛球学习信心。

3 多球训练法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 在新技术学习过程中采用固定球路

为充分发挥多球训练法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在开展多球训练时,必须讲究方法和策略,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训练。首先,在学生刚接触一项羽毛球技术动作时,主要训练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该技术动作的要领,规范学生的击球动作和步法。在此阶段,不能额外增加学生的训练压力,主要以技术体验方式为主,可以适当安排动作分解模仿训练和徒手训练等内容,在学生对技术动作要领产生足够的理解后,再采用多球训练方法,对其进行巩固。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适当放慢多球训练节奏,并采取球路固定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在实际击球过程中,对技术动作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在击球过程中,需要用大臂法理带动小臂进行抽打。在步法移动过程中,要保持上身的平衡等。在该阶段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训练效果进行观察,及时纠正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错误动作,不能重量而不重质,否则将失去开展多球训练的意义。

3.2 在技术提升阶段采用变化球路

进入技术提升阶段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新学动作的要领,但对技术动作的应用时机把握和身体协调性控制等,还不够熟练。在此阶段的训练过程中,应继续加强动作规范性训练,使规范的动作体系成为学生的自然反射条件,主动以正确的姿势和手法进行击球。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以在多球训练过程中,增加球路变化,锻炼学生的技术实际应用能力。比如,为了训练学生对高远球击球方向和力度的控制能力,可以采用一对二的训练方法,由1名学生依次将球打给2名同伴,2名同伴分开站立,通过逐次变换打击方向,提升其击球方向控制能力。在初始训练时,主要以方向控制为主,可以适当缩短传球距离。当学生具备一定的方向控制能力后,再逐渐增加距离,并加入对击球力量和速度的要求,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高远球击球技巧,并在运用过程中富于变化,从而让对手难以接应。

3.3 根据学生特点设计训练内容

多球训练法虽然具有多方面的运用价值,但也不是适合于所有羽毛球训练项目,如在平时的集体课训练过程中,教师一个人要负责全班四五十人的发球训练任务,显然不切实际,每个学生能够得到的训练时间非常短。因此,在多球训练法的运用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与课程教学的适用性。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以学生人数、学生基础水平、技术动作要求等为重点考虑问题,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形式,确保多球训练法的应用效果。在此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校学生个体间的羽毛球基础运动能力有较大差距,部分学生之前未接触过羽毛球运动,运动能力基本为零,另一部分学生则有羽毛球训练经验,或从小接触羽毛球运动,已经掌握了相当一部分的技术动作。对后者而言,对羽毛球技术动作的控制能力也明显高于前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为基础薄弱学生设置更多基础性训练,也可以由技术较好的学生代替教师充当陪练人员。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则应设计更多的提高性训练,帮助其规范技术动作,提升实战水平,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由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训练。

3.4 注重发挥多球训练法的优势

多球训练法是一种快速提升学生羽毛球技术水平的有效训练方法,如通过开展多球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羽毛球击打手感。教师可以在场地一边持续向另一边学生发球,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不间断地采用特定技术动作进行击球,从而熟悉该动作的击球手感,最终完成该技术动作的固化过程。再如,在步法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向学生讲解羽毛球的标准步法,并与不同的击球技术动作进行组合,将其融入实际训练过程中。在每次训练时,学生站立在指定位置,教师向另一个位置发球,学生采用标准步法移动到落点,完成击球动作,然后迅速返回原位置,等待下一次击球。这种训练方式可以让学生将技术动作和步法良好结合起来,并形成一种习惯,灵活的应用到实际比赛中。此外,还可以发挥多球训练法的优势,通过适当增加训练强度,锻炼学生的基础运动能力,包括高强度的速度训练、耐力训练等。但在结束此类训练时,要及时安排恢复训练内容,避免学生出现运动疲劳损伤。

3.5 与其他训练方法配合使用

多球训练方法的运用还要与其他训练方法结合起来,丰富训练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多球训练法可以与间歇训练法、比赛训练法、小组训练法等配合使用,根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灵活选择不同训练方法的搭配形式,获得最好的训练效果。比如,在杀球技术动作训练过程中,学生在掌握基本动作要领后,应通过反复练习,做到快、准、狠,从而达到一击必杀的效果。这对学生的移动速度、击球速度、击球力量、落点把握能力等都有较高要求。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可模拟比赛中的实际情况,分组进行上网抢杀、两边跳杀等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30~60 s,休息15~30 s后,再换下一组训练内容。在这种多样化的训练方式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并营造一种紧张的氛围,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总而言之,多球训练法不是一种固定的训练模式,应通过合理的课程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其训练优势。

4 结 语

多球训练法是一种适用于高校羽毛球教学的训练方法,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升羽毛球训练效果,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各种技术动作。此外,多球训练法的应用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和各项基本运动能力,并在反复的训练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从而提升其实战水平。

猜你喜欢
发球训练方法羽毛球
羽毛球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冰球运动员身体训练方法多元化的研究
打羽毛球
单板U型场地滑雪关键技术动作及训练方法
飞行的羽毛球
打羽毛球
发球上网的步伐
对发球的理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