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兼备: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

2019-11-30 07:15简新
现代企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职业病卫生领导

简新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各级领导干部担负着重大的使命和职责,必须大力培养强化其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这样才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其中,扎实提高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能力,达到“安康兼备”,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新使命、新担当。要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就必须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其损失和危害都将是十分巨大的。国际劳工组织对世界各国职业伤害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后认为,全世界职业伤害事故造成的损失占全球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左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开展的“安全生产与发展关系研究”成果认为,我国企业一年的事故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左右。同时,发生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物质财富的损失还是不可逆的,是无法挽回的,这更加凸显抓好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

一、风险社会的重大课题

当今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何科学应对风险,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必须妥善解决的重大课题。现代风险同科学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和人类的生活质量,但同时它所带来很多方面的后果也越来越难以预测和控制。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复杂的庞大系统,其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的日益广泛和深入。可以说,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另一方面又蕴藏着对人类社会的各种威胁,成为现代社会风险的重要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转折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自2010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过程中,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传统和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并存,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巨大损失。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全力化解安全生产风险,抓好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二、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

中央早就指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事业的发展对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又提出了新要求,其知识面应当更加宽广,专业能力应当更加精深;特别是为适应风险社会的新形势、新特点,一名领导干部,无论他是否从事安全生产工作,都应当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技能,达到安康兼备。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明确提出要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而今,“安全第一”的方针早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全体公民都必须遵照执行。而作为领导干部,不仅应当自身带头遵守,还应当在职权管理范围内抓好落实,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从个人角度讲,安全生产是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健康权、劳动权和发展权的根本保障;从国家和社会角度讲,安全生产关系到社会财富的持续增加和社会管理的稳定有序;从国际角度讲,安全生产状况好坏直接关系一个国家国际形象的好坏,因此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就具有极端重要性;相应的,就必须对领导干部的安全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决不能是旁观者和等待者,而必须是指挥者和指导者,否则就没有资格当干部。

可见,抓好安全生产、防止安全事故和职业病,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是党和政府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体现,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是所有领导干部的共同职责、共同的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就必须加强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安全素养,努力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行家里手。

三、安全发展的责任担当

面对风险社会的安全生产挑战,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安全健康需求,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大力强化自己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方面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做到安康兼备——首先要提高维护自身安全健康的能力,其次要确保自己分管部门和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健康。

要求领导干部具备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并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1996年4月,劳动部印发《关于“九五”期间安全生产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安全生产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人民政府行政一把手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企业法定代表人必须通过安全生产技术知识考核,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2004年1月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指出:“加强对地方领导干部的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执法业务培训。”

安全生产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自然、社会、心理三个领域,内容纷繁复杂;同时,安全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自1990年首次提出后发展很快,与安全科学相关的学科之多、系统之巨、因素关系之复杂,很少有其他学科能够与之相比,所以安全科学是一门真正的大科学。所有这些,都给人们包括各级领導干部学习掌握安全知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学习中存在的困难,绝不是我们拒绝学习的理由。马克思明确指出:“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加强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业务知识的学习,既是各级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要求,是自我保护的需要,同时也是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本领,坚守安全红线,就成为每个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和崇高使命,在这方面不能有丝毫推脱。

四、健康发展的人文守候

安全生产工作好坏对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而职业病防治工作也同样不能忽视。

职业病危害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一直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1985年,第71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职业卫生服务公约》。1994年,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人享有职业卫生”。2013年4月,国际劳工组织发布《预防职业病报告》披露,全球每年有202万人死于职业病,但半数以上国家和地区还缺乏对职业病情况的统计。

为了应对职业病的危害,国外广泛开展“职工健康和生产力管理”,并受到我国企业界的关注。这一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安全观念和认识,也就是说不能再停留在“安全就是不出事”的低标准上了,还应将每个职工的职业健康和身心健康也纳入安全的范围,这是社会进步、文明提升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职业、新材料不断出现,产生职业危害的因素越来越多。1987年我国规定有9类99种法定职业病,2002年分为10类115种,2013年分为10类132种。我国现有存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企业约1600万家,遭受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高达2亿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职业病多发期,职业病防治形势日益严峻。我国职业卫生水平不仅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就是同一些亚洲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改变我国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不利局面,实现健康发展,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担负应有的职责。2019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到2022年,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

领导干部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骨干,应当以对广大劳动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职业健康工作,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实施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而抓好这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就是自己要懂得职业卫生工作,知道应该干什么、怎么干,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文守候。

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负有重大职责。领导干部的安全素质高低、履职情况好坏,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或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要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各级领导干部就必须适应风险社会的新要求,使自己具备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能力素质,这正是领导干部直面风险和挑战的责任担当。

猜你喜欢
职业病卫生领导
卫生与健康
父亲的职业病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