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GF基因与体外转染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相关性

2019-12-02 05:16刘效波荆丽杰刘宝堂侯文明李子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8期
关键词:心肌病骨髓转基因

刘效波 荆丽杰 刘宝堂 侯文明 李 磊 赵 进 李子军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山东 潍坊 261031)

缺血性心肌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长期缺血,导致心肌弥漫性纤维化。临床常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绞痛[1-2]。骨髓基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总称,存在于骨髓中,能够向多种细胞进行分化,在体外能迅速扩增,广泛的来源,是目前修复各种病症的理想型种子细胞。但在成体动物中仅占有核细胞的十万分之一,在骨髓中也仅仅只占0.25%,含量相对较低,难以广泛应用,在过往的基因治疗研究当中将它作为靶细胞的研究很少[3-4]。本次实验通过bFGF基因体外转染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研究,观察标记和检测转染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长增殖所带来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018年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48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为41~72岁,平均年龄为(54.8±6.9)岁,患缺血性心肌病病程时间平均为3.6年。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11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为45~71岁,平均年龄为(61.8±8.6)岁,患缺血性心肌病病程时间平均为3.4年。对照组患者15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为46~68岁,平均年龄为(52.2±7.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患缺血性心肌病病程等均无明显差异,实验结果具有可参考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2011欧洲心脏病学会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处理指南》[5]标准,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②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具有明确心肌缺血症状[6-7]。③临床资料完整,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自愿加入本次实验。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心脏病、贫血性心脏病以及其他类型的心脏疾病。②肝脏、肾脏等重要功能不全者。③恶性肿瘤患者。④资料不全,配合度不佳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在进行心外科手术开胸的同时,从患者胸骨骨髓抽取骨髓基质干细胞,4~6 mL,放置于肝素和含有15 mL的100%胎牛血清、100 U/mL链霉素以及100 U/mL青霉素钠的α-MEM混合溶液中,保持37 ℃温度、饱和湿度和5%的二氧化碳中接种于培养皿中,观察显微镜下细胞分裂和增殖情况。16~18 d 80%细胞核出现融合时传代,细胞活性通过台盼蓝试剂进行拒染实验,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再取2代细胞,采用Lipofectamine转染试剂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IRFS2-EGFP-bFGF来转染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骨髓基质干细胞。

1.4 观察指标:①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在对于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转基因后,观察显微镜下4、12、24、48、72 h以及传代后24 h的标志基因荧光蛋白(EGFP)强度表达情况。②转染效率计算:转染效率=EGFP阳性细胞数/总细胞数×100%。③bFGF浓度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E)检测转染后4、12、24、48、72 h培养的上层清液浓度。④细胞爬片免疫组化染色:对48 h后的细胞爬片进行转染,丙酮固定bFG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是否出现蛋白质水平的bFGF表达,采用488 nm波长激发。

1.5 统计学处理:对于本次实验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其中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转基因效率对比:见表1。观察两组患者在pIRFS2-EGFPbFGF转染后的荧光显微镜下标志基因EGFP阳性细胞数量和总数的情况,发现最初的标记基因荧光强度最强,从4~48 hEGFP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转基因效率逐渐升高,而在48~72 h内强度逐渐减弱,转基因效率反而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转基因效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转基因效率对比(%,±s)

2.2 两组患者bFGF浓度变化情况:见表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E)检测转染后4、12、24、48 h的bFGF浓度逐渐升高到23.5 ng/mL,而在48~72 h内浓度慢慢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bFGF浓度变化情况(ng/mL)

3 讨 论

本次实验发现,采用Lipofectamine转染试剂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IRFS2-EGFP-bFGF来转染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分泌出相对较高水平的bFGF蛋白质,从而有效的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值,发挥生长因子的活性和生理作用,修复缺血的心肌组织,未来可以考虑作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肌基因治疗靶细胞[9-12]。

猜你喜欢
心肌病骨髓转基因
探秘转基因
转基因,你吃了吗?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心肌病的种类有哪些?
肥胖女性易患心肌病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
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