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骨关节软组织损伤所致肢体肿胀的疗效观察与护理对策

2019-12-05 06:22施静
医药前沿 2019年31期
关键词:张力性右旋糖酐骨关节

施静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上海 200065)

临床骨关节软组织损伤发生率较高,当组织受损后,因血液动力学的变化,造成水肿情况发生,使其局部组织压力上升,血流降低,更为严重的情况将造成骨筋膜室综合症(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发生[1],因此为了进一步消除和减轻肢体肿胀情况和疼痛感,从而降低张力性水泡形成,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2],本文通过对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骨关节软组织损伤所致肢体肿胀患者进行分析,探讨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的疗效及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骨关节软组织损伤所致肢体肿胀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无肝肾功能障碍和心功能障碍。10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1~72岁,平均(31.6±1.5)岁;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0~73岁,平均(31.6±1.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加行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每次12小时进行1次,低分子右旋糖酐(40)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3~5日。

1.3 观察标准

每日治疗前后,在定点部位测量患侧肢体和健侧肢体周径,记录皮肤张力大小,测定时由护理人员配合[3]。同时采用NRS评分法测定疼痛减轻或消失用时[4]。并记录张力性水泡发生率。

2.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肿胀和疼痛消退用时分析

观察组用药后尿量增加,在2日左右肢体肿胀程度减轻,5日后肿胀消退,对照组尿量无明显增加情况,肿胀消退时间为7日。观察组治疗2日后疼痛有所减轻,6日后基本消失,观察组各项消退用时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

表 两组干预后肿胀和疼痛消除情况分析(日)

2.2 局部张力性水泡形成分析

观察组伤后3日入院,无1例张力性水泡发生,超过3日住院患者,8(16%)例出现张力性水泡,对照组伤口3日,5例出现张力性水泡,超过3日住院后,17例(34%)出现张力性水泡,组间对比χ2=4.3200,P=0.0376。

3.讨论

本次研究证实,观察组用药后尿量增加,在2日左右肢体肿胀程度减轻,5日后肿胀消退,对照组尿量无明显增加情况,肿胀消退时间为7日。观察组治疗2日后疼痛有所减轻,6日后基本消失,观察组各项消退用时均优于对照组,说明甘露醇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骨关节软组织损伤所致肢体肿胀的疗效显著。

对患者予以甘露醇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需要注意的护理要点有:①静脉滴注甘露醇过程中,应用大号针头,每分钟10毫升快速滴注,避免外漏情况发生,同时用0.5%普鲁卡因进行封闭+热敷。此药物不可与其他药物混合联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结晶,则在80摄氏度水中溶解应用。用药后,观察药物出入的液体含量,测定血压指数,对于情绪紧张的患者及时纾解。②关注患者的意识情况、脉搏指数[5]、血压指数以及尿量,判断是否存在休克情况。记录患者伤侧肢体疼痛情况以及局部肿胀程度,如果患者疼痛原因并不明确,则不可应用麻醉止痛药物。③合理应用石膏以及夹板,测定患者伤情,将患侧肢体抬高,处于心脏水平上,以此促进静脉回流[6],促进肿胀缓解[7]。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肿胀消退和疼痛消失用时短于对照组,由此数据证实,骨关节软组织损伤所致肢体肿胀患者经过护理后,肿胀缓解时间和疼痛改善时间有所改善。另外在此过程中,应详细关注患者体温、血压指数、血沉情况,如果指标异常,则及时对创伤后感染的肌肉予以处理。强化常规护理模式,操作过程中避免动作强度,搬动适宜,通过无菌操作将泡内积液抽出,以此及时更换无菌纱布。

综上,对骨关节软组织损伤导致的肢体肿胀患者行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后,加以有效的护理能够改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张力性右旋糖酐骨关节
右旋糖酐酶酶学性质研究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自发性纵隔气肿62例临床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张力性内膜下积液1例并文献复习
不同对照品及GPC软件对右旋糖酐铁相对分子量测定的影响
MSCTA在骨关节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骨关节结核术后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跟骨关节内骨折选择不同类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研究
右旋糖酐对草酸脱羧酶的修饰研究
右旋糖酐联合活血化瘀方治疗肺气肿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