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工作需祛“九弊”

2019-12-08 15:24
政工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机关干部机关决策

林 彬

机关干部承上启下、协调左右、联系内外、衔接各方,任何一个命令、一个决策都关系重大。但当前机关干部整体建设并不能做到全面过硬,需祛“九弊”。

标准不明是效率低下的最大原因。标准不明表现众多:有的个性标准,呈文件像过关,常因上级喜好,不断返工修改,甚至推倒重来;有的口头标准,仅仅是“不可以”“不行”,具体优劣好差由下属摸索,结果只能是“无头苍蝇”;有的层层标准,要求越提越多,方案面面俱到,但最后呈“雪球效应”,无从下手。机关工作必须精细,标准必须严格,不能主观臆断。在制定计划时要事先谋划,定好标准不随意更改;在批示文件时不出于个人喜好,讲明意见看法,有根有据;在传达指示精神时,不对上级意图添油加醋,盲目加码,也不肆意降低标准,按个人理解说话。

经验使然是工作创新的最大不足。长期机关工作让很多干部开始凭经验、想当然决策,习惯于对方案照搬照抄,讲话稿稍作修剪,用老办法开展新活动、用老思路解决新问题、用老套路传播新思想,导致工作的陈旧性。有的固执己见,认为用过多次的方案、办法就一定是对的,千篇一律。由于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仅靠经验远跟不上形势,必须有强烈的学习紧迫感,不断求新求变,敢于对旧习说不、对经验说改、对问题求新,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弹性计划是推动落实的最大弊端。计划就是命令,必须不打折扣地执行,否则形同虚设。机关办事必须按时间节点,步步推进。但如果上级不催不要就不动,肆意推脱,随意更改完成时限,最终将一级等一级,工作日积月累,堆积如山,久而久之就形成拖拉习性。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办文办事的高质高效也是衡量机关干部的标尺。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列出计划表就一定要不打折扣,分清轻重主次就一定要步步落实,画出时间点就一定要点到事毕,切实做到案无积卷、事不过夜。

惰于学习是能力素质的最大短板。机关工作点多面广,如果只干不学、只做不思,能力素质只会原地踏步。要强化知识危机意识。要常挤时间,多抓茶余饭后的零散时间,点滴成金。要善于积累,处处留心,特别是上级文件、指示要求,要随时捕捉,随时记录,积少成多。要勤奋思考,联系实际、联系自身,近思过错、常思短板、远思发展,用思考促进工作改进。

等靠思想是长久发展的最大限制。等靠依赖会限制成长,导致工作思路难以突破,待上多年也难有长进。讨论出方法,辩论出真知。机关干部定不能有“奴性”,不能唯领导是从、习惯点头哈腰。要不背心理包袱,敢于讲真话报实情,敢于指出首长决策不足,敢于提不同意见,敢于担急难险重任务,发挥“参、谋、干、助”的主动性。

背后议论是破坏团结的最大问题。机关干部掌握讯息全面多样,必须敏感、谨慎,否则将破坏形象、威信。但有的喜欢散播消息,背后议论,显示自我能力;有的喜欢无中生有,随意造谣,导致相互猜疑;有的喜欢以讹传讹,制造混乱,影响团结。谣言止于智者。背后议论是党性原则不强的表现。位高觉悟更要高,要做到对领导决策不乱发议论,对敏感事务不背后评价,对通知指示不随意传播,对无关事项不处处打听,对开会内容不随意泄露。

各自为战是工作效能的最大桎梏。不少机关干部习惯于单打独斗,玩个人主义,不想分工对接,只想独占功劳,因事前缺少协调沟通而导致工作的重复并不鲜见。机关工作重在协调、贵在合作,要学会发挥合力,十个手指弹钢琴,把沟通协调当成事前必备,把配合别部门工作当作办事关键,学会知识共享、信息共享、经验共享。只有发挥合力,形成合作,才能避免弯路,实现共赢,发挥机关效能的最大化。

末端忽视是执行问效的最大制约。不少工作台上轰轰烈烈,会上表态很高,但最后悄无声息抓落实,成了半截子工程,究其原因在于机关末端问效不够。机关干部要打通工作链路,走好“最后一公里”,思想要向上提,眼睛要向下看,百闻不如一见,用好当兵蹲连、工作调研平台,真正用心到、走到、听到、看到、解决到,代替电话问效、材料见效、报告查效。

短浅修为是成长进步的最大阻碍。机关工作不能急于求成。不少新进机关干部,要求立竿见影的回报,瞄准进步、瞄准调职、瞄准奖励,不安心安分。必须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功成不必在我任”的决心韧劲,有学的谦和、心的宽容、帮的热情、干的定力,正视挫折、接受批评,坦然处事、修身修行,切实用工作实绩说服人、用个人修为感染人,放远眼光、长期坚持、自我洗涤,养好机关干部真、实、稳、韧的“精气神”。

猜你喜欢
机关干部机关决策
王海龙作品选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嘉定区人大代表、常委会领导、机关干部 摄影书画作品选登
诸葛亮隆中决策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