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文化自觉的意义、问题及实现路径

2019-12-10 02:52丁昭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9年11期

丁昭

摘要当下课程学研究中课程文化自觉是一个热点,课程文化自觉是人类有意识地发展课程文化,在课程文化上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不断超越的理性态度。它包括逻辑的思维、严谨的态度和高尚的目标。在课程文化走向自觉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问题和挑战,即外部控制与主体需求的矛盾、主体意识与价值中立的对立以及文化惯性的阻滞。课程文化在当代出现了“迷失”,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就是扎根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回归;就是要打开胸怀,以开放的态度接纳外国文化。处理好这些问题和挑战,课程文化才能走向自觉。

关键词:课程文化自觉 问题与挑战 主体性迷失

一、课程文化自觉的意义概述

文化按照其基本的存在形态来划分,可以分成自在的文化和自觉的文化。所谓自在的文化,其实就是不经反思的、传统的文化。而自觉的文化则是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不断质疑、不断批判、不断更新的文化。依据这个,我们可以将课程文化也划分为自在的课程文化和自觉的课程文化。以习惯和经验等构成的就是自在的课程文化,它具有稳定性,同时自在的课程文化也具有惰性。而自觉的课程文化则崇尚理性的思考,它寻求积极地去改变,去突破。事实上,课程改革深入推进阶段必然是课程文化的变革阶段,课程文化不变革,课程改革终究是隔靴搔痒,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改革必然要实现课程文化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型,这是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应有之义。

课程文化自觉的意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自觉到自身课程文化的优势和弱点,懂得扬长避短。自在的课程文化特点就是墨守成规,处于自在的课程文化中的人们认识不到自身的问题,一味地继承过去的东西,在这种文化惯性下,一些毒素也不断地积累和沉淀,成为课程文化发展的隐蔽障碍。而自觉的课程文化则是反思过去,认识到哪些文化属性是坏的,将坏的部分清理掉。另一方面,还要意识到旧的课程文化是在过去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我们必须对它进行新的诠释,使其得到更新和发展。不是说课程文化自觉就是要丢掉旧的文化不要,对待旧文化要有一定的包容性,理解其是特定历史的产物。并且要善于开发旧文化的新价值,灵活地将旧文化中的养料吸收进来。只有这样,才能算是课程文化的自觉。总的来说,课程文化自觉就是人们在课程文化上表现出主动践行和不断超越的理性态度,是人类有意识地去发展课程文化。事实上,课程文化自觉内在地要求人们要追求理性。它包括思维的逻辑性、态度的严谨性和目标的德性。

首先是思维的逻辑性。课程文化自觉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喜欢追问课程存在的合理性,这种追问把现实的人作为判断理性的尺度,把人的价值和意义作为最高准则,想通过对人的特性的发掘推动人们的认识,使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课程文化自觉的本质就在思维的逻辑性,在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方面面闪烁出理性思维的光芒。课程的合理性是通过人们的思维来确定的,总之,课程文化自觉重在思维的合理和规范。其次是态度的严谨性。课程文化健康有续发展的一个前提基础就是严谨的态度。如何做到这一点?这要求我们在选择和建构课程文化的价值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性态度,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目标,汲取西方文化中有用的部分,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如此才能创造出合理的、符合我们民族长远需要的文化。最后是高尚的目标。对生活意义、生命价值的认知与提升,是课程文化的应有之义。但如果仅仅是喊几句“回归生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引导学生真正地进入到教育生活世界中,去观察生活现象,经历生活事件,从而正确体验到生命的深度与广度。换句话说,要不断地经验智性的生活,从而实现自身德性的生成。教育不仅仅是要成材,更是要成人,成为一个德性的人,这种德性的生成是一种生活体驗的积淀。总之,课程理性是人们对课程活动的合理性、规范性、道德性的确定。与旧的课程文化相比,课程文化自觉强调“体验目标”、“课程理解”、“课程领导”以及“质性评价”等。这种课程文化的转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创造,是课程理性的体现。

二、课程文化自觉面临的问题

1.外部控制的现实与主体性需求的矛盾

课程文化自觉有人说是课程的自觉,有人说是文化的自觉,其实归根到底是课程中的人的自觉,课程文化的主体性也取决于课程中的人的主体性。主体性,就是要意识到自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知道自身有何价值,有何职责,并且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具备信念和使命感。现实中,课程因为其传承文化、承载意识形态这样特殊的身份,而一直受到过多的行政干预。而控制得过多,就容易造成自身形成依赖,导致主体意识的缺失。缺失了主体意识的课程文化只能是停止了发展的课程文化,对整个社会文化也不会有促进的作用。在当下,一方面国家认识到发挥课程文化主体性的重要,在逐渐地下放权力,分享权力,比如新课改中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这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它赋予了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主权,为课程文化主体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另一方面,虽然课程文化走向自觉是课程文化发展的规律,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人的主观努力,课程中的人只有自己坚定课程文化自觉的信念,去不断争取自身的主体性才有可能实现课程文化走向自觉。总之,坐在那儿等着上面给你主体性,本身就是没有自我觉醒的表现,自觉虽然需要一定的外在刺激,但其内在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2.主体意识与价值中立的对立

课程文化的主体地位要实现意味着课程要超越现实文化,这就要求课程设计者在设计课程时,要敢于将个人经验、知识观念、价值取向以及爱好情趣,尤其是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影响渗透进课程里,从而繁衍出新的文化意义,实现文化的增值。否则,我们的文化就是停滞的、不更新的。但编制课程并不能等同于写文章,写文章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课程将要面对的是各不相同的一个个渴望知识的脑袋,课程不能为了满足自身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我们的语文阅读理解中,按照新课改的精神,就应当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通过阅读,并结合自身的经验,去建构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但实际上我们往往有一套编制者们给出的他们想出的答案,我们往往用这些标准答案去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就像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冰融化之后是什么?在课程编制者那里是水,在学生那里则有是“春天”这样美妙的答案。我们通过课程发展学生的思维,不应当或显明的或潜在的把学生引向一个固定的思维,一个已经被安排好了的答案,而应当是保持一定的中立,让学生根据他的理解给出他自己的答案。总之,课程设计者在把自己的想法蕴藏进课程中这件事上应当保持谨慎。一方面课程文化走向自觉,课程中的人要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要有所作为,有所行动。但课程是要服务于学生,就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课程文化就需要在其主体意识与价值中立之间达成一种平衡,这是课程文化走向自觉所要遭遇的挑战之一。

3.自我反思对文化惯性的突围

文化惯性指的是处在某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受到这种文化惯性的支配,从而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文化惯性一般具有广泛的认同性和相对的稳固性,它趋向于“静止”和满足于“维持现状”。而课程文化自觉则寻求“改变”和“超越”,它试图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文化惯性则阻碍着课程文化自觉,一方面它形成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定势,当课程文化自觉反抗文化惯性时,文化惯性会‘维护人们的传统思想。另一方面,文化惯性留下了规范和条例;而课程文化自觉则要‘改良甚至是‘颠覆人们的习惯和经验。当课程文化从自在走向自觉时,文化惯性会形成许多的阻碍”。要克服文化惯性的障碍,最关键的就是课程文化要自我反思。反思就是指课程文化中的人要去认识自身所处的课程文化,对自身所处的课程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自身课程文化的优势和弱点,知道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反思的过程应当注意三点:第一,反思禁个人情感与偏见,不以个人好恶来判断,务求冷静客观,追求合乎理性。第二,反思不应浮于表面,应该进行分析、比较,深入挖掘,尽可能挖到本质的东西。第三,反思重在找出问题来。反思的意义就在于认识到自身哪些地方受到了文化惯性的影响,并自觉地克服这种影响,合乎历史规律地向前发展。如果缺少了对课程文化自身的反思,课程文化尽管随着历史的前进,也会缓慢地向前发展,但有了理性的自我反思,就可以加快课程文化走向自觉的步伐,甚至实现跨越。

三、课程文化自觉的实现路径

1.传统课程文化从流失到回归

现代人对传统文化普遍存在一种轻视或忽视,对传统课程文化亦是如此。对本民族积累的文明不屑一顾,对历代先哲的智慧弃之一边,对待传统课程文化如果是这种态度,至少会产生两个问题。一个是课程文化会因此缺失了“根”,无论是课程编制者,还是课程使用者,都会面临一种“无根的存在”,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明明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课程文化中却很少有中华民族的烙印,“我之为我”的东西丢失了,没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就谈不上与其他课程文化进行平等的交流。另一个是课程文化没有本民族的东西,就没有了特色,仆从于外来的课程理论,只能变得和别人一样,这不利于整个世界课程文化的发展。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时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话同样可以用在课程文化自觉上,课程文化自觉首先便是要“各美其美”,各种不同的文化要发扬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以自己的传统课程文化为自豪,追寻传统课程文化当中的有益因子,从而构建本民族、本土化的课程文化。只有各个不同的课程文化“各美其美”,彼此之间才有互相吸收、互相借鉴、共同进步的可能,整个世界的课程文化的发展,才能呈现出一派繁荣。反之,所有文化抛弃自身,没有了自我而向同一个先进的文化学习,长远来看,会变得同一化,没有差异,没有互相学习的空间,这并不利于各民族课程文化的发展。只有真正地潜心去研究传统文化的经典,在学校里面传播这些经典,让它们真正渗透进课程,让这些经典与时代联系起来,凸显出它们的价值,从而成为课程文化一部分,才是课程文化走向自觉的途径。

2.课程文化心态从封闭到开放

如前所述,课程文化走向自觉首先要“各美其美”,紧接着还要做到“美人之美“。所谓“美人之美”,就是要正确理解其他地区的课程文化,尊重它们的差异,承认它们先进的地方,并开放胸怀向它们学习、交流。随着我国大国地位的提升,国民信心的恢复,我们在文化上却开始变得有些保守,由于害怕被“文化殖民”,反而导致了排外的倾向。例如前不久中小学教材的改编,引起过社会的一番议论,其中由于在语文、数学等科目中加入了一些“外国元素”,而被一些人斥责为“严重西化”。其实问题根本没有这么严重,加入的“外国元素”份量并不多,是我们太过敏感,似乎想要极力摆脱西方的影响,很害怕被西方进行了“文化的殖民”。这种担忧并不能用封闭自己的方式得到解决。面对这种危险,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追寻传统文化,从而确立自己,然后理性地去分析输入进来的文化究竟是好是坏,对自己的发展有无益处,根据输入的文化本身的好坏和有没有价值去做出取舍,而不是去臆测文化背后输出者的心思,去揣摩他们有无恶意,这种臆测、揣摩很有可能演变成一种“有毒”的“阴谋论”。导致我们的课程文化存在一种畏J瞑心态,不敢放开胸襟去交流、学习。在一个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整个世界变成地球村的时代,不開放,不走向国际化显然是错误的。在我们的课程当中加入其他的文化元素其实是可取的,我们的学生需要这样的桥梁去理解其他的文化。封闭的课程文化心态是课程文化走向自觉的一大障碍,而开放胸襟需要我们具备一个真正强大的信心,这对于我们的课程文化是一种挑战,也是课程文化走向自觉必须要解决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课程文化要走向自觉就需要做到确立自己,理解他人,共同学习,共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