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2019-12-10 10:02吉玉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生物高中实验

吉玉

【摘    要】  在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中所掌握的不仅仅是浅显的表面理论,而是建立在自身实践所得来的理论结果上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更具有说服力与可信度。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在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仅仅结合教材中的知识为学生进行解析是完全不行的,因为高中生物里所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是通过实验得来的最终结果,是由具有可依据性的实验基础所支撑的。因此,在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中所掌握的不仅仅是浅显的表面理论,而是建立在自身实践所得来的理论结果上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更具有说服力与可信度,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生物的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

一、趣味性引导学生亲身实践

高中生物与初中生物最本质的区别还是所涉及知识面的不同,初中生物中的所涉及的知识面虽然广,但都只是表面的一些浅析,教材里所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大多也都只是浅显易懂且只需要简单的实验操作,再加上教师的进一步分析学生就可以基本掌握的;而高中生物里所涉及的知识面多而广,并且每一个知识点几乎都需要学生的细致探究,因此,教师需要把控好教学步骤,在一开始就为学生打下良好的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确保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会因为跟不上教师的课堂节奏而乱了阵脚。教师可以在学生刚刚接触高中生物实验时,带领学生们做一些简单且比较有趣的观察性实验,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们的生物实验基础素养。例如,在教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类型和结构》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对教材上的基础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便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然后教师为学生们展示一些细胞在显微镜放大数万倍的情况下的外形与变化,以便让学生们逐渐进入课堂状态,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在学生对这一课时需要掌握的知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与了解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细胞在不同倍数显微镜下形态变化”的观察性生物实验了。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正确操作,以便最终观察到正确的结果,从而利用亲身实验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生物的兴趣与自主积极学习能力,帮助教师完成在课堂中利用实验提升学生生物基础素养的探究。

二、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

费希特曾将说过一句话:“所有的理论法则都依赖于实践法则;如果只有一条实践法则,那么他们就都依赖这一条实践法则。”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中生物教材中所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也都来自于生物科学家前辈们不断失败与再实践的最终结论。由此可见,想要培养高中生的生物素养与自主学习能力并提高其探索发现力,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们在亲身实验中凭借自身的力量通过不懈的努力对生物领域进行探索与研究最终获得结果。实施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同时也帮助教师减轻了教学负担,完成对教学模式的探究与优化。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授《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一课时,首先可以结合教材中需要学生们初步掌握的基础性知识为学生们进行解析,作为接下来学生进行自主实验的理论基础,然后就可以引导性的带领学生们进行与本课时所学内容相关的生物实验了。在学生进行课堂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观察学生的进行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确保学生的实验进行过程正确且顺利,不会对学生造成安全上的危害。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亲自完成实验并最终得到结果,同时也可以从中吸取到很多经验或教训,有利于今后其他生物课堂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对于学习生物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压力且丰富了课堂内容,有效的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引导学生积极提问、大胆质疑

生物是一门非常需要準确性的学科,在对生物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一个小小的错误很有可能就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从而造成不可逆转性的严重后果。因此,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生物基础素养,对于学生的严谨性和发现问题的观察力方面教师也要严格注重起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比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

想要培养学生去发现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将基础的知识全部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比如,在教授《遗传和染色体——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一课时,首先带领学生们对教材中需要掌握的基础性知识进行学习,并学会灵活的将其运用到实际操作与解答中,然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与所学课时内容相关的问题对学生们的知识掌握运用情况进行考验,同时合理地引导学生们逐渐进入课堂状态。在以上条件都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利用染色体模型为学生们模拟不同染色体结合所得到不同结果的实验了。不过,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故意做错某一步,在得到错误的结果后,让学生思考是哪一步出了问题。教师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眼睛,从而向学生们传达实验需要严谨性对待任何实验都需要百分百认真的道理。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是一个涵盖知识面广、知识点复杂且深入的学科,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要培养和提高的并不仅仅是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还有对待生物的严谨性和发现问题的观察力,只有引导学生正确发展,才能打造出以生物实验为基础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素养。

【参考文献】

[1]汪富霞.浅析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开展[J].学周刊,2019(20).

[2]王青松.关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2017(42).

[3]王珊珊.构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2).

[4]羊秀美,韩京哲,杨剑.例析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8(04).

[5]王晋东.提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措施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7).

[6]董波.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为例[J].教书育人,2018(01).

猜你喜欢
生物高中实验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