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型悟美:以惠山泥人培育传统文化素养

2019-12-10 10:26江苏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曹浩洁孙艳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美术素养传统文化

江苏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 曹浩洁 孙艳

【摘要】惠山泥人“彩塑”民间工艺走进课堂的目的是让学生“塑型悟美”,传承无锡本土非遗文化,延续无锡民间美术的精神文化,以惠山泥人培育儿童的传统文化素养。

【关键词】惠山泥人  塑型悟美   传统文化  美术素养

惠山泥人“彩塑”民间工艺走进课堂的目的是让学生“塑型悟美”,传承无锡本土非遗文化,延续无锡民间美术的精神文化,以惠山泥人培育儿童的传统文化素养。惠山泥人这个传统手艺文化独有的美学韵味,需要我们精心保护与继承发展。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这类手艺文化在现代工艺的冲击下变得愈发小众化,急需我们转变思路,积极探寻一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护、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乡土艺术的有效途径。

一、塑“泥”明“意”——传统手艺文化与地方特色的内在联系

惠山泥人是江南水乡数千年来耕种文明的璀璨结晶,是太湖吴地优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更是江南人民生生世世对生活感悟的化身,堪称凝固的灵魂。它以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情趣盎然,被誉为“最具有东方神韵的民间艺术”。

(一)惠山泥人有着悠久历史。惠山泥人作为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它的兴起有其特定的自然历史原因,惠山泥人从夏商到现代,经历了从起源、发展、繁盛、衰落到重生,惠山泥人也从最初的孩童玩具成为著名泥塑艺术品。

(二)惠山泥铸就艺术特色。惠山脚下的泥土质地细腻柔软,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可塑性极佳。手工艺人受其启发而发展惠山泥人,渐而成为名誉天下的艺术特色。宋代苏东坡曾写下“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的诗句,传神的道出惠山泥人原料粘土的特性——濡。惠山泥人是艺人们几百年来,保留传统不断创新孕育出了巧夺天工,灿烂绚丽的民间艺术文化。

(三)惠山泥人作品丰富多彩。在制作技艺中饱受各种文化、技术冲击,但其艺术价值并未流失。从造型工艺的精细程度来分,可以分为粗货与细货两类。粗货,也称耍货,是指儿童用来玩耍的泥玩具,制作工艺简单,造型简洁,常常采用模具印制,手工彩绘,用笔粗放,用色鲜艳明快,内容多以吉祥喜庆的题材为主,如大阿福,小花囡,蚕猫,皮老虎等;细货,多指手捏戏文人物,制作工艺精细,造型繁复,以精致的人工手捏制成,加以彩绘,人物形象尤其注重神情的刻画,素材多以京剧、昆曲等戏文中的人物为主,后期也增加了神话人物、传说故事、历史人物、宗教人物,堪称惠山泥人艺术的顶峰。郭沫若先生赞其"人物无古今,须臾出手中",属泥人中的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二、塑“泥”赏“美”——泥塑艺术对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借鉴

将惠山泥人制作融入学习美术教育课堂,不仅能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更是对保护、传承、发扬无锡地方特有的乡土艺术的有益尝试。惠山泥人作为无锡乡土艺术的典型代表,其内蕴的美学价值是现代艺术所无法比拟的,其造型、色彩和纹饰体现的美学韵味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惠山泥人的造型之美

惠山泥人造型各异,或憨态可掬、圆润饱满;或惟妙惟肖、生动夸张。其形象有其特有的风格流派,自成一家。如:泥人诙谐逗趣的造型有所谓“将军肚、美人腰、小儿腿、老人背”之称,仕女的造型讲究“九曲三弯”,“杨柳腰、鹅蛋脸、悬胆鼻、菱角嘴、丹凤眼、柳叶眉”等。正是惠山泥人所特有的造型之美,成就了其在乡土文化中的歷史地位。这些经前人总结归纳后形成的独有造型之美,对于开展美术理论、实践教学具有极佳的借鉴意义。

(二)惠山泥人的色彩之美

惠山泥人的色彩之美,美在搭配。看似热闹的红绿色彩,经过手艺人的妙手搭配也不显突兀,各种高纯度的颜色置于泥人身上,别有一种民俗的快乐祥和之气。而绘以青蓝暗色的戏曲人物,配以夸张变形的人物形象,也不显单调,形与色相互衬托,别有一种江南风韵。这种惠山泥人独有的色彩搭配哲学,不仅对现代美术教学中的水墨画色彩搭配有借鉴,对现代雕塑的彩绘艺术发展也有着丰富的借鉴作用。

(三)惠山泥人的纹饰之美

惠山泥人的花纹装饰十分多样,常用纹饰多为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纹样。老艺人们善于依照泥人形状来描绘纹饰。粗货的纹饰较为豪放洒脱,用笔也相对轻松,不拘泥于细节;细货造型精致,所以纹饰也描画的精细,纹样复杂,多受到戏曲服装的纹饰影响。光是泥人身上的纹饰欣赏,就足以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其纹饰运用对现在的图案装饰领域仍有巨大影响力。

三、“塑”泥“惠”人——建设指向泥塑文化传承的美术课程

惠山泥人作为无锡地区的传统艺术,其造型、色彩、纹饰,无一不具有世界艺术的美学价值。以惠山泥人为素材开发学校手工制作艺术课程,融入美术教学实践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以参观教学为补充,了解惠山泥人艺术价值。

为了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深入理解有关惠山泥人的知识,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无锡惠山泥人博物馆,了解馆内有关惠山泥人历史发展的资料、图片介绍,系统的学习惠山泥人兴起发展的背景、原因。欣赏馆内所藏的惠山泥人艺术精品,了解惠山泥人艺术特色与艺术价值。参观泥人工作室,走近大师,参观和了解大师制作泥人的过程,近距离接触惠山泥人艺术,学生对于惠山泥人学习的兴趣会大大提高,更加激发学生学习制作泥人的动力和兴趣。

(二)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丰富儿童美术学域。

1.制定合理的课程结构。首先要制定合理的课程结构,投入力量研究手工制作艺术的“课程开发”与配套“教学法”。无锡本土的惠山泥人手捏作品的生活资源十分丰厚,借此制定校本课程是可行的,也是很有价值的。依托无锡惠山泥人传承人的授教,教给学生一把开启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大门的“钥匙”,意义重大。

2.打造精湛的师资队伍。技艺精湛的泥塑手工教师可以展开惠山泥人传统手捏艺术教学,用重点讲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纲挈领、概括要点。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惠山泥人的制作步骤及操作技法一步一步来教学,这种方式可以最直接的教会学生惠山泥人的相关知识。

(三)以实际手工为动力,催发儿童泥塑情智。

一方面学生可通过手工制作艺术课程的学习启发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学习本民族、本地区的民间艺术,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兴趣,从根本上重新唤起民间艺术并注入新的艺术生命。

(四)以协调训练为铺垫,提升儿童美术素养。

在实施惠山泥人融入美术教学的课堂中,应当重视课程的教学方法。手捏制作艺术的教学,教师必须手工演示作品的制作過程,通过口说手示的方式传授技艺,学生则在动手制作以及贯穿始终的大脑形象思维过程中,同时得到手、眼、脑的协调训练。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泥人艺术的兴趣,提高对惠山泥人教学的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上,教师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提供大量的惠山泥人相关图片、文字、音频、视频资料,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地展现给学生,给学生进行讲解欣赏,让学生对惠山泥人有关的知识掌握的更为充分广泛,为之后的欣赏与动手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总之,惠山泥人走进课堂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间接培养学生的素质,使之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得以提高,也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地发展。通过惠山泥人彩塑教学,能使学生更加仔细的观察周边及生活中的小细节,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培养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欣赏能力,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并让无锡的孩子们从小了解家乡的文化,更爱家乡,让世界的儿童和学生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爱我中华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美术素养传统文化
交互智能平板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开放课堂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研究
创新美术课堂?体验学习乐趣
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