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好“课前预习”前奏曲

2019-12-11 10:11沈媛惠
课外语文·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

【摘要】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无疑有着重要的地位,更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没有语文就没有其他学科教育。从古至今,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传承着我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明,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所以学好语文有着重要意义。要学好语文,课前预习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古人曾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讲的就是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就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让学生进行高效的预习展开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课前预习;高年级语文;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这是我国著名教育教学家叶圣陶的经典之语,也反映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一般来讲,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语文基础,因此要着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要做到课前预习。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曲,一定要指导学生用心“弹”好。学生课前预习,逐渐熟悉新的学习内容,对于一知半解的内容,课堂上便能用心听,从而主动学习。作为语文教师,应当主动掌握学生心理,努力加强课前的预习指导,并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在课堂上才可以呈现出高效的课堂。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一)预习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不得不承认,预习是使得教学难度降低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学生的有效预习,可以让教师保持高质量的教学状态,并提高知识点的传输速度。据调查显示,能做到课前有效预习的学生,往往自学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要强于他人,而一些主动思维较强的学生,甚至在课前预习中就能自行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全面地掌握知识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授课时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思考,而教学质量也会因此而大大提升。

(二)预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并不仅限于学习成绩的高低,而是更多注重自主思考能力的高低,而这种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对于小学高年级语文来说,教师要做的就是更多地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知识。预习习惯的培养,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从小就对事物产生好奇心,进而增强独立探索的精神,这种良好的品质很可能会让他们受用一生。

(三)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很重要的一方面体现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方式上要有所转变,选择一种更加适合自己也适合新课标的学习方式。而预习作为反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成了衡量学生语文素养多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语文与我们的正常生活也是密不可分的,预习可以成为连接课本和生活的纽带,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通过预习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惊喜,增加实践能力,在开阔视野的同时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而经常感受到这种惊喜的学生会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跟紧语文老师的步伐,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二、课前预习面临的问题

(一)家长对学生预习不够关注

孩子的教育,除了教师和自身的努力之外,家长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可是据不完全统计,仅有40%左右的家长表示会经常督促孩子课前预习,而更多的家长更侧重于让孩子自己预习。对此,我们可以看出,家长对于预习的态度不够重视,关注度也达不到标准,而离开了家长的督促,天性好动的孩子们很难自主完成预习目标,往往应付了事,这使得预习的作用大大降低,既浪费了孩子的时间,也没有完成预期的目标,所以家长的关注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有很多的孩子家庭预习环境也不够理想,很多家长的休闲娱乐活动都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对此,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量减少玩手机、打游戏的时间,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预习环境。

(二)学生对预习的兴趣和能力的不足

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一种状况,就是教师布置了预习任务后,学生虽然也做了相应的预习,但是仔细提问就可以发现,学生完全是在以完成作业的形式应付,而这种心理,很难达到真正的预习目的。很多学生对预习带着抗拒的心理,认为预习是一种没有用的方式,进而影响了预习效果。而且就目前的高年级语文来讲,预习还是停留在圈生字、画词语、标自然段、概括课文内容等基础阶段。而这种现象几乎与教师的预习要求有一定关系,虽然教师的本意是要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对预习的兴趣以及自身能力的不足,很难达到教师的要求,进而进一步失去兴趣,形成恶性循环。

三、如何做到有效性预习

(一)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学习范围

老师每天课上能够传授给孩子多少知识都是有数的,毕竟一堂课四十五分钟时间有限,孩子的精力也有限,孩子能够集中起的精力更有限。所以在预习时,我们要能预测出老师课上会讲到哪里,然后根据这个范围,我们根据课本的内容,提取出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预习范围大了,浪费了时间,第三天就忘了,还得再来一遍。预习范围小了,有些知识点就会被漏掉,上课时依然会很被动。

(二)其次,我们需要理清知识结构

小学教材还是很详细的,通常也很好理解,知识点也写得都很明白。根据这些内容,我们需要挑出知识脉络里的重点内容,在脑海里形成一张网络,或者动手画个思维导图,这样更容易理解课堂内容。前边的任务完成,我们就大体了解了第二天上课的内容,心里就有底儿了。但是,预习的过程不需要也没必要把知识点都理解透,如果做到这个程度,那就不叫预习,而叫自学了。我们预习的目的是要在预习完成后,理清知识脉络,并存留一些疑点。将这些疑点标注出来,这些才是我们听课时的重点。等到老师讲解到这些知识点时,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着重听了。一句话,我们通过预习可以带着问题听课。这个过程提高了我们听课的目的性,有那么一点求索的意味,不能“过度”预习,也不能浮皮潦草完事儿,适度最重要,这个过程有的时候也需要家长参与。但是他们要怎么做呢?他们做些引导性的工作就可以了,具体的内容还是需要孩子自己完成。比如在孩子刚刚开始进行预习时,他们可以适当引导孩子如何理清知识结构,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孩子,而不需要过多投入精力,替孩子预习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孩子领会了预习的方法是高效学习的第一步。

(三)后说一点,学习是一个闭环,不光需要预习、听课,复习也很重要

我们需要将这几方面结合起来,学习效果才是最明显的。预习做好了,听课听好了,但是课后不及时复习,知识点没有巩固起来,那么长期的效果就是,这位同学平时表现得很好,但是考试却总是不行。根据艾斯浩宾记忆曲线,我们接收了新知识,就需要及时复习,那样记忆才会持久、牢固,后面的定期复习则使我们的短期记忆转成长期记忆。我们课后及时复习,相当于做了第一次知识点巩固,这非常重要。同时这样做也是强化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所以我建議的高效学习模式是这样的:适度课堂预习+带问题听课+主动思考+及时解惑+定期巩固。这个闭环训练好了,终身受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预习可以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让他们掌握了一项重要的学习方法。所以作为教师,应当重视课前预习带来的良好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叶明德.演奏好“课前预习”前奏曲——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有效性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9).

[2]段艾娜.小学语文高年级预习活动的探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沈媛惠,女,1981年生,福建省寿宁县人,小学一级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有效性。

猜你喜欢
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小学高年级语文早读课的有效性策略
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融合与促进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例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的“七字教学法”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