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好了,一切都好了

2019-12-12 06:11杨辉
陕西教育·教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阳光德育评价

杨辉

2015年西航三校大学区作为样本实验学校参与评价工作, 2016、2017、2018连续三年组织学生、家长、教师参加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测试,教育质量评价指引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明确教育目标,确定评价内容,推进学校整体发展

学校不断从德育、教学、研修、体艺卫、师资、管理、安全、校园文化等方面细化目标和评价内容。一是学生评价:包括学生学业检测、社团参与、体育艺术科技活动、成长记录册评价、“七彩争章”评选等方面综合评价;二是教师评价:包括教学常规、师德安全、课改教研、培训提升、班务管理、社团辅导、教学成绩等;三是学校评价: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区活动参与及获奖、校园安全管理、学生家长评价、区教育质量综合考核、教育局对学校工作的考核等。

二、聚焦评价导向,提升学校教育效能

(一)德育为先,注重活动实效和多元化学生评价

1.以活动为载体,实施阳光德育

学校以活动为载体,提升“阳光德育”的育人魅力,如每年的“艺术文化节”“健康文化节”“读书节”“科技节”,每学期的“争当三校小能人,做七彩好少年”雏鹰争章系列活动、“阳光中队”和“阳光班级”评比表彰活动,每周的“争当升旗手”“每周一星”活动。在学生日常教育中,围绕“阳光教育理念”,创新评价体系,实施儿童的多元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2.“一点三维12主题”教育,行规育人

学校积极落实学生发展平台,拓展学生素质教育,进行了“一点三维12主题”多途径的“三维渗透、立体育人”德育新模式,即从习惯养成这一基点出发,从三个维度(常规、学科、活动)渗透习惯养成,并且分月确定12个养成教育主题(俭、和、礼、勤、善、责、乐、洁、健、孝、诚、律),每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活动,让好习惯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3.以特长培养为平台,实施“扬长教育”

学校以“我能行”为基点,让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培育学生阳光、自信的心态。学校先后创建了七彩少年活动室、阳光电视台、葵花科技、阳光音乐、舞蹈、3D打印、机器人、创客等30个专业教室,让学生张扬个性、习得本领。

4.“金韵之秋”研讨会主题鲜明

每个月都有一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孩子走上领奖台。他们当中有体育竞技的佼佼者,有环保节约的践行者,有书法绘画的优胜者……每学期下来,全校几乎所有孩子都走上过领奖台,拿到属于自己的奖状,真正实现了“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优秀孩子”的目标。

(二)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实施全面育人和多元化学生发展

1.“桃李之春”教学节异彩纷呈

自2002年以来,我校坚持举办“桃李之春”十六年,成就了未央教育百花竞放的教育好风光。其中2016年4月26日至29日,西安市小学“聚焦核心素养 优化课程实施”专题研讨暨西航三校大学区15届“桃李之春”教学节活动隆重举行,来自重庆、广州、安康、山阳、镇巴、阎良、三原等地的兄弟学校以及西安市13区县的教育同仁汇聚西航三校,共同聚焦核心素养,探讨优化课程教学之路。

2.小足球踢出大舞台

实施“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是学校体育、艺术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我校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原则,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原则,把足球、围棋作为学校每个学生必会的两项体育技能,艺术项目则把竖笛引进课堂,并以此为契机,塑造属于三校孩子的艺术教育品牌,让每一个三校孩子都具备这样的艺术特长。

3.心理疏导,为身心发展保驾护航

我校积极参与“西安市个性化心理研究”和“全国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课题研究,汇编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设计》《班主任工作经验》《主题班队会设计》,出版了《阳光路上——心灵浸润篇》,为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三)以课堂为依托,搭建学业水平发展平台

学校明确了阳光课堂的“五生”目标,即生命的课堂、生活的课堂、生态的课堂、生动的课堂、生长的课堂;拟定了阳光课堂评价的五个标准,即激励的策略、积极的参与、温暖的氛围、成功的体验、目标的渗透;推出了“阳光课堂阶梯式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个体、目标、策略以及课堂作业与评价的分阶梯教学模式。

三、强化五育并举,补齐评价短板,夯实品质课程建设

西航三校构建了阳光教育理念下“1+N”的课程体系,满足了学生知识智能发展的多样需求,为学生的人生规划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多種可能性,打下学生“阳光人生”的良好基础。

在“1+N”的学校课程管理框架结构中,“1”是指经拓展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N”是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体验性课程。“1+N”的学校课程管理框架结构是在我们学校“培养兴趣,培养习惯,增强体质,会学会玩,全面发展”的课程培养目标基础上,打破年级界限,打破学科界限,形成语言类、技能类、运动类、音乐类、美术类、舞蹈类、表演类、创新类共八大类35项课程,对国家基础性课程进行适度的有效拓展,在打破原有课程间各自独立的同时,开发并实施相应的适应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体验性校本课程,顺应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本文作者为西安市西航三校校长

猜你喜欢
阳光德育评价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走在阳光路上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