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信息安全的刑法保障措施研究

2019-12-13 11:51张锦生
法制博览 2019年21期
关键词:个人信息法规信息安全

张锦生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锦州 121000

大数据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下,信息的网络化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存在着信息泄露的危险。因此,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完善刑法制度,发挥《刑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有效地遏制日益增长的侵害公民信息安全的案件发生。

一、我国刑法在信息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信息安全的内容,我国刑法在信息安全保护方面分为三部分。第一,对于国家信息安全的保护。在这方面,《刑法》作出了详细的法律规定,并制定了相关法规进行保护。第二,商业信息安全保护。对于商业信息的保护,我国《刑法》第219条也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并结合《民法》进行了有效的保护。第三,关于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虽然《刑法》中对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作出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但是随着经济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泄露偷盗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还是层出不穷。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作出调整和完善。

(—)适当改善刑法理论来保护公民个人信息

现阶段网络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猖獗。在利益的驱使下甚至形成了地下产业链,公开叫卖个人信息。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国目前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主要依据是《民法》,《民法》关于公民隐私权方面的规定主要建立在“补偿性”基础上,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惩罚大多以经济补偿代替,这种方法过于温和,缺乏震慑力,无法有效地遏制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因此,《刑法》需要转变理念对公民信息安全保护的相关法规作出调整,使其对不法分子产生震慑力,以此来保护公民的信息安全。

(二)逐步完善刑法制度以此保护信息安全

我国的《刑法》中对于公民信息安全的相关法规安排的不太规范,有些条文在运用的时容易产生冲突,无法起到有效保护公民信息安全的目的,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关于侵犯公民信息安全的犯罪行为没有规定具体的量刑标准,在实际量刑中自由裁定,行为手段和法条解释无法一致,因此需要逐步完善《刑法》中关于公民信息安全的相关法规。

二、现阶段刑法在信息安全保障中的具体措施

(一)根据不同信息,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为信息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新时代下,网络信息包括的内容非常多。针对不同的内容,《刑法》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第一,人为破坏网络硬件,构成侵犯财产罪。如果在破坏网络硬件的同时还盗取网络信息,则同时构成侵犯财产罪和破坏信息罪。第二,针对互联网系统信息,我国的《刑法》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人为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盗取数据信息,则构成非法盗取他人信息罪。利用盗来的信息实施犯罪,在构成非法盗取他人信息罪的基础上,还要追究其他罪名。第三,从事网络服务的行为人,如果盗取了他人信息,造成他人重大经济损失的,则构成盗窃罪。第四,网络运营商,如果超出运营范围从事犯罪活动,按具体情况定罪。

(二)对网络信息的保密性提供保障

网络信息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具有保密性,关系着企业的利润和个人财产的安全。不法分子盗取网络信息会给企业和个人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1]。《刑法》针对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例如,对于擅自毁坏和私藏他人信息的行为人,《刑法》第252条规定,情节严重者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这些法律法规,保护了网络使用者的隐私和利益。

(三)刑法保障了网络信息的完整性

网络信息时代,各种数据,各种信息都是依靠网络进行传输的。信息在生成和传播过程中需要保持一致性和完整性,如果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遭到了破坏和改变,将会对企业、个人,甚至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因此我国《刑法》第285和286条对此作出了详细规定。人为破坏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构成非法侵入系统罪和破坏信息罪。从法律上,保证了网络信息的完整和一致。

(四)为网络信息的可用性提供保障

网络时代,所有的信息都具有一定的价值,为了利益,一些人会盗用,篡改,伪造他人信息以此来谋取一定的利益。信息原本的作用被削减,这就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需要保证网络信息的可用性。为了吸引眼球,制造噱头,提高竞争力,很多网络媒体散布虚假信息,给社会造成了一定危害[2]。《刑法》第103和105条对此作出了相应法律规定,保证了网络信息的可用性。

三、结束语

大数据信息网络化的新时代下,针对网络信息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国家对这方面的打击力度逐渐加大,同时也不断对相关的刑法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但是社会变化迅速,刑法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措施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因此,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完善,为保障公民信息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猜你喜欢
个人信息法规信息安全
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千奇百怪的法规
千奇百怪的法规
千奇百怪的法规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