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德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9-12-13 20:59遆张梅
法制博览 2019年25期
关键词:品性董仲舒德育

遆张梅

西安文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一、董仲舒德育思想的内容

(一)性三品说

“性三品”说,是董仲舒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石,董仲舒将人性分为三个等级,上等品性,即圣人之性,中等品性即中民之性,以及下等品性。上等品性的人较少,只包括社会上层,即统治阶级的少数人,这种等级的人生来就自带“善”性,他们主宰整个社会“善”的标准和内容。下等品性的人包括社会上最低贱的穷苦劳动人民,他们生来自带“恶”的性质,他们是愚昧无知的,是没有受教育的资格的。除了上等人和下等人,社会上其余的人都是中等品性,中民包括地主阶级,中间阶层,他们带有与生俱来的“善质”但是“善质”不能等同于“善性”,“善质”只有接受过教育之后才有可能发展成为“善性”,所以董仲舒认为受教育的对象就是应当是具有中等品性的人,是中民阶级,贫苦的劳动人民是应该排除在教育之外的。

(二)三纲五常论

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董仲舒对道德教化的内容也进行了阐述,他吸收了儒家的“五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其三纲五常论。三纲五常的观点最早来源于孔孟,董仲舒对这种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他依照自己的阳尊阴卑观念提出了三纲五常论,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父、夫主“阳”,臣、子、妻主“阴”,阳主宰阴,阳处于主宰地位,阴处于被主宰地位,由此理论,董仲舒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绝对尊贵,也形成了封建思想中这三者的统治地位。董仲舒的三纲理论曾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国家的大一统,巩固了封建社会的君权统治地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渐渐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除了阐述三纲,董仲舒还提出了五常的观点,即仁义礼智信,对于“仁”,他强调:“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因此人应当只爱自己,应当将仁用之于他人,做到博爱;对于“义”他强调:“义者,谓宜在我这,宜我者,而后可以称义”也就是说要用义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要改正错误的行为,尤其是要从自我做起;对于“礼”,董仲舒曾说:“礼者……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礼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提出的,有利的维护了封建社会秩序;对于“智”董仲舒则认为智就是理性,是理智,他提出必仁且智,就是说既要有理性又要有仁义;对于“信”,董仲舒强调必须言而有信,百姓对君王要忠诚,君王要讲信用。“五常”规范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对于维护封建秩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中所包含的精华对现代社会的发现也有很积极的影响,应当予以继承和发扬,

二、董仲舒的德育方法

董仲舒的德育思想不仅内容博大精深,同时也为我们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了方法论。

(一)“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董仲舒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予为义;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仁义法》)董仲舒强调,人要对自己严格,要对别人有包容之心,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做到经常自醒,以身作则,对待别人要心存博爱,心存仁义,用“仁”的思想去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友善,用“义”来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规矩。董仲舒的这种思想,启示我们要大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努力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加强人与人的相互理解。

(二)“明道重志,行道养志”

“明道重志,行道养志”意思是说人应当明白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正确的三观指引前进的方向,同时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要加强自己“志”的养成,锻炼毅力,养成良好的品格,董仲舒认为,“志”的养成需要实践,需要在躬行中慢慢养成,所以他也强调要积极行动,董仲舒的这种观点启示我们要确立好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磨砺自己的品格,真正做到知晓事理,品格贵重。

(三)“必仁且智”

“仁”即仁德,是指人良好的道德修养,“智”即理智,是指观察和辨别能力,必仁且智就是说人既要有爱人之心,也要有正确的判断能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一个人只有精明的判断力没有仁爱之心,那么将是极其危险的,如果一个人只有仁义之心,没有判断能力,那么他将不知道何去何从,很容易迷失方向。只有二者兼备,才能成为一个品德完善的人。这就启示我们在今后的教育中既要提升人的能力也要加强人的道德修养,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三、董仲舒德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董仲舒的德育思想虽然已经经历了数千年,其要义虽然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尽管当前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董仲舒的德育思想中仍然有很重要的精华部分值得当今社会道德建设借鉴,尤其是对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仁爱”教育

“仁爱”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仁爱”要求大学生对待亲人,师长,朋友要有爱心,有包容心,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心存善良,乐于助人,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当今的大学生,随着千禧宝宝00后进入大学,大学生的性格呈现出的新的特点,他们极具创造力,性格活泼,思维活跃,接受了世界上多元的文化,同时大数据时代又带给他们各种多元的文化,冲击着他们的思想,00后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良好,从小受到家人的团宠,这虽然赋予了他们更好的发展条件,但同时也使得他们不懂得如何爱人,如何分享,集体观念和责任感都不够强,个人为中心的思想较为严重,因此,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吸收的董仲舒的“仁”的教育理念,加强大学生的“仁爱”教育,使他们有更强烈的爱人意识,真正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人,爱朋友,这对和谐的校园环境已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自律教育

董仲舒提出要“以义正己”就是要求人们要以正匡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加强自律,遵守规则从自我做起。这对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大学生,接受了教育自由开放的思想,且当前鼓励大学生自由发挥,个性化发展,因此当前的大学生性格普遍较为自由,缺乏自律意识,不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大学生都很容易强调自我感受和自我意识,自律性较差,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也是对他人要求较高,对自我较为放松,往往会出现不遵循规则,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的情况,且遇事较为固执,任何规则都要追究所以然,在没有完全被说服的情况下,很难接受固有规则。因此,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让其明白,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在为人处世中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提高对自己的要求,真正做到以义正己。

(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诚信教育

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在当前多元化的文化冲击下,诚信缺失的现象在社会上屡见不鲜,这十分不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且在高校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也较多,例如网贷诈骗将罪恶之手伸向大学生,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拖欠助学贷款还款等,而作为人立身之本的诚信对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融入,如果大学生诚信教育有所缺失,必将及其不利于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

四、结语

董仲舒的德育思想虽然已经历了千年风雨的洗礼,但是仍然有其精华在熠熠发光,对当前社会的进步可以起到指引作用,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有着深刻的启示,只要我们挖掘其精髓,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一定可以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品性董仲舒德育
春秋决狱与法律解释——以董仲舒春秋决狱案例为中心的考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研究述评
《董仲舒思想通解》出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春秋“王鲁”说刍议:以董仲舒为中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关于监狱学的学术品性
重塑狼王品性(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