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背上的秧歌大师
——陕北“靖边跑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有万访谈录*

2019-12-15 05:51吕政轩
文化遗产 2019年2期
关键词:骑驴陕北

邓 煜 吕政轩

传承人简介:张有万,男,汉族,1943年出生,陕西靖边县人。初中文化水平,榆林市民间艺术团专业舞蹈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孩童时期便跟随村里的吹手班(唢呐班)参加送亲仪式,与“驴”结缘。1956年前后开始参加社火表演,扮婆姨骑驴,因表演深受群众喜爱,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张毛驴”。后来,张有万辗转成为靖边县物资局技术员,1978年代表物资局参加全县秧歌汇演,自制木模毛驴道具演出,真正走上“跑驴”表演道路。此后,张有万多次参加县、市、省、中央电视台等各级单位组织的各类演出及比赛活动,并频频获奖。1988年,曾在中南海怀仁堂为国家领导人表演陕北跑驴,并先后出访法国、瑞士、前苏联等国。2009年,文化部确定其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注]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2009)。http://www.ihchina.cn/3/10342.html。如今,75岁的张老仍坚守在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靖边跑驴”传习所,为跑驴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靖边跑驴是流传在靖边民俗社火中的一种歌舞形式,以其表演技巧丰富,风格独特,充满乡土风情和生活情趣而深受人们喜爱,是陕北地区的代表性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民俗艺术价值和传承价值。2008年6月,靖边跑驴成功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注]项目名称:靖边跑驴,项目类别:传统舞蹈,编号:Ⅲ-56,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08】19号)。http://www.ihchina.cn/3/10327.html。传承人张有万的艺术实践活动不断地推动着跑驴艺术的发展,他的艺术经历及从艺心得值得被记录。此外,对于如何突破当前跑驴面临的保护、发展、传承的困境,我们也试图从对张有万的采访中得到一些启发,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答案。

邓煜 (以下简称“邓”):张老师,您好!我是榆林学院文学院青年教师,我们院里计划出版一本记录榆林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作品集,您是靖边跑驴代表性传承人,今天,我们想请您介绍一下您的艺术人生,谈谈您的从艺心得,以及您对靖边跑驴艺术形式和艺术价值的认识。此外,我们还想了解一下您对靖边跑驴的传承、保护和良性发展有哪些思考[注]访谈地点:陕西省榆林市北大街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跑驴)传习所。访谈时间:2018年8月21日。。

张有万 (以下简称“张”) :行行行,没问题。我老了,记性差了,想到哪说到哪。

一、“张毛驴”的跑驴生涯

邓:张老师,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跑驴这门技艺的?

张:跑驴,正式开始介入这一行当是1978年,但是从脑海里头想这个东西就早了。大概在我8、9岁时,农村那时娶新娘子都要骑驴。在陕北农村的乡俗中,娶新娘的驴必须是公驴,我们当地也称“叫驴”或“犟驴”,一来因为叫驴身强力壮,在山高路长的娶亲途中不会出现驮不动新娘、路上卧倒不肯走或跌倒等状况;二来用叫驴迎娶意味着新人生育能力强,能给男方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那时,每逢红白事情,村里都会请一班吹手来,响吹细打,非常热闹。我就凑在吹手班子跟前,学着使唤乐器,敲锣、打鼓、拍镲。慢慢地,班主觉得我有些“灵气”,就带着我去“赶事”。吹手班常年奔走在农村的各种红白事情的场合,社会地位不高,挣钱不多,但却非常辛苦。有时,为了在第二天午时前把新娘娶回家,吹手们头一天晚上一两点就要动身了,百八十里的路一天就要往返。那时候我年纪小,跟跑一天受不了,大人们就让我和新娘子同骑一头驴。山路高高低低,毛驴时快时慢,一边走一边摇摆着,我顿时觉得这骑毛驴娶新娘就像做神仙一样美。

从那以后,我就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这种骑驴摇摆的感觉,行走坐卧都在摇,甚至在睡梦中也在摇。

邓:您那时候就开始琢磨“跑驴”技艺了吗?您有没有专门为此拜师学艺?

张:算是吧。我从小就爱好文艺,每逢春节,总是和大人们一起闹秧歌、唱小戏,耍水船(也叫跑旱船)、跑驴等。后来大了,兴趣更浓。练“跑驴”有很大困难,最初“骑驴”,我的动作老是不像。后来,我注意观察在田间、公路上真正骑驴的人,我发现大人、小孩、男人、女人骑驴的姿势动作各不一样。于是,我就从中注意掌握其基本特征,并把它分为散走(自由走)、急起、小跑、急跑、撒欢、打前脚、下滑、上山、下坡、尥蹶子(踢腿)、过河、卧倒、猛起等几个部分。掌握了“骑驴”后,还要使人、驴的动作明显分开。要做到这样,人的上体和下肢要表演两套动作,这才能使观众感到人的动作在跟着驴的动作变化,显得真实。为达到这个效果,我经受了刻苦的磨练。我常常假作骑在驴背上,看见有人骑着驴跑,也跟在后边假作骑驴追赶。有一次被别人发现,说我是个疯子。我对这些都不在意,还是要学。骑驴的人上山呀,过河呀,在各种情况和环境下的动作我都学。晚上在月亮底下,也照着影子学,甚至睡下想起来了也连忙起来学一阵子。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边看边学,我真的把驴和人明显地分开了。

“跑驴”一直是民间流传的舞蹈形式,我们当地俗称“骑毛驴”“耍驴儿”“拉犟驴”“赶毛驴”。一个村里总有个会耍的,但都是即兴表演,当时比较出名的应该是东坑镇的孟占雄[注]孟占雄(1933-?),男,靖边县东坑镇人。爱好民间文艺,经常参加县乡各类文艺调演活动,为靖边跑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侯占权[注]侯占权(1941- ),男,靖边县东坑镇人。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习跑驴表演,继承了跑驴表演艺术。这些人,但是他们跟我并没有师徒关系。要说我的师傅是谁我觉得那就是“驴”,我的驴形、驴态、驴神完全来自生活,来自我对驴的观察。

邓:那您是什么时候起有了演出的想法呢?

张:那时候陕北贫穷落后,农村没有电影、没有戏,更没有电视,平时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只有逢年过节,庄稼人自己组织起来闹社火。扭秧歌呀,演小戏呀,我就跟在队伍后面当个杂耍,农村叫“淘气儿”。那时候,哪里热闹我就爱往哪里凑,对各种文艺活动都特别感兴趣,也爱出丑,又灵活,一听到锣鼓大镲的声音,就像猴子一样跳来跳去,每年的秧歌队里头都少不了我。常常扮演蛮婆、蛮汉、各种小丑,逗得满场子的人捧腹大笑。当时负责组织社火的区领导看我演什么像什么,就经常叫我参加各种演出。

邓:从那时起您就一直以表演为职业吗?

张:那倒没有。我当时虽然喜欢凑热闹,但到了上学的年纪还是想上学。但是,那时家里条件比较艰苦,地没人种,牲口没人放,我十几岁就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我父亲一直不同意送我去上学。我就趁着放牛、放羊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到学校附近溜达,偷偷趴在教室的窗子上听老师讲课。久而久之,老师发现我比正式学生还要认真,学得还好,就找到我父亲,好说歹说让我进了学校。小学毕业时,我被保送到榆林师范靖边分校——靖边师范。当时靖边师范的学制是两年,但因为家里供不起,我提前半年就离开了学校,回到宋渠村小学当了民办教师。因为工作表现比较好,后来又被调到梁镇区信用社当上了通信员。这期间,我结识了给信用社做活儿的木匠师傅,他看我心灵手巧,就主动找上门来,收我做了徒弟。我就辞掉了信用社的工作,跟着党海旺师傅又学起了木匠。

木匠手艺我只跟着师傅学了四十多天就出师了。慢慢地自己也带着徒弟走乡串户,逢活就干,一干就干了十三年。给十里八乡的村邻做过箱柜门窗,给宋渠村盖过供销社,给吴起县周湾乡砌过仓库窑,给砖井乡建过油坊,还给靖边报社做过报箱……

但是,干木活就是再忙再苦再累,我都没把闹秧歌误下。每当逢年过节,有人还专门找上门来请我闹秧歌。我演的《兄妹开荒》《两亲家打架》《三丑会》等节目,还得了县社一等奖。

说来也巧,1976年,靖边县物资局要筹建木器加工厂,他们的局长看到我给靖边报社干的木活,看上了我的手艺,就把我调到了物资局,成了厂里技术骨干。1978年春节,靖边县举行全县秧歌汇演,我代表物资局参加全县财贸系统的表演。当时,财贸系统秧歌队的领队张景兴找到我说:“听说其他系统的秧歌队有骑驴的,如孟占雄、侯占权,你能不能也把骑竹马变成骑驴,这样就更有咱陕北特色了。” 我觉得这是个好点子,回到家里就仔细琢磨,凭着自己多年木匠的手艺,自制了表演道具——木模毛驴。道具做成后,我又开始琢磨表演形象。我认为婆姨们骑驴比汉子们骑驴好看,我化妆后扮相又特别像女人,所以我就专门模仿婆姨们骑驴摇摆的感觉练习跑驴。后来还流传出这样一句话:“满脸胡子张有万,探亲路上扮老旦。”

在当年的全县文艺汇演中,我的跑驴表演可以说是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队也因此得了第一名。这时起,我才算真正走上了“跑驴”之路。

邓:我听说您后来把自己的跑驴表演改编成了秧歌剧,在很多重要场合表演过,您能具体说一说吗?

张:我觉得单纯把跑驴当成小丑表演还远远不够。于是我就自编自演秧歌剧《老两口参加三干会》。讲的是夫妻二人都被评为了劳动模范,到县上去参加三干会的故事。路上夫妻二人心情无比激动,一路走一路歌一路看。到了县城,远远照[注]陕北方言称“远远望见”为“照”。见了县委书记和县长,二人指着看着议论着,表达当时老百姓对生活和父母官的热爱之情。当年(1978年)秋天为文化部来的万维洲表演过,他对我的表演非常赞赏。1979年春天,我这部剧又参加了榆林地区民间文艺汇演,获得了一等奖。演出结束后,从北京专程赶来参加文艺汇演的万维洲接待了我们几个演员。万维洲给予《老两口参加三干会》充分肯定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拔高主题基调,面对更有影响力人物的建议。

回到靖边后,我和靖边文化馆的米立中、陈勇、李治几个人,经过几天的思考和讨论,最后将《老两口参加三干会》加工修改为秧歌剧《探亲路上》。故事背景放在1947年夏天,毛主席转战陕北来到了靖边小河村。故事情节改为两亲家到小河去“探亲”,张大妈要给亲人去送军鞋,王老四要给亲人去送甜杏。快到小河村的时候,隔着一条河,二人远远地照见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站在那里给他们在招手。作品的主题就是借靖边跑驴这种特殊的形式,幽默地表达劳动人民对人民领袖和军队的爱戴和拥护。

1980年春天,我的《探亲路上》参加陕西省文艺调演,得了一等奖。6月,《探亲路上》又被选送参加全国农民业余艺术调演,6月10日我“骑着毛驴”在北京天桥剧场演出,得了全国优秀奖。紧接着,我就接到给中央领导表演的通知。6月11日至12日,随队到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汇报演出。

这次文艺调演的所有节目后来被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再次加工,拍成了电影《泥土的芳香》[注]《泥土的芳香》,唐英超等人执导的电影,1980年上映,主演为各地农民业余演员。该片纪录了1980年我国农民业余文化调演的一批优秀歌舞节目。包括山东一带流行千年的民间舞蹈《鼓子身歌》,陕北的民间舞蹈《跑驴》和《二人抬》等。这些节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淳朴的艺术怀趣,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展现了当时我国农村的新气象,反映了广大农民的精神风貌。。《探亲路上》被略去了所有的唱词和对白,以纯民间舞蹈剧《跑驴》的形式展现。1982年,又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地区民间舞蹈研究代表团专场演出了《探亲路上》,当时,各大报刊、杂志上刊登了许多报道和评论。

邓:这些成就对您后来从事跑驴表演有什么影响?

张:嗯,当然有影响。1983年,榆林文化局要成立榆林民间艺术团[注]榆林市民间艺术团正式成立于1984年7月1日,是专门从事挖掘、整理、创新、研究陕北民间音乐歌舞艺术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亦是文化部遴选的全国重点民间艺术表演团体之一。现更名为榆林市民间艺术研究院。。当时我已经快四十岁了,做演员年龄偏大,在能不能入团的问题上,相关领导意见有分歧。最终,考虑到我在“跑驴”上的影响和成就,我成了第一批调入艺术团的专业演员,这也为我后来取得更多的成绩创造了条件。

邓:进入艺术团对您个人和跑驴的发展有什么促进?

张:进入艺术团以后我也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了。我根据民歌《兰花花》的故事改编了《拉毛驴的小女婿》;创作了展示陕北人骑驴娶亲场景的舞蹈喜剧《娶亲》;1985年,根据民间传说“张果老倒骑毛驴”创作了民间舞蹈《蓝采和嬉戏张果老》获得陕西省优秀舞蹈创作奖。1987年,《跑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艺术节,获得艺术表演一等奖和道具奖,当时陕西省舞蹈协会主席吴萍评价说:“张有万的跑驴跑得真,跑得活,跑得美,具有技高一筹,另辟蹊径的艺术创造魔力,达到形神兼备、情景交融和完美精湛的艺术境界。”1988年,跟随榆林地区艺术团去法国参加戛纳电影艺术节,陕西电视台还专门报道了这次活动,就叫“张有万骑着毛驴逛欧洲”。后来,其它电视台也陆续有些介绍和报道。

邓:成为专业演员后您对“跑驴”做过哪些深入研究?

张:谈不上深入研究,就是把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创作感受写成文章在相关的报刊杂志上进行发表:1980年,在《人民文化》杂志上发表了《泥土味儿进京来,怎不叫人乐开怀》;2002年,先后在《陕北文化研究》和《榆林学院学报》上发表了《陕北跑驴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和《浅析陕北跑驴艺术》两篇文章;2004年,又在《中国舞蹈》杂志上发表了文章《陕北秧歌风俗》。

二、靖边跑驴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现状

邓:您刚刚说道,您发表过讨论“陕北跑驴舞蹈的起源与发展”的文章,您可以就跑驴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状况具体谈谈吗?

张:跑驴这一表演艺术形式自古就有且世代相传。侯马出土的元代砖雕中就有“跑驴砖雕”[注]《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华舞蹈志》(山西卷),上海:学林出版社2014年,第190页。。在陕北,跑驴原本流传于民间闹社火中的秧歌尾子,服装道具动作都比较简单。据编纂于光绪二十五年的《靖边县志稿》记载:“上元灯节前后,数夜街市遍张灯火,村民亦各鼓乐为傩,装扮歌舞,俗名社火,义取逐瘟。”[注](清)丁锡奎修,白翰章纂:《靖边县志稿》(卷一),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第121页。社火的形式丰富多样,跑驴便是其中之一。县志的记载足以证明,跑驴在清代已很盛行。

当地有关靖边跑驴的说法不一,一说靖边跑驴最早来自神话故事《八仙过海》中的“张果老倒骑毛驴”,后来民间艺人根据这一故事编创成型并流传至今;一说在明成化年间由靖边民间艺人姚福有[注]姚福有(生卒年不详),男,靖边县东坑镇人。跑驴民间艺人。根据当地盛行的“跑竹马”改编发展而成;一说在清朝末年由从河北移民到靖边东坑镇的跑驴行家孟源清[注]孟源清(生卒年不详),男,河北省孟家源人。靖边跑驴艺人孟占雄之祖父。发起。还有一说是民国初由定边、安边流传到靖边的。这几种说法虽未在当地志书、碑文及其它资料中得到明显印证,但看起来都有一定的来历和依据。从现在靖边民俗跑驴的艺术水平、普及程度、舞蹈本身的古朴风韵,以及靖边群众世代春节“闹社火”离不开跑驴的习惯来看,这是一种古老且传承至今的艺术品种。可以说,靖边跑驴是受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在悠长的历史中被浓厚的民间文化氛围催生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我更愿意认为陕北跑驴舞蹈来源于陕北人的生活。旧时的陕北乡间,毛驴是普通百姓的主要生产、交通工具,农活用驴,运输用驴,迎亲送嫁、走亲访友、拜神看戏也要骑驴。陕北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和驴结下了不解之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又通过艺术得以表达,比如陕西绥德出土的汉墓石刻中有人骑驴的艺术作品;陕北信天游、剪纸、画作中也有驴的身影;秧歌舞蹈的队伍中也少不了骑驴表演。

要说跑驴的发展繁荣,应该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20世纪50年代,国家开始重视民间艺术的整理与发掘工作,跑驴舞蹈因深受群众喜爱,逐渐不再局限于岁时节令的场地表演,开始由民间的广场文艺向舞台艺术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进一步重视文艺工作,跑驴得以在诸多场合展演,甚至被搬上银幕。八十年代,榆林民间艺术团成立,这对陕北跑驴舞蹈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艺术团的组织领导和老艺人们的努力下,跑驴在学徒培养、节目创作、表演水平、道具改良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提升。近年来,靖边跑驴不仅在榆林乃至陕西各艺术团体里得到普及,在省外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上海、山西、吉林、青海、新疆等地的艺术团体都曾多次派人来榆林向老艺术家求教。

三、靖边跑驴的特点及价值

邓:张老师,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跑驴表演,您认为靖边跑驴的独特之处体现在哪?您能大致总结一下靖边跑驴的特点吗?

张:可以。靖边跑驴在服装、道具、表演形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服装方面,表演者身穿红袄青裤、黄衣绿裤或红白相间等五色鲜艳纯正的服装,象征热闹喜庆,红红火火。赶驴的男表演者常常头扎白色毛巾,就是我们陕北的羊肚手巾,腰间别着一支旱烟锅和绣着山丹丹花的旱烟袋,一手挎着柳筐,一手拿着赶驴的红缨鞭杆,表现的是典型的陕北人形象。

骑的“驴”更是有其独特之处。我们经常看到的道具毛驴,其结构主要是用柳条绑扎出一个驴骨架,外部裱糊几层麻纸或包上布,根据需要的颜色彩画而成。驴身是中空的,绑扎时,在驴脊梁中部留出一个大口,供表演者戴在腰间进行表演。由于这种道具毛驴绑扎为一个整体,又固定在表演者身上,因此演出的效果非常死板。靖边跑驴改进了旧道具的不足,将传统的毛驴道具由一个整体变为三部分,即驴头、前半身和后半身。先用竹条、竹片绑出这三部分的骨架,既轻便又耐用,又有弹性与韧性。再用麻纸与粘上胶的布糊住,外面粘上油黑明亮的黑兔皮,真实感极强。各部位独立制好后,用活动转环、压簧、扭簧、撑杆连接为一体。驴头用弹簧控制,与脖子巧妙连接。头上的耳朵、眼睛、下巴,以及驴尾也都连接有操纵绳。这样一来,表演时驴头可以上下、左右自由摆动,富有灵性;驴的耳朵可以前后扇动,眼睛、嘴巴可以自如开合,尾巴能任意甩打,能活灵活现地表现驴的情绪;腰部的转环可以帮助表演者完成正骑、倒骑、侧骑等姿势,表达细腻、逼真的动作。驴屁股后内装一个能升降的带滑轮的架子,保证双人骑驴也能出彩。我的跑驴道具前前后后经历过五次大的改变,细节处的修改更是不计其数,1995年,道具“毛驴”获得了民间艺术表演道具国家专利。[注]1995年,张有万的民间艺术表演道具“毛驴”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95205816.2),后又入选《世界优秀专利精选(中国卷)》。

靖边跑驴表演的形式也灵活多样,可以是单人、双人或多人表演。多为双人表演,一男一女,男赶女骑,有时扮夫妻,有时演兄妹,有时还可以是恋人、亲家、邻里……表演时,人物根据特定形象、特定场景跑出多种变化,嬉戏逗趣、诙谐幽默,动作既调皮,又带调情、调戏,有喜、有愁、有乐、有怒。过程中,有时像大海行舟,有时像仙姑坐轿,有时又像皇后上下楼台。对表演者脖子、腰胸、腿脚的功夫都有极高的要求,需要“闪腰”“揉肩”“抖身”“摇头”四功有机配合。

驴的神态与动作也模仿陕北当地特有的滚沙驴和大骟驴进行表演。滚沙驴个头较小,四蹄粗短,适合在沙漠中行走,表演时步履急促,小巧灵活;大骟驴个头较高,四蹄修长,适合在山区丘陵行走,表演时步履较缓,步距大,节奏明显,动作起伏较大,较夸张。“上坡步”“下坡步”“自由步”“过河步”“小跑步”“大跑步”“撒欢跳”等都是表演跑驴的基本动作。上坡时,缓步如牛,有太空步的感觉;下坡时,驴身前倾,人身也随之前仰,时起时伏;过河时,深一脚浅一脚,谨慎小心;大跑步潇洒不羁,小跑步欢快俏皮;撒欢时向前蹿跳,尥蹶子时向后倒栽……此外,还有表现毛驴暴躁个性的“惊驴打斗”“张飞出城”,表现其陷入泥坑竭力挣扎的“陷泥救驴”及表现其走路途中甩动被草根缠住的驴蹄等技巧动作。快慢动作、技巧动作配合细致化、人物化、情感化的表情。

人与驴之间也有动态的映衬,动作与道具互动互补。上半身表情,下半身表技,上半身塑人形,下半身塑驴形,达到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境界,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喜不自禁。

邓:张老师,靖边跑驴现在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您是代表性传承人,给我们分享一下您对靖边跑驴价值的认识吧!

张:首先,靖边跑驴在陕北民间舞蹈中占有独特地位,而且具有代表性。它在表现“人”与“驴”的关系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一方面,将“驴”拟人化,将驴子摆头、动耳、抖身、甩尾、弹蹄、过河、打转、颠、跳、踢、惊、犟等动作和神态形象生动地加以展示;另一方面,将赶驴者与骑驴者、赶驴者与“驴”之间的互动用诙谐的表情、搞笑的方言、故意拉长的拟声词、大幅度夸张又不失真的动作配合起来,既传神又传情。“人”和“驴”的形象经过艺术的升华,表现出极强的感染力。

其次,跑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传递着强烈的文化信息。之前我说过,驴与陕北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是一种典型的表现人文情感、表达陕北人真实性格的艺术形式,极具地方特色。跑驴艺人塑造的角色大都是普通的陕北农民,有农村小夫妻,也有农村大爷大妈。他们或热情率真或憨厚淳朴,或勤劳善良或重情重义,或幽默机灵或风趣滑稽,彰显着陕北人的性格、精神、价值取向。情节上,跑驴表演贴近农民生活,红火热闹的娶亲、田间地头的嬉闹都是农民生活朴素而真实的写照,具有人文研究价值。

第三,近些年来,靖边跑驴频频在国内国际艺术节上获奖,受到各国人民和艺术家的欢迎和好评,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可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靖边跑驴已走出国门,扬名海外,这些成就为弘扬我国民族文化、促进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四、对靖边跑驴传承的实践与思考

邓:下面我想跟您谈谈靖边跑驴的传承问题。目前,许多非物质文化都深陷传承和保护的困境,靖边跑驴的情况如何?

张:不容乐观。与许多其他民间传统舞蹈一样,靖边跑驴在传承与保护上也面临诸如艺人创作能力有限、演出作品脱离时代、受众群体局限、演出市场萎缩、传承人断层等许多的困难。

邓:您觉得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张: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艺人本身来讲,跑驴表演者多为民间艺人,他们大都文化水平不高,自己不能很好地创作、编写剧本,有时有了想法只能口头描述给编剧导演或其他创作者。这样听者稍加修改利用,民间艺人的成果就会被他人窃取。久而久之,无疑会打击传承者创作的积极性, 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作品的新颖度,更不利于跑驴的推广宣传。

其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休闲娱乐形式,普及到千家万户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网络等在提高物质文化水平的同时,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民众审美追求和审美品位也都在改变。社火文化、跑驴文化遭受到现代化进程中强势文化的激烈冲击,受到的关注大大降低,生存空间也一再被时尚的“新舞蹈”挤占,出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大部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不了解,很少有人能“亲密接触”到非遗,更别说从小的耳濡目染,加之年轻一代价值取向转变,追求的是时尚娱乐,失去熟悉和喜爱,也就失去了欣赏、传承传统舞蹈的热情。只有年龄稍长的才人会对跑驴秧歌等感兴趣。跑驴表演没有经常性、长期性的展示平台,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下的生存条件,受众群体缩小,生存空间萎缩。

再者,跑驴传承人出现断层。几十年来,向我学习过跑驴的人不少,我教出的跑驴弟子有二三十人,其中也不乏有影响有成就的,但是更多的学习者很难能坚持下来,总是乘兴而来,半途而废,学成后专门从事跑驴表演的更是寥寥无几。

这门技艺学会容易但学精很难。传统的陕北跑驴是和道具一起配合表演的, 老艺人表演跑驴舞蹈, 往往会根据陕北的地形地貌进行即兴表演, 既有上山, 又有下坡, 还有过河, 根据不同的特点, 表演驴的走、跑、跳、踢、卧、弹等各种姿态, 各种情绪。在这一点上, 年轻人外出学习、经商、打工,脱离农村生活环境,对陕北地形地貌和驴的习性不了解,表演时很难把握到位, 学起来就比较吃力。学精跑驴耗时费力,经济回报却小,所以很多人对跑驴这一类的传统技艺不感兴趣,觉得没出息,也不挣钱,不愿意学。

如此一来, 青年跑驴传承者越来越少, 爱好者和传承者多为中老年人, 而他们的体力, 记忆力, 身体状况等因素都严重影响着他们对跑驴文化的有效传承。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一辈跑驴艺人锐减,传承人后继乏人,出现断层,跑驴技艺处于失传的边缘。

邓:对于靖边跑驴的保护和良性发展您有什么切身的经验和可行的建议吗?

张:就我个人而言,我保护它的方式就是身体力行、不遗余力地推广它,让它为更多人所熟悉和喜爱。退休以后,我自己成立了“榆林市信天游艺术团”,近些年来,我与靖边文化馆、靖边县第九小学等单位合作,多次举办跑驴培训班,培训学员共60多人。传习所成立后,榆林及周边的一些跑驴爱好者得知消息,他们纷纷来到传习所找我,向我学习陕北跑驴。凡是前来学习的我都毫无保留,给予他们指导和培训,许多学员回到当地后就能进行简单的跑驴表演了。为了更好地宣传陕北跑驴,我还主动走出社会,到榆林市煤海艺术团给学员们进行指导,到榆林学院艺术系给舞蹈专业的学生们上了一个学期的跑驴舞蹈课程。

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想让跑驴有长远的良性发展还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各级政府要强化体制机制性保护,落实资金、组织力量、统筹规划、加强指导,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具体如下:

首先,非遗管理部门应组织人员对靖边跑驴做全面细致的普查调研,积极征集珍贵的原始资料和实物,妥善保管。将跑驴的道具制作、舞蹈动作、表演曲目等用现代化的手段完整地记录下来,并将普查所获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存档,建立数据库。

其次,对跑驴进行全面宣传,让跑驴深入人心。做好宣传教育,多开展非物质文化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这类活动,让中小学生从小认识跑驴、学习跑驴,了解跑驴的价值;让年轻人近距离感受非遗;让非遗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展示。还可以借助电视、报刊、广播、广告等传统媒介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通过节目播放, 舞台录播, 网上交流等方法, 让跑驴走进百姓生活。

第三,完善收徒传艺体制,挖掘和培养跑驴人才。提高表演、研究人才的教育层次,培养能编、能演、能策划的复合型人才,鼓励他们积极创作既保留传统韵味又与时俱进的优秀作品,使跑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培养具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传承人,多开办跑驴培训班,以口传身授的方式提升传承人的技艺,保证跑驴的精髓能活态传承。当然,也可以联合地方文化部门定期组织跑驴竞演等活动,通过登台表演交流技艺,进而激发传承人的积极性。

第四,联合当地其他民间传统文化,共同搭建文化生态保护区,营造有利于民间文化健康发展的环境。将跑驴技艺与现代市场经济相融合,将其融入到3D动画、影视剧作等各种形式中,让古老的民间传统焕发新的生机。

邓: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和我们分享了这么多精彩的人生故事,让我们对本土的民间艺术有了深刻的了解,也感谢您不遗余力地为跑驴的传承和发扬做出的贡献,祝您身体健康,同时祝愿跑驴艺术的未来更加美好。

采访后记:

初次约张有万老师采访时,张老师正在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城》节目的录制,电话那头的张老师略显抱歉,说道他近期手头事情较多,请我一周后再与他联系。我向张老师表达了谢意后他便匆匆挂了电话。第二次致电张老师时,他已经回到榆林,我们把时间约定在一个周二的下午,地点就在他所在的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跑驴)传习所。

传习所位于榆林老城内的古街上,我们还未抵达,他已早早在门口迎着。身上穿着印有“塞上名城,神奇榆林”的T恤,正是他此前参加《魅力中国城》时榆林代表队的队衫。简单的寒暄过后,我们便开始了采访。张老师非常和蔼又十分健谈,原计划两个小时的访谈,一直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其间,每每兴致所致他还会起身为我们介绍办公室墙上各个时期照片的由来,如数家珍地为我们展示他多年来获得的奖杯、荣誉证书……访谈中,我们也看到了张老师对跑驴技艺传承的深深担忧:艺人学艺不精、年轻人兴趣偏移、跑驴演出市场受限都制约着跑驴的发展……谈及传承人的身份,他说:“我跑了一辈子的驴,跑成功了,也跑出名了。但是,成为靖边跑驴的传承人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只要时间允许、身体状况允许,我就进学校、走广场,谁愿意学跑驴,我就手把手地教谁。”

将自己的跑驴技艺传承和发扬,让珍贵的非遗能后继有人是张老最朴素也最迫切的愿望。愿更多的有心人能全心全意地爱上这项艺术,许跑驴一个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骑驴陕北
骑驴漫游记
情系陕北
父子骑驴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陕北迪士尼
——碧麟湾
骑驴大赛
父子骑驴
党建地图·陕北
台湾女硕士在陕北乡下写生的那三年
首届“陕北好后生”活动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