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2019-12-15 05:19魏雪昆
法制博览 2019年14期
关键词:案主助人心理咨询

魏雪昆

临沂大学法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一、社会工作概述

社会工作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助人自助的专业性社会服务工作,它以利他主义为指导,科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个案工作、群体工作、社区工作等方法,进行的帮助人们解决其个人、群体(尤其是家庭)、社区问题的活动。社会工作不仅是一种活动,同时也是一门专业,一种制度,一种方法,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

二、我国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因此心理健康也被各界所普遍关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也理所当然地得到重视。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也基本不同,例如:大一新生主要面对大学群体生活的适应问题,大二大三则是人际交往和学习压力问题,大四主要面临未来就业方向选择和适应社会走向社会的问题。当然,由于不同个体生长环境,家庭因素的不同影响,带来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大相径庭。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更有甚者会对校园生活和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高校学生心理工作体系的发展也成为大势所趋。我国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主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新生心理健康的普查,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开设等传统模式。然而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是“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因此其建设仍需朝科学化,体系化,专业化,标准化,专业化,本土化方向努力。而社会工作中“助人自助”核心理念更适合大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社会工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一)社会工作是不以盈利为目的,政府负责资金,对于案主来说是免费的,所以社工是不追求利益回报的,而心理咨询则是以盈利为目的,在确保利益的前提下再为需要帮助者提供服务,是商业性的。大学生和社会上找心理医生寻求心理咨询的人不同,他们没有太多的金钱,金钱来源主要是父母给的生活费,或者自己的大学兼职,因此他们的物质并不充足,没有余力拿出一部分金钱来专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学校给大学生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往往是公益性,免费的,因此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社会工作这一“非营利性”更为适合。

(二)社会工作主要是针对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帮助,必要时甚至提出改进的社会政策和建议,是相对宏观层面的一种工作。而心理学是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只针对人本身,相对更微观。大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很少是因为自己本身,大部分是因为所处的环境(学校,交友,原生家庭,恋爱等)所引发的种种,如果只单纯的针对大学生心理来进行治疗和帮助,往往是治标不治本。如果能对将其所处的社会,学校等外界环境一同纳入考虑,通过社会工作“自决(助人自助)”的理念,更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良好三观。这样才能“治标”又“治本”。

(三)社会工作不仅有“个案”的工作方法,还有“社区”,“群体”等社会工作方法,在工作进行中不光要与案主(即:大学生本人)进行沟通,更会和案主所在的学校老师,家庭父母或者朋友等进行交流沟通,一同改变来帮助案主,达到预期目标。而心理咨询更类似于社会工作的“个案”,它所面对的往往只有大学生本人,改变的也只有大学生自己的想法和对社会事件的看法。可是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如果求助者本身的圈子并不是正向积极的,那么大学生接受的心理咨询可能无效,大学生本身的良性改变有可能会打回原形。如果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引进社会工作的“群体”、“社区”等工作方法,改变的不只是大学生本人,更能对与其相关的家庭和交友圈等有所改善,这更能巩固大学生心理健康转变的效果同时使更多人朝着正向积极的方向进行改变。这是一件非常值得肯定的事情。

四、结语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即将走入社会的栋梁,这关系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兴衰与失败。因为大学生的重要性,以至于其心理健康越来越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它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全面,完善,使得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更加健康茁壮。社会工作者在执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时,要以心理学为主导和基础,辅之社会学相关知识,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与需求,娴熟地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案主助人心理咨询
个案:发挥“家一校一社”联动作用实现全方位的关注与支援
助人为“乐”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助人为乐
浅析实施案主自决的困境及其对策
重掌生活主导权
——认知行为治疗介入精神障碍康复案例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