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2019-12-17 03:48郑绪涛周凌瑞
生产力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限量

郑绪涛,周凌瑞

(1.湖北经济学院 经贸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2.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一、引言

加入WTO 以来,中日农产品贸易额保持相对平稳增长,中国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额由2000 年的57.1 亿美元增长到2016 年的142.2 亿美元,增长了约2.5 倍;然而在2008 年金融危机后则出现增长放缓或负增长现象,这与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关。近年来随着日本《食品安全法》的不断修订,日本在农产品上出台的细则规定也越来越多,其内容日趋严苛,2006年出台的《肯定列表制度》对进口农产品的农业化学品残留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并且在《食品安全法》中规定对进口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制度也十分严格。《肯定列表制度》在实施初期就限制了799 种农药的使用,还针对中国农产品提高标准,与中国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贸易摩擦。随着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不断发展并与其他技术贸易壁垒措施的配合,对我国的卷心菜、胡萝卜、紫菜等蔬菜和水果类农产品出口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的影响加深,学者们对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日益重视,钱馨蕾和徐建玲(2015)[1]结合我国对欧美市场和东南亚市场的开拓以及日本政府所推行的《肯定列表制度》,分析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贸易产生的抑制作用;赵春舒(2018)[2]运用传统的引力模型分析得出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短期内对农产品的进口不利,但长期可能会刺激中国农产品技术水平提升,从而产生积极的因素,而且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了我国农产品的研发投入。王颖和陈继元(2019)[3]分析了日本对我国不合格农产品退回和扣留的数量一直较大,遭遇的技术贸易壁垒的数量日益增多,范围逐渐扩展,贸易壁垒措施更有针对性,对我国农产品对日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总之,随着日本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内容的增加与细化,有必要对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深入的定量研究,在现有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引力模型,采用多个变量进行实证分析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具体影响,从而为我国农产品出口提供政策建议,为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数量和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二、日本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中国对日本出口农产品中食用蔬菜占比较高、较为稳定,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规定的农药残留标准对食用蔬菜影响较为严重,本文选取食用蔬菜、根及块茎(HS1992 第07 章)为例分析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分析影响中国对日本食用蔬菜出口额的一些重要因素,从而归纳出日本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程度,为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水平提供政策建议。

(一)模型构建

丁伯根(1962)建立了贸易引力模型,其经济学含义可以描述为:贸易双方的贸易量与其各自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两国的距离成反比,其公式为:

中国对日本食用蔬菜出口的距离为定量,本文将地理因素剔除,并增加美元对人民币的年平均汇率、中国农业增加值、中国与日本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数量四个相关变量。拓展后的引力模型如下:

模型中Fij表示i 国对j 国所研究的产品的出口额,RGDPi、RGDPj分别表示i 国与j 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i表示i 国货币的汇率,Ti、Tj分 别表示i 国与j 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数量,A 表示出口国农业增加值。

(二)数据选取

中国对日本年食用蔬菜出口额Fij选取1992—2016 年的数据,其数据来源UN Comtrade;中日两国人均年国内生产总值RGDPi、RGDPj选取1992—2016 年的数据,其数据来源UN data;美元兑人民币汇率Ri选取1992—2016 年的数据,其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年农业增加值选取1992—2016年的数据,其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公开数据;中国与日本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数量Ti、Tj选取1992—2016 年的数据,如表1 所示,从表1 可以看出2007—2016 年期间农药残留限量数量大幅度增加,增加了20 多倍,对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显然会产生重要的限制作用。

表1 中国与日本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数量

(三)实证分析

在回归前需要检验序列的平稳性,用Eviews8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取对数后的原序列数据均存在单位根,表明数据具有非平稳性;但在取对数后的序列进行含截距项的一阶差分后,均在10%显著性水平下一阶单整,表明数据具有平稳性。由于时间序列数据,接着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其结果表明除了LnRGDPj、LnRi之外,其他变量相关系数都较高,均达到0.8,由此推断序列间存在较为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为减轻多重共线性的影响,采用逐步回归法,先根据LnFij对每个变量回归的可决系数和P 值确定初始回归模型,再依次引入其他变量回归,根据参数符号、t 检验的值、R2的大小确定引入的新变量是否剔除,从而减轻多重共线性的影响。

对序列进行逐步回归后,得出LnA 和LnRGDPi以及LnTi和LnA 具有较强的多重共线性,而且表2 中大部分p 值比较高,标明模型整体显著性较差;其原因可能是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GDPi和我国农业增加值A 之间有密切关系,我国农业增加值和我国出口农产品农业化学品残留限量标准的数量之间也有着密切关系。逐步回归后,最终选取影响较大的LnTi及LnA 进行剔除,接着以LnFij为因变量,LnRGDPi、LnRGDPj、LnRi、LnTj为自变量,进行修正后的OLS 估计。修正后OLS 结果如表3 所示,调整后的R2为0.95,拟合效果较好,多重共线性问题得到改善,在5%显著水平下自变量均通过检验,说明模型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参数符号与预期相符。

表2 初步进行OLS 估计的结果

表3 剔除变量后进行OLS 估计的结果

通过数据检验、初步回归、模型修正后,在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以中日两国人均GDP、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日本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数量,对中国对日本年食用蔬菜出口额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如下:

1.中日人均GDP 对中国对日食用蔬菜出口额具有显著影响,而且日本人均GDP 的影响较中国人均GDP 更强,这与实际情形一致。通过变量的弹性系数可知,中国GDP 每增长1%,中国对日食用蔬菜出口额就增长0.44%;而日本GDP 每增长1%,中国对日食用蔬菜出口额就增长0.57%。由此可见,中日间的经济规模越大,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就越有潜力增长。

2.日本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回归系数为负,符合预期。日本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每提升1%,中国对日食用蔬菜出口额就下降0.1%。日本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数量的提升会阻碍中国食用蔬菜出口。2001 年以来,日本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数量的提升了十倍有余,从而对中国食用蔬菜对日本出口带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3.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回归系数为正,与预期相符。人民币每升值1%,中国对日食用蔬菜出口额就提升0.57%,从而表明人民币升值非常不利于中国对日本食用蔬菜出口,由此可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农产品对日出口具有积极的作用。

引力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中日人均GDP 对农产品对日出口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日本人均GDP 增长会促进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的速度和规模,人民币保持稳定也会促进对日农产品出口;而日本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不断提高则会阻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不利于中国扩大农产品对日本的出口。因此,中国一方面要积极了解和跟踪日本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最新内容和方向,做好农产品出口技术水平提升,另一方面要和日本农村水产省、经济产业省保持良好沟通,为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提高对日农产品出口水平和规模。

三、应对日本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建议措施

(一)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及其质量标准

我国农产品出口一直以价格低廉来获取竞争力,近年来由于劳动力等资源成本上升,价格优势减弱,增强农产品的质量以提升附加值成为首要任务。农产品的生产精细化、提升附加值、完善我国农产品标准,建立农产品标准体系是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关键举措;农产品行业需要学习国际标准、了解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建立科学完善的农产品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监管体系的建设。

(二)提升我国检验检疫措施标准

农产品质量与我国检验检疫措施标准密不可分。近年来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检验检疫措施标准日益严格,不断完善和提升我国检验检疫标准才能为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创造良好的报检环境。要学习日本等外国检验检疫上的管理,对我国现有的检查制度进行调整,重点放在产地检验检疫局,同时增强与其他主管部门信息的交换、实行预警机制;对完成检验检疫货物进行不定期核查货证;不断完善监管体制,发挥检验检疫局的必要作用。

(三)应对日本严苛的农药残留标准

研究表明,日本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的数量标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具有较强的负面影响。由于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措施的不完善,导致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现象直接影响了我国蔬菜出口业务的增长。截至目前,我国已修订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2 600 余项。与日本的农药残留标准还有部分差异,如日本目前涉及农业化学品734 种、农产品食品264 种,限量多达标准51 392 条,十分严苛。我国农产品在农药残留品质上参差不齐的,需建立完整的追溯体系,记录农产品的种植、加工、检测等的信息,便于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农产品都要有详细的信息,如农产品在加工中添加了什么成分、经过哪些运输环节、如何储存、采用何种加工技术或保鲜技术、是否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如何等信息。如果出现问题,监管机构可由信息进行追溯,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推动农产品的质量。除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之外,应提高我国的出口检验标准,制定农药使用合理规范,指导农药的使用。只要严格用药范围和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农药残留是可以降解到安全标准范围内的,以满足出口的要求。

猜你喜欢
技术性贸易壁垒限量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关于吹牛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为创造之心 开启无限视野凯迪拉克XT5周年庆版 限量呈现
变电站基础工程冬季施工经济技术性比较
Green Fade里约限量系列全球限量10万支
GB 2763-2014《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发布
加拿大:拟修订除草剂Pyroxasulfone的最大残留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