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小杂粮种植规模比较优势分析

2019-12-17 03:48延桢鸿马丁丑
生产力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杂粮甘肃省规模

延桢鸿,马丁丑,2

(1.甘肃农业大学 财经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省区域农业与产业组织研究基地,甘肃 兰州 730070)

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小杂粮的健康功效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行和大健康消费理念的普及,为小杂粮的消费和产业链延伸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小杂粮营养丰富,医食同源,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原料作物,甘肃省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全国小杂粮主产区之一,产地均位于绿色无污染、自然环境优美的山间梯田、冲积平原,绿色健康优势明显,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文献综述

关于小杂粮产业,学者已经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刘祎鸿等(2016)[1]通过对甘肃省小杂粮15 年来的种植面积、产量等方面的调查,发现杂粮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布局分散、龙头企业少、扶持力度低等问题。甘海燕(2016)[2]则收集广西小杂粮生产情况、种植结构、生产分布及种植方式等数据资料,并针对广西小杂粮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瓶颈提出对策建议。沙敏和武拉平(2016)[3]则对东、中、西部城镇居民杂粮消费的现状进行分析,采用Logit 模型对城镇居民杂粮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测算,张小允和李哲敏(2018)[4]利用近20 年全国小杂粮种植面积数据,建立灰色GM(1,1)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10 年中国小杂粮的种植面积。窦学诚等(2012)[5]主要以资源禀赋系数、成本收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3个指标为基础,比较分析了甘肃小杂粮产业竞争优势度及其影响因素。目前,学者对小杂粮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小杂粮发展的整体发展优势、不同种类杂粮之间的优势分析等研究非常缺乏,尤其是从微观层面对小杂粮发展的对策分析甚少。基于此,借助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对甘肃省小杂粮以及主要小杂粮种类的规模优势比较指数进行针对性分析,以期为甘肃省小杂粮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三、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一)小杂粮总体种植情况概述

甘肃省是我国小杂粮主产区之一,其产量丰厚、品质优良、种类丰富,得到国内外杂粮产业的一致好评,主要种植种类包括谷子、糜子、啤酒大麦、荞麦、燕麦、青稞、高粱、蚕豆以及其他谷物和豆类等,其中,谷子、糜子、荞麦、蚕豆是甘肃省的四大小杂粮优势品种,在甘肃小杂粮种植中占据重要地位,由图1 可以看出,2008—2016 年小杂粮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基本呈现下降走势,其中2008—2012 年小杂粮种植面积缩减幅度较大,总产量也趋于下降,下降幅度相对于种植面积要小一些。2012 年以来小杂粮种植面积虽有缩减但减幅趋缓,产量基本保持平稳状态,小杂粮单产水平总体来看年际间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

图1 2008—2016 年甘肃省小杂粮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变化

(二)研究方法

小杂粮种植的比较优势由其资源禀赋、区位特征、劳动力资源、生产技术等因素决定。借鉴杨慧莲等(2017)[6]对近20 年来玉米种植区域的比较优势分析和肖池伟等(2015)[7]对近20 年来江西省水稻生产优势研究的成果,本研究主要采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ASI)来衡量小杂粮种植的规模比较优势。其原理在于:根据规模经济理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绝对量的增加导致其单位生产成本逐渐下降,产生规模效益[2]。其反映的是在某一特定区域中,某一农作物种植规模在粮食作物种植规模中所占比重,如果ASI 值越大,则更容易产生规模效应,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SIni表示第n 年i 作物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ni表示第n 年i 作物的播种面积,Sn表示第n 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i 表示小杂粮。同理,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不同种类小杂粮的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式中,ASIz表示z 小杂粮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z表示z 小杂粮播种面积,S 表示小杂粮播种总面积。

(三)数据来源

小杂粮规模优势指数的测算以甘肃省小杂粮种植面积以及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为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甘肃发展年鉴》(2009—2017)和《甘肃农村年鉴》(2009—2017)。

四、结果分析

(一)小杂粮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总体分析

由图2 可知,总体来看,2008—2016 年,甘肃省小杂粮规模比较优势指数较低,即在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中占比较低,保持在6.39~11.88 之间,年际差异明显。从趋势线可以看出,甘肃小杂粮规模优势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08—2014年,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下降速度明显,2014 年达到最低点6.39,2014—2016 年则趋于平稳,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从高到低排序为: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5>2016>2014。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甘肃省小杂粮种植面积不断缩减,已经由2008 年的689.36 万亩下降到2016 年的384.38万亩,使小杂粮规模比较优势逐步缩小。

(二)主要小杂粮种类规模比较优势分析

由表1 可知,从总体上看,甘肃省小杂粮6 大类主要作物中,荞麦、糜子和蚕豆的规模比较优势较大,其中荞麦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最高,达到了17.61,远高于其他杂粮品种,即荞麦在小杂粮中种植面积最大,最具有规模种植优势,而谷子和燕麦相对较低,规模优势较小。从观测时点来看,各类杂粮规模比较优势也呈现明显的差异化,荞麦、蚕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基本保持上升态势,说明荞麦、蚕豆种植面积在稳步增长,而糜子、啤酒大麦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则逐年下降,尤其啤酒大麦下降幅度最大,由2008 年的24.25 下降到2016 年的9.9,下降幅度接近60%,说明啤酒大麦的种植面积占小杂粮种植面积比例在不断下降,谷子规模比较优势相对稳定,而燕麦变化不稳定,2015 年和2016 年出现了突增和陡降,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种植信息缺乏,农户盲目跟风,造成供需失衡。

图2 2008—2016 年甘肃省小杂粮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表1 甘肃省主要小杂粮种类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五、促进小杂粮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培育小杂粮种植基地,走集群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依靠甘肃省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禀赋与气候条件,重点培育发展优势小杂粮种植基地,培育发展以西峰、甘州等为主的优质谷子种植基地,以环县、武都、通渭等为主的优质荞麦种植基地,以会宁、西峰、麦积、安定、凉州等为主的优质糜子基地,以武威、金昌、张掖等为主的优质大麦基地,以会宁、通渭为主的优质莜麦基地,以和政、漳县、甘谷为主的优质蚕豆基地,以武威、庆阳为主的优质大豆基地,以通渭、古浪为主的优质豌豆基地,以天祝、甘南为主的优质青稞基地,以靖远、会宁为主的优质扁豆基地等优质小杂粮种植基地,促进甘肃省小杂粮种植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

培养技术、科研、推广能力为一体的“新型农民”,是新时代的潮流,甘肃省应因地制宜,抓住农村地区技术人才与市场信息落后这一主要矛盾,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国家政策为依托,全面推进小杂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选派农村技术干部前往东部乃至国外深造学习,了解当下小杂粮发展形式与市场需求,同时选择性地在高校进行优秀选调生选拔和积极推动东部地区农业企业前往甘肃小杂粮基地进行考察,引进相应技术型人才和企业前往农村进行杂粮种植和培训指导,提升当地农民小杂粮生产技术水平和对小杂粮前景的认知程度,推动甘肃省小杂粮产业向前发展。

(三)加大小杂粮品牌建设,推动小杂粮工艺化、系列化种植

品牌是产品的代名词,针对甘肃省目前小杂粮品牌效应弱的现实情况,甘肃省应当选取当前小杂粮品牌较好的品牌进行全国性宣传,加大甘肃小杂粮品牌在央视以及各地卫视的广告宣传力度,由政府组织每年进行全国性小杂粮博览会,吸引全国各地小杂粮企业来甘进行产品展览,并利用此次契机将甘肃本地小杂粮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提升甘肃小杂粮品牌知名度。同时结合现代观光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提升小杂粮区域品牌力度基础上,推动乡村农业服务观光旅游的发展,打破区域种植混杂、面积小的弊端,实行优势地区小杂粮专业化生产、工艺化生产、系列化生产,打造区域生产中心,集杂粮生产、旅游观光、市场营销为一体的乡村小杂粮特色生产体系。

(四)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道路、销售平台等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对小杂粮的运力以及信息获取产生很大影响,甘肃省应当对小杂粮生产大县优先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尽快完善道路交通网,使更多小杂粮能走出大山,走进市场,同时可以引进更多的资本改造区域生产环境以及生产设施,提升区域生产能力和机械化程度,提高小杂粮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要科学制定符合地域资源环境禀赋特征和气候条件的小杂粮经济发展规划,强化政策支农力度,把各项惠农政策和支持小杂粮产业发展的规划落到实处,通过激励机制、投融资及税收优惠、公共信息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小杂粮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五)推进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小杂粮产业综合发展能力

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引导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新型经营主体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小杂粮经营服务体系,通过政府引导,带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加快推进特色作物产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创新,为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优质、高效、全面、配套的公益性服务及经营性服务,重点关注小杂粮产业发展短板,选择农民需求强烈、市场化机制还未形成的关键环节开展社会化服务试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动力和活力,最终在内外因素双向驱动下打破产业链低端状态。

猜你喜欢
杂粮甘肃省规模
杂粮粉到底能不能吃?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细粮VS杂粮
规模之殇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杂粮小镇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