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金供求视角的中国养老对策研究

2019-12-17 03:48余致远
生产力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股票市场养老金养老

余致远,吴 洪,张 洪,3

(1.北京邮电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6;2.太原工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8;3.重庆邮电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0065)

一、我国养老面临的具体形势

(一)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中国大陆2017 年底约有13.9 亿总人口,其中65 岁以上人口约1.58 亿,占比11.4%,而2016年底总人口约有13.827 亿人,65 岁及以上人口数约为1.50 亿人,占比10.8%。同比来看,人口增长0.52%,65 岁以上人口增长5.3%,占比增长0.6%。在2000 年总人口约12.674 亿,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0.88 亿,占比7.0%,人口17 年总计增长了9.6%,65 岁以上人口总计增长79.5%,占比增长了4.4%(国家统计局,2018)。李建民等(2007)认为中国快速老龄化将成为21 世纪上半世纪难以扭转的趋势。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

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问题比较突出(见表1)。

1.老年人数绝对量大且增长速度快。从统计年鉴知2017 年底我国65 岁以上人口数量为1.58亿人,唯一超过1 亿老人的国家。据联合国预测,1990—2020 年世界老年人口平均年增速度为2.5%,从2000 年我国进入老龄化时代算起,2000—2017年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量为79.5%,年平均增速为4.7%,而2017 相对于2016 年老龄人口数量增加6.5%,老龄化速度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在不断提高。

2.老年人口占比高并且仍在提高。2017 年,中国65 岁以上人口占比11.4%,而世界平均占比9%(2018 统计年鉴,中国产业信息网)。中国2017年相对于2000 年老年人口占比提高3.4%,平均为0.2%,相对2016 年占比提高了0.6%,占比提高的速度惊人。估计中国很快会进入联合国标准的65 岁以上人口占比14%的深度老龄化。

表1 中国大陆人口总数、65 岁以上人口数及占比

二、中国养老面临的资金困境问题

(一)政府层面面临的资金困境

政府层面目前主要是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进行制度设计,面临以下问题。

1.养老账户面临的问题。养老金账户的资金越来越面临资金缺口,同时账户里的钱保值增值差,投资回报率低。

原来没有建养老账户,都是现收现付,已经退休的拿的是在职人员扣的,而现在退休人员寿命越来越长,消耗养老金严重,同时中国由于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在职职工越来越少,退休职工越来越多;而且经历了,许多企业没交社保费,当然2014 年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也交养老金了,同时他们的退休金也由国家财政负担转移到养老金账户。

账户资金投资范围狭窄、回报率低。由于中国股票市场不成熟、不规范,早期严格规定了资金的投资范围。所以早期,80%的资金购买的是政府债券,20%是银行存款(feldstein,1998)。2004 年以后,允许投资范围有所扩大,可投资商业银行存款、股票基金、股票、债权等,但仍存一定限制,例如银行存款和国债总值所占比例不低于50%,投资股票基金和股票总额不能高于40%。所以目前,账户资金大部分投资的是无风险或低风险的低收益的银行存款、国债、地方公债、金融债等投资品。在2004 年,银行存款和国债总比例为53.9%,委托投资的股票和股票基金总的占比为35.8%,投资收益率仅为3.32%。2015 年后投资范围稍微比以前有了进一步放松,还可以投资股权基金,以及经批准的境外投资等,明确没有放松限制的是不准直接投资股票。

近几年随着基准利率下调,A 股走低等原因,委托股票投资这部分收益比预想的差。

2.养老资金缺口问题。大家都知道养老的社保基金有缺口,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资金缺口测算。实际的养老金缺口很难测算,大多数学者测算的是养老保险资金的缺口。柳清瑞和苗红军(2004)测算是,2050 年养老保险资金缺口规模是5 775.4 亿元;张乐川(2012)测算显示,2050 年养老金缺口规模达到513 236.4 亿元。而袁磊通过设立动态变量测算至2050 年的养老保险测算资金缺口,考虑不同的延退方案对养老保险资金缺口的影响,其中一种方案是,当退休职工工资增长率为3%、5%、7%、9%时,到2050 年的资金缺口分别为15 万亿、35 万亿、75 万亿和惊人的150万亿,显然资金缺口巨大。

无论哪位学者测算,资金缺口数量都是巨大的。其实通过定性的分析就可以看到,老龄人口越来越多,对医疗养老需求一定增加,相关设施供给缓慢,则其一定会涨价,相应需要的养老金也会增加。对于养老保险资金也一样,由于老人的占比越来越高,相应的需要养老保险资金一定是越来越多的。当社会大量的资金被用于养老甚至所有的资金都用来发展养老,会挤占资金从而影响其他行业发展。

(二)个人层面面临的养老资金困境

1.城镇居民养老的问题基本就是政府层面面临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城镇居民有工作,即使没有工作,大部分个人交养老金了,退休后有退休金,面临的情况就是政府层面面临的资金困境。对现在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现在生活无忧,时间充裕,退休资金相对购买力来说是幸福时代。但是条件好,常常会是寿命长,这样国家的养老金账户就会逐渐吃瘪。但令人忧心的是未来,潜在的退休人员,面临退休金可能不够用的情况。

2.60岁对农村居民是关键年龄点。六十岁之前,对农村居民而言,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打工收入。年轻时打工,可打工收入没法一直储蓄,他们先要结婚,用来盖房、送彩礼等,而且这开销越来越大。现在农村逐渐不让盖房了,须去开发商那买房,形成远高于原来盖房的支出;彩礼也因中国男女比例失衡,直线上升。当把结婚支出的钱还得差不多时,孩子可能到了定亲或者上大学阶段。定亲不用说,进行着类似的循环,“养羊-盖房-娶妻-生子-子养羊-”,物价上升彩礼钱更多;孩子上大学的,还要帮孩子在城市买房,中国的房价,畸形的高,吞噬着他们的储蓄和未来。他们可能还没还完为孩子借的首付房款,就到了60 岁了。到了60 岁,对农村人来说,身体干活无忧,可是许多建筑工地等因政策原因根本不聘用他们了。从此他们打工收入没有了,可能变成了依靠土地收入或部分养殖收入。

依靠土地收入或者部分养殖收入不稳定且收入的绝对量也低。依靠土地,和以前不一样,以前种粮食基本是使用价值,够吃就行。现在生产粮食主要是价值,除去自己吃的,其他的要卖出去,一旦是卖出,获取价值,农产品就尴尬了。农产品市场基本是接近完全竞争市场,是基本均衡的,是价格的接受者。一旦风调雨顺,农产品供给量增加,打破了均衡,价格下降,反而风调雨顺的好事变成收入下降,这就是“谷贱伤农”,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形象描述了这种情况。反而到了旱涝不均时,有可能让老百姓受益,当然这是有限度的,当产量过低时,自己可能都不够吃的,后面价格高,会更糟糕。综合来看,风调雨顺与否,农民收入和国家利益不一致。风调雨顺时价格低,老百姓收入低,而大丰收时国家可收的粮食多而且便宜;后面农民看种粮没有收益时,会放弃种植,这样粮价会高,国家可收购的粮食少且价格贵。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保护农民利益,会用许多办法补贴农民。由于粮食与工业品不同,有生长季节和周期,所以一旦高价时,按这个信号大量种植时,收成时供给大量增加,价格暴跌,他们收益下降。农村居民面临的这个情况,很难得到全面信息做出判断,所以这种收入是不稳定的。

同时这种依靠土地收入或养殖收入在绝对量上也是极少的。以小麦为例看看绝对收入量,小麦正常一亩地产500~900 斤,现在按1 000 斤计算,而1 斤小麦在1.1 元左右,现以河南某地为例人均1.5 亩,一家三口是4.5 亩,这样不算成本的收益约4 950 元,河南是两年三熟,时间是8 个月左右。下面看看成本,要播种、施肥、浇水、收割,这些从百度上看一亩地大概要约80 斤复合肥120 元、尿素约40 斤40 元、约5 斤农药5 元、种子约30 斤30 元、收割50 元、浇地120 元、耙地30 元,一亩小麦成本总计约395 元。这样3 口家庭8 个月的收入,还没算人工费,3172.5 元。这是最好收成加了100 斤,每个月收入还不足400 元。如果按最低亩产500 斤,平均每月收入87 元,就是不足100 元。养殖情况也类似,由于不能差异化,不能规模化,抗风险能力低,整体平均下来和种植是一样的。这期间基本相当于没有收入,但是自己种植庄稼起到自给自足作用,生存有温饱,家庭抵御风险能力极低,面对养老,资金是不足的。

三、当前养老资金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养老资金需求因素分析

1.老年人健康状况。老年人健康状况是影响养老金需求的重要因素。一般说来在寿命一定的情况下,越健康则养老金需求量越小,健康状况越差养老金需求量就越大。所以寿命一定情况下,养老金与健康呈反方向变动。

经常看到由病致贫的报道。得病后不但挣不了钱了,还要有大笔钱支出治病,所以收入不增反而支出增加,大病没治好,就进入赤贫状态。具体到老人,身体健康肯定比得病的老人需要的医疗支出少。

所以对老人进行健康管理很关键,从意识到行动,政府可以动员起来。放到整个行业而言,老年人健康了,对医疗服务、老年用品等需求量增长缓慢,就会抑制医疗服务等价格上涨,减少养老的资金需求量。

2.老年用品及服务的价格。老年用品的价格越高,则养老金的需求量越大;价格越低,则养老资金需求量越低。所以养老资金需求量与老年用品及服务的价格呈现正方向变动。当然这是默认市场化的,老年用品或者服务价格是高于成本的,一旦低于成本,就不可持续,最后会动态调整到价格高于成本。

由于老龄化时代到来,老年人越来越多,所以对老年用品或服务、医疗服务等需求量是越来越高的,如果供给量增加跟不上,价格就会上涨。如果市场供给形成垄断,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价格将会飞涨,从而养老资金需求量会增加;如果采用行政手段限制价格,将有非常多的人得不到医疗服务等。

(二)影响养老资金供给因素分析

1.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国家养老保险金保值增值的主战场,所以成熟、规范的资本市场对养老保险很重要。成熟、规范的资本市场可以使得养老保险资金乃至个人资金能稳定复利地增长,而不成熟、不规范、监管不严的资本市场,是吞噬国家养老保险资金和个人资金的地方。所以成熟规范的资本市场是影响养老金供给的重要因素。

以中美资本市场为例,从2009 年1 月1 日到2019 年1 月1 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增长率为162.86%,平均增长率16.29%,十年的年复合增长率10.15%;美国标准普尔500 指数增长率为173.28%,平均增长率为17.33%,十年的年复合增长率10.58%。上证综合指数,增长率为35.09%,平均增长率为3.51%,十年的年复合增长率3.05%;沪深300 指数,增长率为63.23%,平均增长率为6.32%,十年的年复合增长率5.02%(见表2)。

表2 中美股票市场指数对比

从中美股票市场对比可以看出,中国股票市场资本回报率太低,上证综指甚至低于十年期国债的利率。当然我选的周期,比较特殊,恰好是刚经过2008 年的金融危机,所以美国股票市场的年复合回报率高达10%多,有人研究发现美国股票市场长期正常的回报率约是7%~8%。而中国股市即使经过2008 年股市下跌,像沪深300 指数才有5.02%的年复合回报率。所以中国社保基金投资中国股市很可能风险高收益低,最明显的就是上证综指,回报率竟然低于十年期国债。所以中国股票市场也要补短板,严厉打击财务造假、严厉打击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等。通过打击大股东财务造假及侵犯中小股东后,股票市场年复合回报率会达到正常的企业回报率水平,而企业是扎根于社会发展的,中国股票市场完全可以达到美国股票市场的回报率,如果中国股票市场回报率达到美国股票市场的回报率,在复利的作用下,社保基金增长率是可观的。

2.完善的老年人就业政策。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其实可以通过劳动挣钱,来增加自己养老资金的供给。当就业政策不完善时,就业时会被歧视,公司愿意招聘时常常有相关执法部门检查公司使用超龄工人。所以有完善的老年就业政策对增加个人养老金,有重要意义。

3.老年用品、药品等虚假广告。当电视台、网络新媒体等充斥着老年用品药品的虚假广告,由于老年人生病时对健康的深切渴盼,极易让老年人相信这些广告,而导致自己有限的养老金被消耗掉,真正治疗需要资金时反而受到影响。所以老年用品、药品的虚假广告与养老金的资金供给呈反向变动,一旦虚假广告增加时,实际可用的养老资金供给量就会减少。

四、基于资金需求端化解养老困境的建议

(一)政策措施

1.全民健康管理,特别是老龄人口健康管理。在社区、农村经常开展养生保健公益讲座或者添置锻炼设施,讲座和添置体育设施的费用可以由政府承担。老人的医疗费用是养老的一大块支出,如果能提前预防,减少生病,对减少个人、社会负担都会有很大贡献。所以要培养老人适量健康运动和减少生病也是为国家做贡献的理念。

2.鼓励支持互联网、护理机器人等在全民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支持补贴虚拟养老院、智慧养老等。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力成本会越来越高,而且421 家庭结构下,子女陪护压力大。所以护理机器人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这个难题。

3.老年用品的生产供应,防止出现垄断尤其是政策垄断,要形成竞争的市场,使价格不至于虚高,减少大量耗费老年人的有限资金。

4.尽快从速从严打击专门欺骗老人的医药保健领域,打击他们的虚假宣传,防止老人有限的钱被无端浪费,一旦有虚假宣传就加大惩罚力度,同时对已经购买产品的被诈骗老人进行赔偿。

(二)政策措施的关键细节

政策的最大资源约束是财政资金有限,在这样的资源约束下应该:

1.最优先考虑的是利用市场机制形成老年产品供应,防止政策形成供应品垄断。同时也要打击利用资金优势形成的垄断。例如现在的许多高端的高技术含量养老产品还是国外垄断的,连高端养老机构也多是国外合资和国外模式,而低技术含量质量稍差的也很多是国内大公司垄断等,如果继续不赚钱民营企业肯定不会进入,需要有相关支持对策。

2.制定政策时,要考虑政策执行人自利行为的博弈,防止政策执行人利用政策为自己谋利。

3.当政府资金有限,不能及时到位时,优先帮老人提高保健意识、多锻炼,以使老人自己能发挥作用。

五、基于资金供给端化解养老困境的建议

(一)政策措施

1.加强资本市场建设,让资本市场为中国养老尽力。资本市场具有资源配置作用、投融资作用,对一个国家具有战略作用。我国处于转型期,传统人口红利消失,经济发展动能需要转换为创新驱动,资本市场发挥重要作用,尤其需要股票市场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的股票市场建设需要加强,定位需要由融资市场转变为投融资市场,形成多赢,融资者可以融到发展急需的资金,社会上有多余闲钱的可以投资带来收益,多了财富增殖的渠道,同时更有利于资源配置,改变以前过于注重融资。这样,社会的养老金,投入股市可以带来增值,增加养老金的供给。

2.运用保险,成立针对老年人的政策保险和商业保险。政府可以为失能、半失能、失独老人购买商业保险。设计一些保险,要在人们年轻时就强制参加。

3.完善老年人就业市场,让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可以参加就业,来补给、增加自己家庭收入,不能像现在一样,一些60 岁以上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就业到处受限制。

4.为进入银发产业设定一定门槛,企业员工应该有一定比例的60 岁以上老年人,同时给予企业相应的税收优惠。

5.可以利用彩票筹集部分资金、鼓励互联网金融等金融创新手段等多元化手段筹集养老资金。

(二)政策措施的关键细节

1.优先利用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来增加养老金供给。要完成养老金稳步增殖,需要规范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股票市场要逐步解决会计造假问题或者包装过度问题和股票退市问题,当前要解决的还有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利益问题。具体资本市场建设,需要有多年资本市场经验的专业人士来完成,不仅要懂基本面、技术面、资金面,还要懂股票市场的情绪面等,资本市场是虚拟市场不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中的方法在资本市场中应用好多是具有相反效果的。

2.要真正落实严打涉及老年人保健品等虚假宣传,防止老年人有限的资金被无效消耗。

3.政府为失能、半失能、失独等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购买保险。政府资金有限,防止保险市场萎缩,所以还要补贴部分政策保险公司。

4.财政资金每年预算要真正落实,最好要考虑可操作性,多督查资金落实,严防资金挪用,这个还可以考虑运用区块链技术防范挪用资金。

六、结束语

由于老龄化带来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尤其我国未富先老,未富快速变老。老龄化社会我们要及早准备,及早培养养老所需的相关人才,及时准备相关养老设施,越早准备越主动。目前,还应该从老年人养老供需资金角度,尽量减少老人用药贵用药难等问题,抑制养老设施的价格上升或快速上升,从而为中国越来越严重的老龄化社会起到缓冲作用。

猜你喜欢
股票市场养老金养老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中国股票市场对外开放进入下半场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互相关关系研究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互相关关系研究
养生不是养老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养老更无忧了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